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 专题四“亚洲觉醒” 的先驱 第4课“土耳其之父”凯末尔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4.doc
9页专题四“亚洲觉醒” 的先驱 第4课“土耳其之父”凯末尔课时作业 人民版选修4[课标要求] 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一、创建组织与萨卡里亚河之战——领导土耳其赢得民族独立1.凯末尔的早期军事生涯(1)21岁后,先后进入伊斯坦布尔的军事学院和参谋部学院深造,毕业时获上尉军衔2)凯末尔非常关注祖国前途,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变革图强的思想在大马士革服役期间,参与组建“祖国与自由协会”,进行反政府的宣传3)在1908~1909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中,凯末尔任革命军参谋长4)1914年,土耳其追随同盟国集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凯末尔被派往前线,他因成功地击退英军,保卫了达达尼尔海峡,被誉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2.走向领导民族革命道路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土耳其作为战败国,大片领土被协约国占领,凯末尔走上了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艰难道路3.创建组织(1)1919年5月,担负起统一民族组织的任务,积极筹备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通过了要求民族独立的纲领2)1919年冬,凯末尔党人在帝国议会选举中获胜不久,议会通过《国民公约》,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
3)与苏丹政府决裂,1920年召开“大国民议会”,组建了以凯末尔为首的国民议会政府4.民族独立战争(1)《色佛尔条约》签订后,凯末尔领导大国民议会政府,整编国民军,坚决抵抗外国侵略2)1921年8月,取得萨卡里亚河之战的胜利,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1922年8月,歼灭了希腊军队主力5.外交成就(1)1922年10月,与希腊签订停战协定收复东色雷斯,并收回了伊斯坦布尔地区的行政管理权2)1923年7月,与协约国签订《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从而为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铺平了外交上的道路[要点图识] 二、凯末尔改革(土耳其的崛起)——改革引导土耳其步入现代化轨道1.措施(1)政治:1923年10月,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确立国民议会的立法地位,制定宪法、民法、刑法等,实行政教分离和军政分离2)经济:推行国有化政策,以赎买方式收回外资控制的企业;废除农村的封建义务,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3)文教:关闭宗教学校,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推行字母拉丁化改革4)习俗:废除陈规陋习,采用公元纪年,给妇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2.影响:实现了土耳其政治生活的世俗化,引导整个社会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3.地位:1934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姓,意为“土耳其之父”[易混易错] 凯末尔推行的“国家主义”经济改革以工业建设为重点,注重发挥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尽管实行一定程度的国有化,但并不排斥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主题一 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赢得民族独立的贡献1.1919年,组织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开始了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历程2.1920年,凯末尔当选为大国民议会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并组建了国民议会政府3.从1920年到1922年,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1922年,土耳其与希腊签订停战协定1923年,与英、法等国签署《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从而为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铺平了外交上的道路4.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材料 1922年10月11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1923年7月24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七国与土耳其签订了《洛桑和约》条约确定了土耳其的边界,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地区归还土耳其,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少数民族地区仍归属土耳其;废除外国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和财政监督权。
同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保、土九国签订了《海峡公约》,规定黑海海峡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海上和空中都通航自由的原则;海峡地区非军事化,由签字国组成的“海峡委员会”实行监督思考 材料中条约内容确保了土耳其哪些权益?这从本质上说明土耳其民族革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答案 权益:明确了国家疆域边界,收回了列强在土耳其的殖民特权,缓和了土耳其新生政权的外交环境等说明:土耳其赢得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斗争取得胜利学习土耳其独立运动时,应注意从时代背景、基本过程、最终结果等方面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需要结合其主要原因、领导阶级、斗争目标,认识其基本性质和历史意义主题二 凯末尔改革引导土耳其步入现代化1.全面认识凯末尔改革背景(1)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且宗教神权统治森严(2)为振兴土耳其,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措施(1)政治: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改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2)社会文化: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3)文字: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4)教育:设立宗教事务局,宗教与学校教育分离(5)法律:采用西方法律,废止伊斯兰教法,保障女权(6)经济:推行国家主义,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影响(1)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道路(2)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点以“世俗化”为核心,向西方学习,迈向现代文明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2.凯末尔改革成功的有利因素前提——国家的独立;条件——和平稳定的环境,对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借鉴;指导作用——凯末尔主义;态度——采取了比较彻底的不妥协的态度,反封建斗争较为全面彻底;基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材料 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的土耳其仍然面临着国内诸多问题土耳其是一个封建神权的专制国家,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阻碍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实行一夫多妻制;文字异常复杂,全国识字的人非常少;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思考 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凯末尔曾对记者说:“我们真正的工作现在才开始结合材料信息,说一说凯末尔上述讲话的背景与“真正工作”的含义,为此凯末尔进行了怎样的努力?