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隆中对》课堂教学实录.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08740501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3.0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隆中对》课堂教学实录 师:在三国的星空中,刘备和诸葛亮是两颗璀璨的明星今天,就让我们赴隆中,去茅庐,拜千古英雄,赏安定天下之对策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看看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自由朗读和提问,教师强调要在反复朗读后结合前后文突破难点 生:“此诚不可与争锋”的“诚”如何讲? 师:读,去掉“诚”读一读,再加上“诚”读一读,通过比较就懂了 (生有“诚”无“诚”各读了一次,果然明白了其他提问略 师:现在请你用成语或者四字短语来分别点评你眼中的刘备和诸葛亮想好了就写到黑板上来 (生讨论,然后陆续上黑板板书如对诸葛亮的评价:热爱劳动、热爱音乐、内敛自信、政见远大、精通史实、未卜先知、一表人才、高瞻远瞩、足智多谋、闲云野鹤、深谋远虑、狂妄自大、淡泊名利、怀才不遇、名扬四海、明察千里等 师:现在大家紧扣文本,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些词语是不恰当的? 生:“名扬四海”用得不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还不出名呢! 师:你在原文中能找到证据吗? 生:第一段不是说“时人莫之许也”,意思就是说当时的人并不了解诸葛亮。

      他怎么会名扬天下? 师:很好时人莫之许也”是一个倒装句,大家看注释的时候要仔细 生:“热爱劳动”和“热爱音乐”怎么讲? 生:开头不是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吗?他亲自耕田,还喜欢唱歌,这不就是说他热爱劳动和音乐吗? 师:哦,《梁父吟》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地感慨时事、忧伤战乱的歌曲 生:我觉得要理解这个句子,必须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联系起来思考 师:这个建议很好咱们来把这两个句子合起来读一读 (生朗读了两遍 生:诸葛亮既然自比管仲、乐毅,那他就是希望成为像管仲、乐毅一样建功立业的人他躬耕陇亩恐怕不是因为热爱劳动吧? 师:有点儿意思了那他为什么要耕田呢? 生: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居,是怀才不遇的一种表现老师以前不是讲过古代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吗?那个时候诸葛亮还没有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所以就只能在隆中隐居了,这不是热爱劳动的问题 生:刚刚老师讲解了《梁父吟》的主题,我觉得陈寿专门写这么一笔是为了说明诸葛亮虽然在隐居,但是他一直关心天下大事,他是借古抒怀,表达他对时事、战乱很关心,这和唱歌无关。

      师:好极了! 生:“闲云野鹤”也用得不对闲云野鹤”是指特别轻闲自由、无拘无束的一种状态,诸葛亮既然想像管仲、乐毅一样建功立业,怎么可能是“闲云野鹤”呢! 师:妙极!我们看看徐庶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读出句子 (生读“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两遍 师:来,咱们品一品“卧龙”这个比喻狮子、老虎在传说中也很英勇,为什么不称为“卧狮”“卧虎”呢? (众笑) 生:龙不一样,在传统文化中,龙是中国人非常尊崇的`一种动物,不仅代表智慧英勇,还表示吉祥尊贵,狮子和老虎可没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 师:很佩服!谷雨总是这么深刻再想想,为什么是“卧龙”,而不是“睡龙”或“眠龙”呢?(众笑) 生:诸葛亮没有睡,他天天都在思考天下大事呢!(众笑) 生:“卧”给人的感觉很潇洒大气,还有一种随时准备发动的感觉,“睡”和“眠”就没有生气了 生:这让我想到黑板上那个“狂妄自大”的词语也是不对的,狂妄自大的话,就不是“卧龙”,大概是“飞龙”或“怒龙”了众笑) 生(抓耳挠腮):因为我看到身份高贵的刘备亲自去见诸葛亮,诸葛亮说话滔滔不绝,根本不给刘备插嘴的时机,所以就觉得诸葛亮狂妄自大了。

      众笑) 生:你理解偏了,这样写是表现刘备礼贤下士 师:有趣有趣!连王老师以前都没有品味得这么细腻我想起《射雕英雄传》中的降龙十八掌中有一招可以照应这个“卧龙”,形象地表达诸葛亮的特点,叫潜—— 生:潜龙在天 师:对对对,看来都是金庸迷来,我们读一读第一段,再感受一下这位潇洒智慧的智者形象 (生齐读 生:有一个同学说诸葛亮“淡泊名利”,我觉得也不对,后来诸葛亮跟随刘备做了二十多年的丞相,名利都有了,难道还是“淡泊”吗? 生:我不同意诸葛亮出山是为了建功立业,实现政治抱负,这不等于追求名利 师:有意思翻到后面的《出师表》,对自己出山,《出师表》中有一段陈述,大家找一找,小声读一读 (生读《出师表》第六自然段 生:就是嘛,诸葛亮说自己“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山是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师:我这里还准备了《后出师表》于西南,请你读一读,大家再想想 (于西南读: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唯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生:服气了,用“淡泊名利”是对的,一个追名逐利的人,是不可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