
平利县核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6页陕西省平利县核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人员:黄立刚(工程师) 陈益军(工程师)陈宏儒(工程师) 刘文锋(助理工程师)凌受松(助理工程师) 邱茂慈(工程师)周 盛(助理工程师) 曾启勇(高级工)史右东(高级工)13目 录 1 总论 11.1 工程概况 11.2 编制依据和范围 2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31.4 研究结论 52 项目背景 82.1 城市概况 82.2 自然条件 82.3 项目建设条件 113 方案论证 143.1 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 143.2 项目任务与范围 153.3 工程方案 154 工程设计 184.1 总平面布置 184.2 建筑造型 184.3 户型设计 184.4单体设计 194.5 道路工程 194.6静态交通工程 204.7绿化和景观工程 204.8 给水、排水工程 214.9 供电工程 234.10 供暖设计 244.11 燃气供应方案 244.12 综合管线工程 255 项目实施 265.1 组织机构与分工 265.2 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 265.3 实施计划 276 环境保护与节能 306.1 环境保护 306.2 劳动保护、卫生防疫和节能措施 35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57.1 投资估算 557.2 资金筹措 588 经济评价 598.1 财务评价依据 598.2 财务评价 598.3 社会效益分析 609 结论与建议 629.1 结论 629.2 建议 62附图:项目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 平利县核桃基地建设1.1.2主管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1.1.3组织实施单位 平利县林业局1.1.4 项目建设单位平利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1.1.5 项目性质 新 建 1.1.6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3年(2012年——2014年)1.1.7项目规模新建核桃示范基地5万亩1.1.8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在平利县八仙镇、正阳乡、广佛镇、洛河镇建立核桃良种为主的示范基地5万亩(新建5万亩),其中:八仙镇1.5万亩、洛河镇1万亩、广佛镇1万亩、正阳乡1.5万亩。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南要突破发展、要充分发挥陕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思路” 平利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充分发挥林业在实现绿色产业突破发展中的作用把核桃基地建设作为我县林业产业建设的骨干项目之一, 以此来建设绿色平利,加快平利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实现我县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平利地处全国核桃分布的中心地带,境内核桃资源丰富,品种多样90年代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核桃生产列入平利县财源建设的骨干项目,先后推广了两个核桃优良品种,并先后在平利县南边5个乡镇栽植,累计推广面积5余万亩,年产核桃200余万公斤,年产值达860万元核桃已成为平利县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之一2.2项目建设必要性核桃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核桃营养丰富,甘美适口,既可炒食,又可加工成系列产品平利地处全国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核桃,不仅对调整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口多,耕地相对较少的平利,发展木本干果核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但是,平利核桃生产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管理水平不高,重造轻管现象比较突出,单产低效益差二是防虫治病能力不足,特别是核桃加工及系列食品开发还是空白,与核桃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平利核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我县核桃产业化步伐,为我县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1自然条件优越平利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坡,汉水南岸,东临湖北省竹溪县,南靠镇坪县和重庆市城口县,西依岚皋县,北连汉滨区、旬阳县,是连接鄂、渝、陕的咽喉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96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8°58'-109°33'、北纬31°51'-32°37'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山峦叠嶂,起伏较大,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山川丘陵交错,错落有致境内最高点化龙山海拔2917米,最低点海拔300米,一般地区海拔为400-1600米全县面积2646平方公里,其中浅丘、山地占总面积的70%,平坝占总面积的1%,水域占总面积的1%,陡坡、高山占总面积的28%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013mm,但多集中在6-9月,占年均降水量的57%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1736小时;年平均气温13.9℃,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1.2℃,无霜期250天左右,≥10℃积温在4000℃以上。
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暴雨和低温冻害等因素均达到了核桃生长发育的最佳条件八十年代以来,平利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从本地核桃实生群体中嫁接了核桃优良品种,经与全国两个核桃品种在秦巴山区海拔400-1100米地区10余年栽培实践证实,嫁接核桃具有结果早、产量高、丰产、稳产等特性,是秦巴山区理想的栽培品种为我县核桃的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3.2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核桃资源在我县9镇3乡都有大量的天然分布,尤以海拔1700米以下地区是核桃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全县适宜核桃生长的面积达5余万亩近几年来,全县累计推广嫁接核桃5万亩,建立良种示范基地400余亩为核桃良种基地建设奠定了的基础同时,核桃适应性广,可生长在土壤较薄的荒山地段,不与农业争地,这是一条解决平利县人多地少矛盾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巴山海拔1700米以下,发展核桃生产,向荒山和退耕地要粮,既绿化了荒山,又增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灾年农民温饱和社会稳定同时全县有大于25度以上的退耕地22.76万亩,都能适应核桃生长,发展核桃既满足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项目3.3市场潜力大核桃在国内外市场看好,价格不断上涨。
