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题D卷 附解析.doc
8页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题D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B、国家政策稳定的需求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求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2、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观性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更有利于数据进行编码处理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3、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 )规定A.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B.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5、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张老师将“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
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思想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6、在心理中,小学生有时会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以获得情感的满足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共情B.移情C.同情D.激情7、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8、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学生会 B.团委 C.班级 D.班主任9、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在手腕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橡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 )A.强化干预法B.厌恶干预法C.转移注意法D.延迟满足法10、教学目标与任务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陶冶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12、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13、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能够促使师生员工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自觉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这主要体现了学校文化的( )A、激励功能 B、凝聚功能 C、约束功能 D、教化功能14、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 )A.20%B.40%C.60%D.80%15、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A 比较难的任务 B 非常难的任务 C 比较容易的任务 D 难度适中的任务16、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文纳特卡制C.道尔顿制D.贝尔一兰卡斯特制17、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18、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
A.知、情、意、行 B.导、学、习、行C.闻、行、忠、信 D.学、思、习、行19、SQ3R阅读策略中的Q指的是( )A.浏览B.提问C.陈述D.复习20、“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 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 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 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基本概念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试行 ) 》 中提出了 “ 终身学习 ” 的基本理念 , 你如何理解?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请阅读下列课堂实录片段,并按要求作答 孙老师在二(1)班上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后,设计了两项家庭作业让学生选择完成: (1)把“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喜欢的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想一想,明天上课时与小伙伴交流一下1)对孙老师本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评析2)谈谈“减负”与家庭作业之间的关系2、小学二年级的刘铭是这样的学生,当其他孩子们已经能用英语简单对话的时候,他还读不准26个字母,每次留学生单独,一定会有他,从此他成为班主任老师特别“关注”的学生之一。
老师尝试用各种方法提高他的英语成绩,提问、沟通、……甚至批评,但始终没有成效,让老师头痛极了一次,在与任课老师沟通之后,班主任老师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除了知道刘铭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外,其他一无所知,作为老师犯了很大的错误,即只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呢?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努:(1)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2)如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写连续性观察日志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D3、D4、B5、A6、B7、A8、C9、B10、【解析】C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法有利于实现技能、技巧性教学目标的实现11、【解析】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12、【解析】D不同颜色粉笔写出来的字,可以引发学生的感觉同时对比,那些彩色粉笔写的字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13、A14、答案:C解析: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一般不低于60%15、D16、A17、D18、D19、B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1)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学校教育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2、答案如下:(1)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2)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3、答案如下:20世纪60年代,法国保罗.朗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主要是说,身为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3)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I)孙老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孙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义务教育部分明确指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在家庭作业繁重,如何把孩子们从家庭作业中解脱出来是减负的关键我认为家庭作业不是不该留,而是怎样留家庭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大呼声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的常规性家庭作业思维,让家庭作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作业要有差异性;作业要有多样性;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要有实践性;作业要有探究性;作业要有自主性;作业要有合作性家庭作业要新颖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家庭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家庭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减负增效2、答案如下:作为班主任,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了解和研究学生材料中的班主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学生的家庭生活、情绪情感等,必然无法做到全面了解学生,进而对该学生的教育就缺乏针对性,势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位班主任首先应该保持对该学生的教育热情,不能因为暂时没有效果就此放弃对该生的教育其次.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该生的教育工作。
具体来说,可以多多与其他科任教师沟通,了解该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表现;把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采取家访、访问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情况唯有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齐心协力,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才能帮助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深入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实现教育目标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这篇讲读课文,依次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往_上爬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观察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这样的文章结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热爱生活,做个有心人。
3.课题:《观察植物(绿萝)生长过程教学活动方案》教学目标:1.依据重要特征记录,呈现植物生长的过程2.通过比较不同植株之间的差别,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3.知道事物的特征可以反映事物,也就要学会利用特征来认识事物4.爱护植物,懂得利用植物的美化和环保作用改善生活教学重点:利用特征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