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导学案.doc
6页《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讲学稿 主备人:兴庆回中 勉兴梅【学习目标】1、体会陈述发言中浓郁的文化氛围2、体会作者表达的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申奥的强烈愿望3、能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申奥发言的内容及写作特点【学习难点】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课时安排】:一课时【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岚清(1932~),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何振梁(1929~),1981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89年当选为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2、中国申办奥运会的历史简介1993年1月11日,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代表团正式呈交了申办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申办报告,1993年9月24日,国际奥委会选择了悉尼作为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申办失败1999年4月6日,经中国奥委会批准,北京市市长刘淇赴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北京申奥的三个新重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10年间用于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北京奥申委还准备了5000万美元的备用资金,这使北京的预算看起来更加合理。
2000年8月28日圆梦莫斯科,北京与巴黎等其他4个城市一起,由申请城市进入候选城市之列终于在2001年1月16日,国际奥委会规定时间的最后一天,送达国际奥委会总部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在对北京的评估报告中说:“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2001年7月13日夜晚,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到今夜莫斯科的欢笑,北京的申奥之路走了整整8年,跨越了一个世纪!【学生准备】:运用网络或书籍等途径进一步收集关于北京申奥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导入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全国人民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视频) 倾听,欣赏视频 在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申奥成功做出贡献的功臣们,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精彩演讲,听听他们是如何打动奥委会成员的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奥运知多少——现代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首届奥运会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举行?发起人是谁?奥运会的格言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走近申奥功臣——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李岚清和何振梁吗?李岚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振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加粗的字注音。
承诺( ) 盈( )余 衷( )心 魅( )力荣誉( ) 斑斓( )( ) 争奇斗妍( ) 栩栩( )如生三、整体感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两篇发言稿,并完成下列任务: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的中心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的中心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位发言人在申奥的问题上表达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研读探究默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思考:⑴李岚清副总理在发言中陈述的重点内容表现为哪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他的陈述发言会在哪些方面打动奥委会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朗读《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⑶何振梁先生在发言中又陈述了哪些问题?他的发言又会在哪些方面打动奥委会成员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由此可见,两篇陈述发言都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这对加强陈述效果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拓展训练 如果请你以一名普通百姓或一个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对北京申奥问题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师小结七、课后练习(一)解释下列词语。
盈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奇斗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邓亚萍和杨澜的申奥陈述后,回答问题北京代表团邓亚萍: 亲爱的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杨凌是我的朋友,他是奥运会奖牌的获得者,我们知道奥运会已经在世界20多个城市举办,中国运动员受到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欢迎和友好接待我本人曾在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亲身经历过友好的欢迎,我们梦想希望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给中国运动员机会:热烈欢迎、友好接待来自世界的朋友们 让我与您分享我在参加悉尼奥运火炬接力时的经历,我注意到一个小男孩向我走来,他触摸到火炬时眼睛一下就亮了,我能感觉到在那个时候他的一生发生变化,奥运圣火在中国、在4亿年轻人心中点燃该有多好啊! 北京将成为运动员理想的比赛场地,运动员将有条件在优越的比赛场馆比赛,运动员展示的文化将受到无法想像的关注为了表现我们对运动员的崇敬,我们已经选择一个特殊的、历史悠久的郡王府作为奥运会的场所,在那里运动员将被获得欢迎。
北京代表团杨澜:谢谢邓亚萍,谢谢杨凌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在向各位介绍我们的文化安排之前,我想先告诉大家你们2008年将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我相信在座的许多人都曾为李安的奥斯卡获得影片《卧虎藏龙》喝彩,这仅仅是我们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的文化宝藏等待着你们去挖掘 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三千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的繁荣相互交织除了紫禁城、天坛、万里长城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有无数的戏院、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和购物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你感到惊奇和高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历来是各个民族和各个文化的汇集地,北京人民相信,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同时向您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表达感激之情 在我们的文化教育当中,教育和交流将是我们的重点,我们期待在全国,尤其是在数百万青少年中,弘扬奥运理想,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以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从2005年到2008年,我们每年举办文化活动,我们将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如由全世界青少年和表演家参加的音乐会、展览,这些文化将在奥运村展开,以方便运动员参加我们的开闭幕式将成为展现导演、演员、作家才艺的舞台,讴歌人类的共同理想。
我们独特的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我们的火炬接力将开创新的局面,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将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奥运圣火将通过西藏穿过长江和黄河,踏上长城,历经香港、台湾、澳门通过这样的路线,我们保证比以往任何一次数量都多的人民目睹火炬7000年前,马可·波罗有时遥远国度的描述,人们问马可·波罗,有关中国的故事是真的吗?他说我只不过将我所见到的描述了一半而已 女士们,先生们,我相信,北京向全世界的运动员观众和世界观众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6.从文字总体上看,它们的风格与两位发言人的身份是否吻合?试分别举例为证答: 7.如何理解杨澜发言中的“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句话?答: 8.邓亚萍为何要在发言中回味她在参加悉尼奥运火炬接力时的经历?答: 9.杨澜在发言中引用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的目的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二、检查预习:1、希腊 希腊雅典 顾拜旦 更快更高更强2、李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