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流程质量控制.ppt
17页全流程质量控制 印前印后加工 决定彩色制版与印刷产品质量 的三大要素 l图象的阶调层次复制与再现; l色彩的复制与再现; l图象清晰度的复制与再现 l一方面取决于原稿的质量和对复制要求 的分析,另一方面,网点的管理也是彩色产 品质量控制的核心. 网点质量的管理 l网点质量包括分色片上的网点质量,晒 版转移到印版上的网点质量,以及印刷 到承印物上的油墨网点质量(包括点型 质量与墨层覆盖质量)网点质量决定 着印刷图象的阶调层次、色彩与清晰度 的表现效果在这里,一方面要求各色 版的网点数据比例要准确,同时,还要 求各步工艺过程之间的网点转移传递数 据要准确、稳定,变化量要小 分色片的网点控制 l实地密度:一般控制在4.0只有达到一 定的密度,其所表现的图象阶调层次与 色彩数据才能准确,保证在晒版时,曝 光与显影即使有少量的变化,转移到印 版上的网点数据也能稳定,小网点容易 晒出,印版网点阶调能准确、齐全还原 l软片的线性化:确保图象的网点数据与 分色片的网点数据想一致 l网点的光洁度:网点光洁,才能更好地 表现图象的层次质感 晒版的网点控制 l网点实而光洁; l要着墨力强、墨层覆盖均匀、耐印力高 、空白(非图象部分)干净。
印刷网点质量的控制 l影响印刷网点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l网点的墨层密度:网点的墨层密度一方 面决定着印刷画面的整体阶调、密度反 差,另一方面又和网点大小相结合,共 同决定着图象的质量通过控制印刷相 对反差(K值)来确定墨层密度和网点扩 大值 l转印网点百分率的网点扩大数据: l网点扩大的控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l控制三原色版的印刷网点扩大值应始终保 持一致(误差不超过+2%),保证印刷灰 平衡稳定 ; l应确保在既定的条件下(纸张、油墨、印 刷机等),配合墨层密度,力求四色版的 印刷网点扩大值保持在较低的数据 质量控制管理的原则 l欧洲管理标准提出了七项原则: l1.控制阶调再现的网点扩大范围 l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压力的作用,转移到纸 张上的油墨必然是会扩大的我们知道油墨的扩 大量是和网点的周长成正比的,因此就造成图象 的整体阶调变深,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印刷油墨的 网点扩大量但是由于每家印厂的具体环境不同 ,实际生产中不太可能要求每家的油墨的网点扩 大量都一样,所以我们要求控制的是这个扩大量 应始终如一的稳定 l2.控制三色版网点扩大的颜色平衡 l要保证印刷灰平衡稳定,在印刷中须保 持三原色版的油墨网点扩大量一致(误 差不超过+3%) l3.控制墨层密度,保证印刷反差 l使用的控制方法是印刷相对反差(K值 ) l4.控制最好的墨层叠印效果 l色彩、灰平衡及整体阶调层次密度反差 ,都与各色油墨网点的叠印效果直接相 关。
叠印效果,可用布鲁那尔测试条来 测量应控制叠印率在90%以上 l叠印百分比=(两色油墨叠印的实地密度- 第一色油墨的实地密度)/第二色油墨的实 地密度*100% l5.纸张与油墨的印刷适性 l6.通过稳定曝光控制晒版的网点再现:具 体的控制标准一般是,打样版可晒浅2% ,而且要保证原版2%的网点能再现印 刷版一般中间调晒浅5%,并保证3%和4% 的网点能再现 l7.分色片的网点控制 全流程质量控制的思想方法 l灰平衡数据 l实地密度 l相对反差(K值) 实地密度 l实地密度是核心及关键: lK版:1.8+0.05,C版:1.6+0.05 lM版:1.5+0.05 lY版:1.1+0.05(先打) lY版:1.15+0.05(后打) 实地密度 l实地密度大小的变化,对整个样张色调 的影响极大: l实地密度过小,色彩饱和度低,色彩既 不鲜艳又无光泽;实地密度过大,网点 扩大多,层次并糊 l最佳实地密度:以75-80%的网点区,网 点扩大最小或在标准扩大范围内,达到 最大的实地密度为最佳实地密度 实地密度 l实地密度质量标准:实地色块密度要平 滑均匀,没有花斑、白点等弊病;加墨 要均匀,防止两端墨多,中间墨少,测 度条左、中、右密度一致,变化应在 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