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任务单)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3页第1课 观潮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聚焦画面,感受雄伟壮观1.自由朗读课文2自然段,思考:作者登上海塘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把相关事物圈画出来,边读边想象潮来前的画面2.大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大潮到来时声音和形态的变化3.读下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景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读了“两丈多高的水墙”,我仿佛看到了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 。
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读了“山崩地裂”,我仿佛听到了 学习任务二: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朗读提示:①要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②朗读时语调要随着大潮从来到走的顺序读出变化潮来前:要想象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的情景,读出平静和期待,语速要缓,声音不要高潮来时:想象大潮由远而近的变化,脑海中浮现大潮的壮观场面语调急促,语速要快,读出波涛汹涌的感觉潮来后:可以依据“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想象画面,读出大潮的气势语调渐缓,读出对钱塘江大潮的留恋与赞美2)试着背诵第3—4自然段背诵指导:(1)巧搭支架那条白线 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2)提取关键词背诵第3段:隆隆的响声→潮来了→踮着脚→风平浪静→一条白线第4段:很快地→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学习任务三:借助诗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5.读下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明确:这首诗写的是潮水滚滚到来时的情景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出大潮巨大的响声,突出潮来的气势对应文中“ ”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出大潮的形态,体现了大潮的壮观对应文中“ ”诗句“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写潮头过后的情形,对应文中的“ ”参考答案:1.略2.(1)表示声音的词句:隆隆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2)江面的变化:风平浪静——出现了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形成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5. 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出大潮巨大的响声,突出潮来的气势对应文中“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出大潮的形态,体现了大潮的壮观对应文中“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诗句“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写潮头过后的情形,对应文中的“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