80年代每公斤核桃卖到10元多钱,90年代涨到15元多近年来,每公斤核桃县场销售价在30元以上特别是嫁接八仙核桃更为紧俏,常常在产地被收购一空我县核桃品质优良,属于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我国目前出口能力,仅能满足国际县场需求的一半,而且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我国已加入世贸,为核桃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核桃贮藏保鲜和系列食品的开发,核桃的利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3.4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全县从事核桃的技术人员达6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有12余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县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队伍,在核桃栽培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编印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材料,录制《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核桃低产林改造》录像3.5群众积极性高由于嫁接核桃具有结果早、栽培管理方便而深受群众欢迎近年来,核桃区广大群众通过购买、承包荒山荒地等形式,大力营造核桃园,先后涌现出了一批以核桃为主的专业乡镇和核桃种植大户,全县建成万亩乡镇3个,300亩以上的核桃专业大户10余户,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核桃生产高潮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4.1自然地理概况项目区主要分布在平利县境南边的3镇1乡,位于我县东南部,大巴山北坡,汉水南岸,东临湖北省竹溪县,南靠镇坪县和重庆市城口县,西依岚皋县,北连汉滨区、旬阳县,是连接鄂、渝、陕的咽喉。
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96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8°58'-109°33'、北纬31°51'-32°37'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山峦叠嶂,起伏较大,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山川丘陵交错,错落有致境内最高点化龙山海拔2917米,最低点海拔800米,一般地区海拔为800-1600米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5.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县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农业主导产业这个中心,以良种推广、核桃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贮藏保鲜为基本内容,从抓丰产示范园建设入手,突出抓好关键技术的普及推广,加快核桃建设步伐5.2项目建设原则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2、科学规划、适地适树、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原则3、良种与良法相结合的原则4、依靠科技创新,立足实际,主攻难点、重点突破的原则5.3项目建设目标2009-2011年在平利县的八仙镇、正阳乡、广佛镇、洛河镇建核桃示范基地5万亩(新建5万亩),其中:八仙镇1.5万亩、洛河镇1万亩、广佛镇1万亩、正阳乡1.5万亩通过推广核桃良种及垦复、施肥、修剪、病虫防治为重点的核桃高产栽培技术,到项目期末,使全县核桃面积由现在的5万亩增加到10万亩,平均亩产由现在的40公斤,提高到100公斤,丰产示范园亩产达200公斤以上,总产由现在的200万公斤,提高到1000万公斤,增长5倍,产值由现在的200万元,增长到10000万元。
同时,通过核桃粮间作,核桃(牧草)间作,可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5.4项目建设技术措施5.4.1加快良种引进和选育一是在全国核桃主产区,引进含油率高、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力争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二是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在充分调查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培育含油量高、丰产优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5.4.2加快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一要实行多个品种混交栽植,确保核桃林有较高的授粉率和座果率,达到高产的目的二要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要认真总结推广管用、简便、易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应用统一的技术规程,实现种苗良种化、整地规范化、种植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实现核桃丰产优质高效5.4.3加强幼林抚育管理三年核桃幼林要推行绿肥间作或矮杆作物套种的方式,结合对农作物的中耕除草、施肥,同时进行抚育没有间作的幼林,每年4-5月和7-8月间分别进行中耕除草,并施氮、磷、钾肥等混合肥料,以促进幼树骨架形成和花芽分化,提早结果5.4.4加强核桃的复垦复垦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以清洁环境,消灭在土壤中化蛹的害虫,促进核桃林健壮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延长结果年限。
林农说:“一年不挖林受荒,二年不挖减产量,三年不挖枝桠枯,四年不挖树死光” 因此,每年必须认真做好桐林的垦复,以改善土壤养分的供给5.4.5 病虫害防治核桃的主要病害有十多种在我县危害严重的病虫害有有危害叶、枝干、花和果常见的害有20多种,对核桃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吉丁虫、核桃翅举蛾,对核桃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防治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坚持做到“防小、防了”,确保核桃的健壮生长5.4.6技术培训一要建立高产示范林,为广大农民学习核桃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示范样板二要组织专家编写核桃实用生产技术手册,分区域举办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科技示范户三要组织核桃专家深入生产一线,针对核桃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展定期培训和服务,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5.4.7核桃园管理技术一是推广核桃间作,针对核桃园投产初期或未投产前,树间空隙大的特点,通过间作豆类粮食作物,不仅弥补了核桃园早期收入不高的缺陷,而且起到了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