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魏气度曹操《短歌行》.ppt
38页短 歌 行建安文学l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作为政治家,曹操统 一了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作为文学 家,曹操及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皆有高度的文学 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在当时建都的邺城(故 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聚集了一大批文人 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 ,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 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战乱 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 操l因发生在汉献帝建安时期,故后人称这一时期的 文学为建安文学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的以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 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 ,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 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 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 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 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 了重要影响l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 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 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 也。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曹 操关于曹操:关于曹操: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他、军事家、文学家他“ “外定武功,内兴文外定武功,内兴文 学学” ”,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 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 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 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 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 “慷慨悲凉慷慨悲凉” ”的独的独 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 “建安风骨建安风骨” ”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 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 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这些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 传统,但又有自己的创造。
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 常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 ,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 悲壮情调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 发展 作品简介: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 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 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 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 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 南飞鸣而去54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 《短歌行》表达自己招纳贤士、统一天下、 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相关背景: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ìjīnwèiyōumòduōqièzābǔ整体感知:对酒当歌:面对着美酒与歌舞 当,面对 去日苦多:为过去的时光太多感到苦恼 慨当以慷:意同“慷慨”,指内心激越慷慨 青青子衿:指贤才 青衿,周代学子的服饰。
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沉吟:沉思吟咏,指对贤才深切牵挂 何时可掇:得到 忧从中来:内心 枉用相存:(贤才)屈驾来问候 枉,屈驾 存,问候 契阔谈宴:同“宴谈契阔”,在宴会上畅叙离别怀念之情,契阔,指久别重逢 乌鹊南飞: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 绕树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周 山不厌高:满足重点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从诗中寻找线索,试用一个字 概括出来把握诗歌的情感主线忧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作者究竟忧 什么?诗中曹操是 如何抒发这 种忧的?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 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但并没有软弱消沉,要在有限 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 事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忧人生之短第二层前四句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 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 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对贤才的 渴求。
第二层后四句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 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 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 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 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 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前四句诗 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层越陌度阡……心念旧恩后四句在句意上 呼应第二层,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第三层忧贤才难得忧功业未就分析情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 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后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 贤才 ;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 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 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分析诗人的情感:忧什么?忧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就思考:“诗言志”,结合曹操 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志: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比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比兴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sì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 深深地萦回在我的心里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 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回音?姑娘思念爱人曹操思念贤才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韩诗外传》“周公吐哺”—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表现天子宴请群臣佳宾 的盛况,后来也用于贵 族宴请宾客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 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 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l l所谓用所谓用“ “典典“ “,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 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l l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在唐以前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 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唐 以后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借代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 人名来代指酒艺术特色l1.采用比兴手法l2.善于用典l3.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慷慨悲凉、感情丰富、意味深远古今向来对曹操的诗都有很高的评价课 后 思 考 题: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 奸雄’.(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 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 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遂行《武帝纪》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他是奸是忠, 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曹植简介:l字子建,世称陈思王,曹操第三子,与曹操、曹丕合 称为“三曹”他自幼聪敏,富于才学,曾为曹操钟爱 ,几次欲立为太子,终因行为放任、不拘礼法而失宠 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 渐占上风,得立为太子曹操病逝后,曹丕称帝其 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受曹操宠 爱,诗文多写其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后期备 受曹丕父子迫害,郁郁而终(死时年仅41岁),诗文 多表现其愤抑不平之情及要求个人自由解脱的心境。
l他是建安时期成就最大的作家,钟嵘称为“建安之杰” ,著有《曹子建集》,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 》、《赠白马王彪》等钟嵘评价其艺术特色为“骨气 奇高、词采华茂”关于题目l《白马篇》又名《游侠篇》《白马 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 是作者前期(曹丕即位之前)的作品,从 诗中可看出作者的豪情壮志,有较浓 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整体感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hù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náo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piāo chī jì shuò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xí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一个武艺高超的爱国少年英雄形象 《白马篇》从哪几个方面来塑造少年英雄形象?外在美内在美游侠身世 豪侠英武勤练武艺 武艺高超为国杀敌 英雄业绩弃家保国 视死如归名望高武艺高功劳高品德高“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是写马吗?用了样的什 么表现手法? 不是。
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表面写马,实际写人,写游侠少年这里用的是烘托的表现手法,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设问 这一部分仅仅是作者客观的记述吗?为什么?不是扬声沙漠垂”还包括作者对少年的赞扬研读第一部分第一层“名望高”: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 ? 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 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运用了借代(月支、马蹄代靶子,飞猱代飞驰而来的东西)、 对偶(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比喻(勇剽若豹螭)、对 比(狡捷过猴猿)等修辞运用了铺陈的艺术手法 请品味一下这段动作描写的成功之处,并指出原因? 用词准确选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 四个不同方向展现了少年武艺高超的形象比喻恰当既写出了比猴猿更敏捷的身手,又写出比 豹螭更勇剽的气势研读第一部分第二层“武艺高”: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 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表现人物仅仅写他的外在美(第一部分)够不够 ?作者作了怎样的处理? 不够作者把人物放到战斗场面中加以刻画 这一层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表现少年的英雄气概?为 什么? 末句:“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一个“蹈”字,一个“凌”字,写出长驱直入、锐不 可挡、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之勇英雄为什么能够左凌右蹈呢?除了武艺高超之外,主要还是英雄的品德高研读第二部分第一层“功劳高”: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