答案 (1)背景:面临落后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困扰,急需摆脱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的束缚,建立现代化的国家2)含义:进行国家民主化、现代化方面的全面改革3)努力:①政教分离,推行法治,国家世俗化;②经济推行国有化及国家干预;③文化教育世俗化;字母拉丁化;④社会生活西化1.凯末尔第一次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是在哪次战役中(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 D.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答案 D解析 一战中,凯末尔开始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粉碎了协约国优势兵力的进攻,为奥斯曼帝国赢得了惟一的胜利2.凯末尔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为土耳其争取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是( )A.《色佛尔条约》 B.《洛桑和约》C.《巴黎和约》 D.《四国条约》答案 B解析 1923年7月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国民军,赶走了外国军队,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和约》,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3.土耳其独立后进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是指土耳其进入了( )A.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期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期答案 C解析 土耳其独立后,凯末尔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之路4.凯末尔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 )A.以苏俄为师,推行国家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优先发展农业,导致农业发展迅速C.协调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答案 A解析 凯末尔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苏俄为师,推行国家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不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因为长期忽视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其局限性5.改革期间凯末尔曾经脱去军服,戴上大礼帽,穿着晚礼服,也曾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校、乡村广场,教人们书写新文字以上事实最能说明( )A.凯末尔文武双全B.凯末尔推行改革的坚定信念C.凯末尔推行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改革D.凯末尔善于向西方学习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穿着晚礼服……教人们书写新文字”,说明凯末尔积极推行“社会习俗改革”及“文化教育改革”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 (1)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2)领导土耳其人民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颁布宪法和制定其他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基础巩固1.凯末尔革命后,土耳其的社会性质变化是( )A.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B.由殖民地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D.由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答案 C2.凯末尔改革期间,曾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行国家主义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A.充分发挥市场宏观调控作用B.集中大量资金加强农业建设C.利用国家干预方式发展经济D.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模式答案 C解析 凯末尔经济改革主要是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将资金集中用于工业化建设,故C项符合题意;B项与凯末尔经济改革忽视农业发展的史实相悖,A、D两项与凯末尔经济改革时推行国家主义的基本内涵不符3.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各项措施的推进下,社会生活方面不断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迈进,尤为典型的是( )A.颁布了土耳其第一部宪法 B.工商业得到了发展C.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D.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答案 D解析 紧扣社会生活方面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社会生活方面。
4.一战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关键在于( )A.遭受殖民压迫的程度不同B.两国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C.苏联支持援助的程度不同D.工农群众的觉悟程度不同答案 B解析 印度采取了非暴力的方式,土耳其采取了武装斗争的方式5.凯末尔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为土耳其争取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洛桑和约》《洛桑和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使土耳其获得民族独立B.废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C.废除外国在土耳其的特权D.使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答案 A解析 《洛桑和约》中,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获得了民族的独立6.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①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②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③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 ④外交上提出“断绝与西方交往,同东方和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 外交上,土耳其奉行和平主义,提出“同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能力提升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孙中山、甘地、凯末尔思想的共同点是( )A.主张向苏俄学习B.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C.主张以革命手段改造社会D.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答案 D解析 三者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努力,都带有民族解放的性质。
8.有人说:“凯末尔革命开创了现代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