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调》教学设计.doc
6页《京调》教学设计执教者:马晓飞喀左县第五小学2019年5月《京调》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管弦乐曲《京调》,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 2、通过聆听、律动、模仿、体验和师生互动合作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欣赏和理解乐曲,用线条记忆音乐主题,理解作品结构 3、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引导,让学生了解京剧中四大行当和四大基本功,知道乐曲中第一主题是由京剧唱段《苏三起解》改编而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高尚情操二、教学重难点:1、欣赏乐曲《京调》,感受乐曲两个主题音乐的不同 2、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三、教学方法:欣赏、聆听、律动、模仿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竹笛、钢琴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向生问好2、师:愉快的音乐课马上就要开始了!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段戏曲唱段,请你来猜一猜,老师演唱的是什么戏剧?(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苏三起解》)3、师小结:刚才这个唱段是京剧戏曲包括五大剧种——京剧、越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下面老师分别来演唱几句,你来猜一猜,它们属于什么剧种?(教师分别演唱每个剧种的经典唱段中的前两句)4、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
最开始老师演唱的这个唱段名字叫《苏三起解》,是著名京剧《玉堂春》当中的一折,讲的是:明朝时期,有一位叫苏三的女子蒙冤入狱,在山西洪洞县牢中押往太原时的唱段著名作曲家顾冠仁根据这个唱段改编成了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课件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广为流传的作品——《京调》1、生向师问好2、生欣赏,然后回答问题 3、了解中国戏曲五大剧种4、简要了解京剧唱段《苏三起解》和乐曲《京调》的创作背景5、生读课题1、通过教师演唱五大剧种经典唱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导入新课完整聆听1、师:首先请同学们完整地聆听乐曲,然后回答老师这样两个问题: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你在音乐中都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课件播放音乐)2、教师小结:主奏乐器是竹笛,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只竹笛(吹奏一小段),它的声音怎么样啊?师小结:竹笛是清脆、明亮的声音除了竹笛,这首乐曲中还有板胡、二胡、扬琴、琵琶、阮和一些打击乐器除此之外,为京剧伴奏的乐器都有哪些呢?(课件出示)1、带着问题初次完整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回答问题2、观看竹笛的形状,欣赏教师演奏并回答问题3、生观看大屏幕并读: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铉。
1、通过完整欣赏乐曲,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感受2、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方向和重点为分部分欣赏音乐做好铺垫3、了解乐曲中的乐器和京剧伴奏乐器三、分段赏析感受表现(一)、聆听乐曲引子部分师:描绘了什么情景呢?(课件播放音乐 师小结:乐曲开始的这段引子部分,运用了过门的音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氛围二)、聆听乐曲第一主题1、师: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呢? (播放音乐)2、师:情绪是欢快活泼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这样的情绪呢?3、师:老师想用这样的线条来表示(在黑板上画出螺旋线)4、师:曲笛以其清脆明亮的音乐,吹奏出乐曲的第一主题,欢快活泼,宛似京剧中旦角的演唱你们知道旦角吗?京剧中有四大行当,包括生、旦、净、丑旦角,简单的说就是女子的角色5、教师示范兰花掌和旦角台步,引导女生模仿6、师:男孩子们,请你们给女生伴奏京剧中的节奏有板有眼(师拍手掌—板,点手心—眼),就好像我们歌曲中的强拍弱拍,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板和眼吗?7、课件播放第一主题音乐8、师:京剧中还有四种表演形式,我们也叫四大功夫,包括唱、念、做、打刚才女孩们的表演就是“做”的功夫,那么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的唱功了(课件出示《苏三起解》的唱词)。
9、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唱一唱播放录音)10、师:京剧的“唱”,声音位置要高高的,就像小猫的叫声,谁能来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11、你能像老师这样发出小猫的叫声吗?(教师示范)我们就用这样的声音来唱唱前两个乐句三)、聆听乐曲第二主题1、师:请你来听一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示这一主题的情绪呢?(教师在螺旋线后面板书波浪线)2、师小结(课件出示两主题在节奏、力度和情绪上的不同之处)正是因为这些音乐要素的不同,才创编出不同的音乐形象这一主题与第一主题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描绘了京剧中生角的沉稳的形象3、师:生角就是男子的角色男生可以跟老师学一下师示范生角手型和台步)4、师:女生为男生伴奏吧!请你们在拍击“板”和“眼”的同时加上锣鼓擦的声音“仓七台七,仓七台七”5、师引导男女生配合,并加入教师演唱的第二主题旋律6、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二主题音乐7、播放主题二音乐,引导学生相互合作聆听并回答问题1、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2、 生分享自己想到的线条3、 生观察4、 了解京剧四大行当5、 女生学习兰花掌和台步6、 男生创编拍击板和眼的方式,为女生伴奏7、女生绕学生凳模仿旦角,男生用自己的方式为女生伴奏。
8、了解四大功夫读《苏三起解》的唱词,了解基本内容9、跟唱《苏三起解》10、自由模仿小猫叫声11、生模仿学唱前两个乐句,感受“唱”1、 生聆听、感受音乐并回答问题2、 生观看,领会3、生观看,男生模仿4、女生用自己创编的拍击方式伴奏,口响“仓七台七”5、师生合作男生围绕学生凳走台步,女生伴奏,教师唱主题旋律6、跟钢琴伴奏再来合作一次7、跟音乐男女生合作表演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段音乐的情绪,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1、 通过模仿京剧中走台步和兰花掌,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中的“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3、通过让学生模仿小猫叫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发声位置,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将高难度的唱法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1、让学生通过聆听、律动、模仿、画线条等多种形式,掌握不同的音乐情绪,用不同肢体动作来表现,充分感受体验音乐形象2、通过男女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欣赏音乐,表现音乐,丰富了音乐表现的形式,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四、完整复听综合表现1、 师:让我们从头到尾再次欣赏音乐,请你在音 乐中出现一主题时画螺旋线,出现二主题时画波浪线。
并且数一数这两个主题分别出现了几次?2、 教师在学生画出两种线条时板书,音乐停止后师生共同总结3、 师:我们给一主题叫A部分,二主题叫B部分,所以这首乐曲的结构就是A+B+A+B+A,前面有引子,后面有尾声1、 再次聆听音乐,整体感受乐曲结构2、生:所以我们发现一主题出现了三次,二主题出现了两次3、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在分部分感知乐曲的基础上,以全曲欣赏、体验再现为手段,通过按照乐曲顺序完整的再次体验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把握音乐整体的情绪和音乐形象的变化,充分享受音乐美感的同时掌握乐曲结构五、情感升华结束教学师总结: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享誉世界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多的学习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这节课就到这里了!下课!听着音乐,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室品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