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元史_张昉传》原文及翻译.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67709042
  • 上传时间:2023-12-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元史原文: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父汝明,金大安元年经义进士,官至治书侍御史昉性缜密,遇事敢言,确然有守,以任子试补吏部令史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时兵后,吏曹杂进,不习文法,东平辖郡邑五十四,民众事繁,簿书填委,漫无统纪昉坐曹,躬阅案牍,左酬右答,咸得其当,事无留滞初,有将校死事,以弟袭其职者,至是革去昉辨明,复之,持金夜馈昉,昉却之,惭谢而去 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乙卯,权知东平府事, 以疾辞,家居养母 中统四年,参知中书省事商挺镇巴蜀,表为四川等处行枢密院参议至元元年,入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甄别能否,公其黜陟,人无怨言三年,迁制国用使司郎中制司专职财赋,时宰领之,倚任集事,尤号烦重,昉竭诚赞画,出纳惟谨,赋不加敛,而国用以饶四年,丁内忧,哀毁逾制寻诏起复,录囚东平,多所平反七年,转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九年,改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昉有识虑,损益古今,裁定典宪,时皆宜之,名为称职十一年,拜兵刑部尚书,上疏乞骸骨,致其事,卒赠中奉大夫、参知政事,追封东平郡公,谥庄宪。

      子克遹,平阴县尹孙振,秘书著作郎;揆,中书省左司都事;拱,常德路蒙古学教授选自《元史·张昉传》 )译文: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父亲张汝明金朝大安元年经义进士,官至治书侍御史张昉生性谨慎周密, 遇事敢说话,坚定有操守靠父荫试任吏部令史金朝灭亡,返回乡里严实在东平设临时性政务机构, 征召张昉为掾吏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 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张昉一人分辩放出几百人,严实认为他有才能,升任幕府官员当时处于战乱之后,小吏杂乱,不熟悉条文法令,东平管辖 54 个郡县,人多事多,账簿文书充斥,没有头绪张访坐镇官署,亲自阅览案宗, 左右应答, 都很得当,事情没有耽搁受阻的当初,有个将校死于国事,让他弟弟继任他的职位,这时被革职了张昉辨明原委,恢复死者弟弟的官职,那个人拿着钱夜里来送给张昉,张昉拒绝了他,他惭愧地告辞离去同乡张氏把五万两丝寄放在张访家到别处去了,不久张昉家失火,家里人惊慌逃避,家产器物全都烧了,只是努力保护人家寄放的丝,还给张氏乙卯年,代理东平府知事,因病重辞官,在家奉养母亲中统四年,参知中书省事商挺镇守巴蜀,上表推荐他任四川等处行枢密院参议。

      至元元年,入朝任中书省左右司郎中,他分别有才和无能的,公平的废黜和提拔官员,大家没有怨言三年,升制国用使司郎中制国用使司郎中管理钱财赋税,当时由宰相兼管,配合制司郎中办事,最为繁重,张昉尽心帮助谋划,钱财出入谨慎,不增加赋敛,但国家资财却多了,至元四年,遇母亲丧事,悲痛超过礼制不久受诏复官,到东平审查案犯罪状,很多被平反七年,转任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九年,改任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张昉有见识,增减古今,裁定典章法令,当时都觉得很合适,称他很称职十一年,拜兵刑部尚书,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离任,去世赠中奉大夫、参知政事,追封东平郡公,谥号庄宪儿子张克遹,任平阴县尹孙子张振,任秘书著作郎;张揆,任中书省左司都事;张拱,任常德路蒙古学教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