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第一章-酸碱盐基础.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75978916
  • 上传时间:2022-04-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9M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酸碱盐基础知识要点+经典例题一、电离: 1.离子:带电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叫做阴离子 2电离: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3.电离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AxBy = xAy+ + yBx-例1、写出盐酸、硝酸、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硫酸铜电离时的式子 、 、 、 、 二、酸、碱、盐概念:1.酸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可表示为:HnR nH++Rn- 或 HnROm nH++ROmn- 小结:H+的个数=== 酸根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常见的酸分类:① 不含氧酸:HCl(盐酸)、HF(氢氟酸)、H2S(氢硫酸)。

      ② 含氧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2CO3(碳酸)例2、酸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我们称之为“酸的通性”其主要原因是( ) 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M(OH)n === Mn+ + nOH-小结:OH-的个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常见的碱:NaOH 、KOH 、Ca(OH)2 、Cu(OH)2 、Fe(OH)3 、NH4OH 等 1234例3、如图所示:向实验仪器点滴板的四个井穴(已编号)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四种溶液各三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为蓝色1)本实验说明这四种溶液的pH_________7 (填“<、=、>”)2)根据此实验的现象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定义: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常见的盐:Na2CO3(碳酸钠)、CaCO3 (碳酸钙)、 NaCl(食盐)、CuSO4 (硫酸铜)等 例4、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三、 酸碱指示剂(定性检测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石蕊和酚酞溶液叫酸碱指示剂,也简称指示剂。

      2.它们在酸碱中的变色情况下表所示:溶液指示剂酸溶液碱溶液中性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变蓝色紫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无色)变红色无色溶液指示剂酸溶液碱溶液中性溶液PH试纸<7>7=74、物质的酸碱性: 如何知道物质的酸碱性呢?通过使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可以知道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一14之间 pH=7,溶液呈中性; pH<7,溶液呈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例5、将pH试纸先用水湿润,然后将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得的值与实际值相比( ) 例6、如下图所示,能表示人在大量喝水时,胃酸里的pH变化的曲线是( )pH pH pH pH 7 7 7 7 A. B. C. D. (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三态变化等形状、状态变化)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又叫化学反应煤炭燃烧、食物腐烂、中毒等)注意: ①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②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毒性、活泼性等)例7.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 )A.铁锅生锈,液化石油气燃烧 B.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汽油挥发,暖水瓶胆爆炸 D.火药爆炸,碘的升华例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炉爆炸和煤气罐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就不是化学变化基础过关1、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烧碱 ⑤液氧 ⑥氯酸钾,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①④—③④⑤—②⑤—①⑥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下列铁的性质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2 4.下列为常见水果的pH,呈碱性的是( ) A.柿子pH=8.5 B.菠萝pH=5.1 C.苹果pH=4.1 D.杨梅pH=2.55、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6. 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压缩天然气做燃料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石灰中和酸性土壤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 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C.用石墨做铅笔芯 D.用氧气抢救病人9.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的稳定性 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酒精的可燃性 D.浓盐酸的挥发性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金刚石坚硬无比——焦炭具有还原性——石墨具有导电性——钛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 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 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 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12、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活性炭作净水剂C、根据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3.下了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盐酸用于除铁锈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与其余三种类别不同的是( )A.水结成冰 B.湿衣服晾干 C.菜刀生锈 1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 B.铜表面产生铜绿 C.过滤 16.下列C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没有气味 D.可以燃烧17.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19. 我国《食品安全法》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相关执法部门要对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要进行全面检查,以维护食品安全。

      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重要的化工中间产品,化学式为C3N6H6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低毒,常温下稳定,高温可分解放出剧毒的氰化物动物长期摄入会造成泌尿系统的损害曾有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添加到奶制品和饲料中以提高产品含氮量有关三聚氰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是: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低毒,高温可分解氧化物D.材料中加点的“氮”是指氮分子20. 利用化学知识对下列说法进行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拓展提升一. 选择题:1错误!未指定书签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2溶于水 2的密度 2.“飞天壮歌—一-—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氢燃烧 C.氢气具有可燃性 3.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5.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6.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7、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8、 下列各图所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二.填空题:1、物质变化分为 和 ,其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 ,变化时 叫化学变化2、有少量杂质的某盐酸样品,经分析只含有H+、Cl-、SO42-,则杂质的化学式为 ,若测得溶液中Cl-、和SO 42-的个数为20:1,则H+与Cl-的个数比为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_______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4 金属铱通常状况下,是银白色固体,熔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