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料掌和技术成果展筹备侧记的论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20730479
  • 上传时间:2022-07-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料掌和技术成果展筹备侧记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人秋后的北京天空越来越明澈,西风和缓而清爽,在这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里新中国将迎来55周岁华诞,天安门广场上逐渐成型的大型景观传播着并不张扬但极为浓郁的节日气氛与此同时,在长安街西端的中华世纪坛里,作为全国文博工作者献给建国55周年的礼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的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从一年以前就开始着手策划这个展览为了充分准确地反映55年来我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整个筹展过程严肃认真,文物局领导、专家学者对展览方案反复论证,筹展小组撰写的大纲六易其稿才最终通过所有参展单位对于送展的科研项目和展品都是精挑细选,并提供了详实的图文资料,保证了展览的品质而我们所求教过的学者们都在极为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参加讨论、撰写稿件、寻找资料因为有这样的支持,才使我们这些对于文物保护科技知识并没有多少了解的人逐步进人角色,在300多夭里渐渐将展览轮廓落实成细节展览就要开幕了,它虽然还没有在展厅里实际地布置出来,但它的布局、效果甚至现场气氛都早已在每个策划者的脑海中真实再现了千百次,我们忍不住要向读者朋友们提前描述一下这个展览的特别之处,用三个最常用的词概括:科技、人本、现代。

        科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从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细致的文物修复,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利用,乃至长江三峡、长城沿线、南水北调这些大型工程中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规划,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要用有限的展览面积来表现其全貌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展览内容的选择上,紧扣“科技”主题,着重表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新技术的运用促成了考古学新分支的诞生,如水下考古、沙漠考古、航空考古等,这使得考古实践探索的物理领域更加宽广,考古学科也更为丰满;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像DNA分析、地磁勘探、遥感技术、计算机生态环境模拟等研究、勘探方法以及热释光、碳t一四等年代测定手段,我们对于古代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研究正逐步接近真实;多种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多学科的交又配合,使一些考古文化研究、考古实践、文物保护的大型项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例如华夏文明探源工程、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等;而新技术在文物保存与修复、遗产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再现等方面的作用就更为直观内容的锁定使这个展览与以往的文博成就展、文物精品展有了天然的区别  人本历史文化遗产源自人的创造,而每一份保护下来的遗产都凝结着保护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一年来的筹展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博工作者的辛劳,更常常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一件文物摆在展柜里,也许普普通通,也许精美绝伦,但观众不会知道它是怎么被发现的,为了保护它又曾经在多少双手之间传递所以,我们尽力避免常规文物展览中见物不见人的做法,收集了上百幅工作照片,动用30多台影音设备,对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叙述,让考古学家、文保工作者从幕后走上前台,而部分文物展品只是他们工作成就的一个注脚展览入口处最醒目位置上的题记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向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辛勤工作的人们致敬! 现代博物馆展览理念与手段的现代化是文博界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我们选择世纪坛的数字艺术馆来布置这个展览就是要在这方面对自己提出挑战位于世纪坛地下一层的数字艺术馆建成于2001年,2003年为了适应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媒体艺术展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多媒体设施条件在国内处干领先地位,曾在这里举办的“亚太多媒体艺术节”和“飞跃之线”都是新媒体艺术展览的经典之作根据国家文物局领导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展要体现科技含量”的指示,我们选择该馆布陈,希望让古典艺术与最新科技融为一体,用现代展览语言最大限度满足观众视觉、听觉、触觉要求,提供全新参观体验。

        体验一,水下考古兰色的波纹灯、满铺细砂和卵石的地面、高清晰屏幕中游动的蛙人,具有象征意义的几组元素构成了虚幻的海底世界更妙的是观众在入口处的定向声罩下会听到海底的噪音、自己的心跳和潜水呼吸器的气泡声,仿佛一下子进入了水下世界而在欣赏完海底景象和古沉船中的遗物之后,会在出口处听到海面的波涛和鸟鸣,顿时松了一口气  体验二,CAVE式现场虚拟再现高句丽遗址因为新近列入世遗名单而备受关注,墓葬壁画无疑是这一笔遗产中最为脆弱的部分处于保护的需要,墓室现场是不允许参观者进入的,通过电视监视器观看是唯一的力、法受此启发,我们利用数字拄术在展厅内再现了墓室环境,站在长12米、高4米的弧形屏幕前,通过移动操作手柄,你就可以在绘满精美壁画的墓室中漫游了,其清晰程度远远超过实地观看效果  体验三,动态留言在展览的结尾处,你看不到常见的留言本,但有一个多媒体装置期待你参与互动在触摸屏上写下你的名字,签名会被马上镌刻在一块砖上砌进长城这当然不是提倡在文物遗迹上涂鸦,而是表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每个人参与”的理念  类似的高科技体验还有很多,传统工艺的现场表演也同样精彩,文中不能全盘托出,请您怀着好奇心自己去阅读我们用现代讲述的历史。

