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科目复习试题及答案-9页.pdf
9页1 / 9高考化学科目复习试题及答案不久之后, 高三的学生就要开始备考高考了, 化学学科复习要有侧重, 各个突破, 理科生在复习的时候首先是要巩固好基础知识点下面小编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学科目复习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考化学科目复习试题及答案1.(20XX 年全国卷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A项正确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生成许多有害物质,如某些稠环芳烃,B 项正确 ;加热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物活性,因此高温可以消毒,C项正确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 , D 项错误答案: D 2 / 92.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 mol N2 与 4 mol H2 反应生成的 NH3 分子数为 2NA C.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 2.24 L CCl4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 故 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为2NA=2NA,A 项正确 ;B项忽视了 N2 与 H2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B项错误 ;Fe与过量硝酸反应生成Fe3+,1 mol Fe 参加反应转移 3NA 个电子, C 项错误 ;标准状况下CCl4 为液态, D 项错误答案: A 3.硫化汞 (HgS)难溶于水, 在自然界中呈红褐色, 常用于油画颜料、印泥及朱红雕刻漆器等某温度时,HgS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硫化汞的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硫化汞的Ksp 减小B.图中 a 点对应的是饱和溶液C.向 c 点的溶液中加入0.1 molL -1Hg(NO3)2 ,则 c(S2-)减小3 / 9D.升高温度可以实现c 点到 b 点的转化答案: C 4.依据下列事实或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或实验结论A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汽车尾气净化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 S0 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D 向 NaBr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红色Br-的还原性强于Cl-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事实或实验。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但不需外接电源,A 项错误 ;原溶液中含有Fe3+时也有题述现象, B 项错误 ;根据所给事实得不出C 项结论,C项错误 ;向 NaBr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下层溶液呈橙红色,说明生成了Br2,从而说明Br- 的还原性强于Cl- ,D 项正确答案: D 5.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分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 3 种含氧官能团B.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4 / 9C.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羟基、醚键 3 种含氧官能团, A 项正确 ;分枝酸分子中只有羧基能电离出H+,故 1 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2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B 项错误 ;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醇、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 项正确 ;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项正确。
答案: B 6.25 时,向 25 mL 0.1 molL -1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1 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 、 B间 任 一 点 的 溶 液 中 一 定 都 有 :c(Na+)c(CH3COO-)c(OH-)c(H+) B.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 的电离平衡常数K= C.C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浓度大于 10- 7molL -1 D.D 点 对 应 的 溶 液 中 , 存 在 如 下 关 系 : c(CH3COO-)-5 / 9c(*)=2c(H+)-c(OH-) 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的定性判断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醋酸溶液,开始时 NaOH 溶液过量, 则 c(OH-)c(CH3COO-) ,A 项错误 ;由 图 象 可 知 , 当 加 入a mL 0.2 molL -1*溶 液 时 ,n(*)=0.2a10-3mol , 而 n(NaOH)=2.510-3mol , 二者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 *a ,溶液呈中性说明 * 过量,*CH3COO-+H+ ,* 的电离平衡常数K=,B 点时溶液呈中性, c(H+)=10-7molL -1 ,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 ,故 K= ,B 项正确 ;C 点对应的溶液呈酸性,则c(H+)10- 7molL -1 ,水电离出的c(H+)= 溶液中的 c(OH-)=10- 7molL -1 ,C 项错误 ;D点时加入醋酸的物质的量是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2 倍,根据物料 守 恒 得2c(Na+)=c(CH3COO-)+c(*), 根 据 电 荷 守 恒 得c(Na+)+c(H+)=c(CH3COO-)+c(OH-), 联立两式得 c(CH3COO-)-c(*)=2c(H+)-2c(OH-),D 项错误。
答案: B 7.右图是应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空气中SO2 的原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并有H2SO4 生成B.电极 b 表面 O2 发生还原反应,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升高6 / 9C.气体样品应从电极a 区域通入,样品中的 SO2 在电极 a 表面得到电子D. 电 极a表 面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 SO2+2H2O-2e-=SO+4H+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的分析能力该装置检测SO2时的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负 极 反 应 式 为SO2-2e-+2H2O=4H+SO,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该装置为原电池,工作后有H2SO4 生成, A 项正确 ;电极 b 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O2 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中消耗 H+,所以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升高, B 项正确 ;SO2 在电极 a 表面失去电子, C 项错误 ;在电极 a 表面 SO2 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 SO2+2H2O-2e-=SO+4H+,D 项正确答案: C 8.有机物 X、Y、M 的转化关系为淀粉 XY 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 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B.Y有同分异构体C.M 含有两种碳氧共价键D.Y可发生加成反应7 / 9答案: D 9.(20XX 年 课标全国卷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D2O 和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 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2 充分反应, 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 18 g D2O 和 18 g H2O 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也不相同,A 项错误 ;亚硫酸为弱酸, 不能完全电离,氢离子数目少于2NA,B 项错误 ;过氧化钠与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 Na2O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电子 0.2NA,C 项正确 ;NO 与 O2 反应生成 NO2,生成的 NO2 又发生反应 2* ,产物的分子数少于 2NA ,D 项错误答案: C 10.(20XX 年 课标全国卷 ) 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 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8 / 9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11B.23C.32 D.2 1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根据题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 乌洛托品中含有 6 mol 碳原子和 4 mol 氮原子,所以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答案: C 11.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 选项 物质转化关系a b c d A FeCl2 FeCl3 Fe CuCl2 B NO NO2 N2 HNO3 C Na2CO3 NaOH Na2O2 NaHCO3 D Al2O3 NaAlO2 Al Al(OH)3 答案: B 5.(20XX 年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高考综合测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正极附近溶液pH 降低B.图中电子由 Zn 流向 Cu,盐桥中的 Cl- 移向 CuSO4 溶液C.图中正极反应是O2+2H2O+4e-=4OH- D.图中加入少量 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9 / 9解析: A 项,图 中正极发生: Cu2+2e-=Cu,如不考虑盐类水解,则正极pH 不变,如考虑盐类水解,则正极pH 增大,错误 ;B项,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向硫酸锌溶液移动,错误 ;C项,图铁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方程式为2H+2e- =H2 ,错误 ;D 项,图 中生成 Fe2+,亚铁离子和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