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导管、线槽敷设配线监理控制要点的措施.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无***
  • 文档编号:286036747
  • 上传时间:2022-04-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   (一)施工质量事前监理掌握  1.材料进场应批查验合格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2.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内壁光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峻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掩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3.按制造厂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匀称度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4.安装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工和电气调试人员等,应按有关要求持证上岗  5.安装和调试用各类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使用时在有效期内  6.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除入混凝土中的非镀锌钢导管内外壁均做防腐处理外,其他场所的非镀锌钢导管内外壁均做防腐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配管;  (2)室外直埋导管的路径,槽深度、宽度及垫层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埋设导管;  (3)现浇混凝土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  (4)现浇混凝土墙体内的钢筋网片绑扎完成,门、窗等位置已放线,经检查确认,才能在墙体内配管;  (5)隐藏工程的接线盒和导管在隐藏前检查合格,才能隐藏;  (6)在梁、板、柱等部位明配管的导管套管、埋件、支架等检查合格,才能配管;  (7)吊顶上的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先放样,且与土建及各专业施工单位商定,才能在吊顶内配管;  (8)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或壁纸等基本完成,才能敷设线槽、槽板。

        (二)施工质量事中监理掌握  1.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  (1)一般规定      ①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爱护管,管口及其连接处均应密封  ②当线路暗配时,电线爱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削减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爱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③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爱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④电线爱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需穿过时,应实行爱护措施  ⑤电线爱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痕,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⑥电线爱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2)  当管线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没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⑦当电线爱护管遇下列状况之一时,中间应敷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1)  管长度每超过30米,无弯曲  2)  管长度每超过20米,有一个弯曲  3)  管长度每超过15米,有两个弯曲。

        4)  管长度每超过8米,有三个弯曲  ⑧垂直敷设的电线爱护管遇到下列状况之一时,应敷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  1)  管内导线截面积为50㎜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米  2)  管内导线截面积为70~90㎜2,长度每超过20米  3)  管内导线截面积为120~240㎜2,长度每超过18米  ⑨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爱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的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⑩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爱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爱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爱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需与爱护电线(PE线)有牢靠的电气连接  (2)钢管敷设  ①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电线爱护管,应采纳厚壁钢管或防液型可挠金属电线爱护管;干燥场所的电线爱护管,应采纳薄壁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爱护管  ②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没于混凝土时,钢管外壁可以不作防腐处理;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层沥青;采纳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防腐漆设计有特别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③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④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纳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

      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  2)  采纳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纳焊接连接时,焊缝应坚固严密;采纳紧定螺钉连接,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3)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采纳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纳熔焊连接  4)  钢管连接处的管内  表面应平整、光滑  ⑤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纳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和暗配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纳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  2)  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管道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  3)  当钢管与设备间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电线爱护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爱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爱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  4)  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⑥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黑色钢管采纳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或采纳专用接地卡跨接。

        2)  镀锌钢管或可挠度金属电线爱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纳专用接地卡跨接,不应采纳熔焊连接  ⑦安装电气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  ⑧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匀称,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有关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  (3)金属软管敷设    ①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爱护管宜采纳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爱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米  ②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别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纳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  ③金属软管不应退胶、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纳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牢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  ④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  2)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米,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  3)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未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米处  ⑤金属软管应牢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4)塑料管敷设  ①爱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需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米的连接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②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柔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③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纳插入法连接;连接处接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坚固密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与管之间采纳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2)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  ④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应按设计规定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⑤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纳钢管爱护,其爱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⑥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硬塑料管,在露出地面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实行爱护措施  ⑦塑料管直埋于现浇混凝土内,在浇注混凝土时,应实行防止塑料管发生气械损伤的措施  ⑧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的煨弯制作,均应在原材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15℃  ⑨塑料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纳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爱护,爱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

        ⑩明配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匀称,管子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       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间距(米)     表1    敷设方式  管内径(㎜)  20及以下  25~40  50及以上  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  1.0  1.5  2.0    11敷设半硬塑料管或波纹管宜削减弯曲,当直线段长度超过15米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增设接线盒  2.电线、电缆导管和线槽敷线  (1)一般规定  ①配线所采纳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表2    敷设方式  线芯最小截面(mm2)  铜芯软线  铜线  铝线  敷设在室内绝缘支持件上的裸导线  -  2.5  4.0  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L(m)  L≤2  室内  -  1.0  2.5  室外  -  1.5  2.5  2<L≤6  -  2.5  4.0  6<L≤12  -  2.5  6.0  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  1.0  1.0  2.5  槽板内敷设的绝缘导线  -  1.0  2.5  塑料护套线明敷  -  1.0  2.5    ②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的要求;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的要求;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的要求  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表3    敷设方式  最小距离(mm)  水平敷设的垂直距离  距阳台、平台、屋顶  2500  距下方窗户上口  300  距上方窗户下口  800  垂直敷设时至阳台窗户的水平距离  750  导线至墙壁和构架的距离(挑檐下除外)  50      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表4    固定点间距  导线最小间距(mm)  室内配线  室外配线  1.5及以下  35  100  1.5~3.0  50  100  3.0~6.0  70  100  6.0以上  100  150       - 1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