        行笔至此已是凌晨两点多了,雨后秋夜,其凉如水这是一天中最为沉寂的段落,而就在此时此刻,许多为这个展览工作的朋友们正在度过又一个不眠之夜:展板设计组在进行最后的校对、印刷技师在调整请柬的色彩、多媒体软件设计师还在和枯燥的数据较劲,而送展品进京的各地文博机构的朋友们也有很多正在连夜赶路能够汇聚这么多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真是一种幸福第二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策略分析论文 2300字  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消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城市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城市更新中我们应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以提升城市活力和形象文章以佛山市为例,探讨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城市更新的概念  城市更新实际上就是对城市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城市恢复活力,推动社会进步随着对城市发展认识的深入,城市更新所包含的内容进一步涉及各种文化环境、空间环境、生态环境等非物质环境的改造和延续  2佛山市的城市更新  2.1更新策略  (1)旧城区更新策略:推进重点地区更新改造,推动旧城复兴;完善设配套设施,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2)旧工业区更新策略:鼓励旧工业区升级更新;推进产业空间的整合与集聚,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引导工业用地合理置换3)城中村更新策略:着重抓好位于重点地区的城中村的更新提升,完善城市空间整体结构;加快土地整合,完善城中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中村管理水平  2.2更新内容  (1)佛山中心城区主要以旧厂房更新改造为主,旧城区更新改造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含商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改善了中心城区面貌和公共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2)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包括一类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居住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耕地等通过对城市内部工业的“优二进三”增加居住和服务面积,实现产业的整体升级,农田的复耕和公共空间的复绿  (3)城中村更新改造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通过对城中村改造提升中心城区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开敞空间  3佛山市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物质遗产现状  佛山作为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保存了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物质文化遗产佛山老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②非物质遗产佛山剪纸、木版年画以及粤剧、粤菜、中成药、武术、南狮以及秋色巡游、行通济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佛山外来流动人口的逐渐增多,受到新的消费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也受到了挤压一些优秀的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保护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民间资源有待进一步清晰明了、保护传承人的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问题,需引起政府和民间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专门措施进行保护  3.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建筑不断侵蚀了佛山老城,破坏了古城的均质肌理特别是历史街区内插建的多层住宅,尺度较大,分布零散,影响了佛山老城的整体风貌  (2)佛山名镇、名村、街区、地段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区内多数建筑质量较差,其中大部分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因年久失修、木结构老化,保存状况令人担忧,一些空置的民居破损严重,甚至出现部分屋顶坍塌的现象  (3)佛山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普遍缺少修缮,整体保存状况差强人意,多数文物处于消极保护状态部分文物建筑现已空置,在无人进行日常维护的情况下,建筑日渐破败。

      部分文物建筑尚有居民使用,但由于保护意识缺乏,导致建筑使用不当而造成破坏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4.1历史城区保护措施  (1)调整土地使用功能,降低居住用地比例,增加中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外迁现状工业,合理引导老城人口疏解,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2)控制快速交通的发生量,增加慢行交通设施、公交线路及站点,引导公交出行,严格控制道路拓宽,保护传统街巷肌理  (3)加强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及建筑外立面的控制,保护历史城区总体建筑风貌的协调  4.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措施  (1)保护整体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严格管控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  (2)保护建筑本体,在不破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积极增加居民的生活服务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3)可适度发展无污染的传统产业、创意产业及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  4.3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环境进行保护2)文物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应保持传统街巷的尺度,控制区域内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风貌,保护整体历史风貌  (3)结合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和环境整治,适当增加绿、广场等开敞空间。

        (4)保护有价值近代工业遗存,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划定和保护历史建筑,将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的历史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  4.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和空间载体,保护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的完整性2)应以不伤害历史价值和原真性为前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遵循有序、有理和有节的原则  (3)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传承和应用的空间,与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共同纳入展示体系和旅游开发,促进其繁荣和发展  5结束语  在城市更新中,不仅要保存人类珍贵的历史记忆,还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以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还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更新协调与统一,以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翟斌庆.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城市规划学刊,2009,(2):75-82.  [2]单杰.陕西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