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星照耀中国 试题.pptx

25页
  • 卖家[上传人]:101****457
  • 文档编号:49645200
  • 上传时间:2018-08-0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07.24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著导读优秀课件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 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 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 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 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 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 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作者简介《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 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 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 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 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 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 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 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 的西方记者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 据地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 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斯 诺作为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 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 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 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 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 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 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 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 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 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 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 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6、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 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 么? • 答:埃德加 斯诺《西行漫记》,尼姆 威尔斯《续西行 漫记》,哈里森 福尔曼《北行漫记》• 8、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 答: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 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 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11、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 答: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 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 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 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 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2、《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 • 答: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 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 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 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 记》作为掩护出版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 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 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 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14、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印 象 • 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 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 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 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 很欣赏的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 山顶,不仅表现身体健康、动作敏捷, 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 泼、天真的个性• 17、红军的11项纪律有哪些? • 答:1.行动听指挥;2不拿贫民一点东西;3 打土豪要归公;4上门板;5捆铺草;6对老 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7借东西要 还;8损坏东西要赔;9和农民买卖要公平 ;10买东西要付钱;11要讲卫生,盖厕所 离住家要远。

      • 36、共产党鼓动推翻“国民党走狗”和“伊斯兰教叛徒”向 回民提出的诺言. • 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府;取缔征兵 ;取消欠债;保护回族文化;保证各派宗教自由;协助 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 • 37、《西行漫记》又译名为什么?为什么中译名不选《 西行漫记》? • 答:《西行漫记》又译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中 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 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中国流传的 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 为掩护 • 38、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 答: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 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 疫苗• 42、介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 • 答:埃德加.斯诺(1905-1972)于1905年出生于美国 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 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 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 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 的特约通讯员1930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 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 东印度。

      他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 也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在 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 成了11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他 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43、为什么《西行漫记》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 答:《西行漫记》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 一本著作,初版除了有关西安事变和《关于朱德 》部分引用了尼姆.威尔斯的笔记材料外,都是他 亲自采访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斯诺西北之 行,正值中国和世界局势大转变的开端由于斯 诺的惊人的洞察力和锐敏的分析力,才使他认识 了问题的本质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最实际的意 义来说,这些故事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 写下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 华• 47、《西行漫记》全书共12篇,请罗列出其主 要内容包括哪些? • 答: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 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 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 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 48、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 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 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 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 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 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 的。

      • 51、简述《西行漫记》畅销的原因? • 答:第一:《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 ,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真实是他畅销不衰富有 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第二:《西行漫记》以作者自 己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用丰富的事实材料进行全面 综合的报道,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引人入胜的能力;第 三:《西行漫记》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 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书中充满激情的政论是他富 有魅力畅销不衰的另一因素;第四:《西行漫记》所特 有的文学手法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其畅销不 衰 • 52、《西行漫记》这本书的总结? • 答:千百万人民群众——不是少数领袖们——的革命实 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 53、东北军与共产党之间的协议的第一步执行是什么? • 答:停止陕西境内的战事,双方未经通知对方都不得调 动兵力• 54、 中国红军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是什 么? • 答: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 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 • 55、1927-1937年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共产 党的什么论点? • 答: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革 命,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 的。

      • 77、简述《西行漫记》中的红军精神 • 答:① 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 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 ②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 牺牲的精神;③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的精神;④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 精神;⑤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 78、红军胜利的渡过大渡河,采取了哪些措施? • 答:(1)吸收历史经验,石达开在渡河时贻误战机, 红军抢夺先机2)军民一心,和彝族,苗族建立良 好的关系,得到他们的帮助 • (3)红军探查地形,发现渡船,作战英勇,击退敌军 ,到达彼岸4)红军信心坚定,行动迅速,强夺泸 定桥,使红军过了大渡河,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93、《西行漫记》的作者是谁?他记录的什么时 候什么地方的所见所闻? • 答: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 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 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 94、红军在“围剿”开始时创造了哪三个条件? • 答:第一,一军团和三军团在集中的指挥下统一 起来了 • 第二,清算了李立三路线第三,党战胜了红军内 和苏区内的AB团及其他现行反革命分子。

      • 98、斯诺探求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以及发展的原 因是什么? • 答:斯诺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 ,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 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 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 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 • 99、在长征中,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精 神面貌? • 答案: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 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经 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 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104、简述西行漫记主要描写的内容 •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 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 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 凡的精神风貌 • 105、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 • 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 务、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 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 的• 106、简述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年轻领导人的采 访反映出中国当时怎样的面貌? • 答: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 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 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 ,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 持的记录。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 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 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159、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即使老师严加防范 ,还是读了哪几本书? • 《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 和《西游记》 • 160、《盛世危言》这本书对毛泽东幼时的思想 影响很大,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 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 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 166、为什么说红军的长征是撤退而非溃退? • 答: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 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力量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 167、红军胜利行军,其有生力量依然完整无损的原 因 • 答:第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苏维埃人民的基 本干部的伟大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苦 耐劳的革命热情;第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 持 • 168、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 答:第一,未与其他部队联合,导致力量不足;第二, 放弃了以前的运动战术,而采取了错误的单纯防御战略 ;第三,蒋介石在围剿中采取新战术和战略,加上国民 党在数量和技术上处于优势地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