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商名人堂|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专稿.pdf
8页·屠红燕1屠红燕 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二代接班的屠红燕,以北京奥运为支点,怀揣打造中国丝绸第一品牌的雄心,主导万 事利实现了丝绸元素与世界级盛会的成功对接惊艳全球的同时,也将母亲开创的家族事 业带至全新高度·屠红燕2“对日本女人来说,真丝和服几乎是人生中最 重要的一件奢侈品,并将伴随她们的一生但反观 中国,我们出品世界上90%的丝和80%的绸,也曾 经拥有最强大的织造技艺,如今却没有多少人愿意 穿戴丝绸,99%的企业都在为境外品牌代工如 此鲜明的对比,深深刺痛了这个眼见家中两代人为 丝绸奔忙的年轻姑娘的心中国人需要重新认识丝绸,它是蚕用生命吐 出来的丝,我要为中国丝绸正名!无比强烈的使命 感,把屠红燕的心胀得满满的回国后,原本没有 接班打算的她,毅然加入母亲创立的家族企业,从 最辛苦的基层做起每天早上7点钟,屠红燕准时赶到公司,给师 傅们倒茶、抹桌子,拖地板,7点20正式开工她 坐过跑腿的业务员,后来晋升为业务经理,再后来 是副总经理、总经理,直到母亲与管理团队认可她 的才能,她才进入公司“权力金字塔”的最高阶, 成为副总裁及后来的董事局执行主席每个人都知道我是老板的女儿,但正因如 此,我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负责谈业务拉单时, 我基本都亲自跟单,凌晨三点就起床跟着大货车 押货后来负责集团的管理业务,更不敢有丝毫 懈怠屠红燕说,自己30岁出头时,母亲就托付打造中国丝绸第一品牌——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二代接班1971年出生在江干笕桥的屠红燕,是土生土长 的杭州人四岁时,她的母亲沈爱琴创办了笕桥绸 厂(万事利前身),此后,伴随丝线在机器里织造 的轰隆声,屠红燕一路见证了这家起步时只有6台 旧铁木织机、20名工人的小厂,历时三十余载,成 长为中国丝绸行业的领军者母亲作为第一代创业者很不容易记忆中, 她每天早上七点钟就要到岗,晚上加班到很晚,我 基本由负责养蚕的奶奶带大早年间,厂子里没什 么资源,人才、资金都得自己想辙,母亲靠的,就 是夹缝里求生存、永不服输的精神屠红燕说从深圳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后,屠红燕赶上政 府出台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被派送到日本服装企 业见习一年冥冥中,这趟旅程牵引她站在了“梦开始的地 方”日本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做过车工、 缝纫工,也学习了生产技术和设计虽然每天只有 很少的时间休息,很苦很累,却感受到日本企业强 烈的忠诚与敬业精神,也见识了精细化管理的威 力而最令屠红燕铭感于心的,是日本人对于丝 绸的钟爱与重视。
屠红燕将自己定义为新时代的创业者,而非单纯的家族继承人她治下的万事利集团,秉持“从产品制造转向文化创造”的战略方针,成功确立起丝绸 文化产品、高端丝绸装饰品及丝绸艺术品三大核心业务在借力国际盛典与移动互联网潮流 的品牌推广过程中,集团贴合时代需求,开拓出一条崭新形态的“中国丝绸之路”·屠红燕3了主要的决策权责,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单 飞”,但一言一行,已关乎整个集团的命运母亲开创的事业,好像一座高山,如果我 们攀上了山顶,只意味着实现了守业二代心中, 要有更高的山峰屠红燕志在推动万事利转型升 级,因此在主理集团事务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减法”——把无关紧要却牵扯资源与精力的旁支 “砍掉”与许多经营传统产业的企业一样,在数十年的 发展历程中,万事利也遭遇过行业危机,多元化是 当时最直接有效的求生方式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 后期,丝绸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仅杭州就有 300多家丝绸厂,印度、越南等邻国也对中国市场 虎视眈眈在“腹背受敌”的情形下,屠红燕的母 亲沈爱琴,主导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多元化投资,比 如生物工程、医药、房地产、驾校等,重新盘活资 金链,确保丝绸业务得以留存如今我主张减法,并不是因为母亲当年是 错误的,相反,我认为她极具前瞻性。
但市场环境 在变,万事利的生存之道自然要与时俱进屠红 燕提出,万事利当下必须做好丝绸这一个主业,打 出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品牌,为此,集团先后以出 售、转制等方式“砍掉”了8家下属企业,集中最 大限度的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爱马仕自2000年逐步接手万事利以来,屠红燕意识到, 靠大批量、低价格策略发展丝绸业,路会越走越窄 于是,她确立了“从产品制造转向文化创造”的战 略方针,重点发展以高档礼品、高档服装为主的丝 绸产品,并逐渐从初级的产品营销向品牌化经营转 变,以期将万事利的产业模式带至全新高度丝绸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丝绸也是万事 利的根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中国最好的丝绸品屠红燕近照·屠红燕4牌,让万事利成为中国的爱马仕明确大方向 后,屠红燕带领团队不断削减单纯面料加工、贴牌 产品的比重,大幅降低外销比例,着重转向对“个 性定制”及“渠道建设”要求更高的内销业务,并 强化创新性及文化内涵2000年,万事利出品了第一张丝绸报纸,之 后又申请了“抗菌肽涂层仿真丝绸面料”、“绣花 面料提花实现研究与产品开发”与“真丝热转移印 花方法”等多项国家专利,并自主研发了最先进的 电脑印花技术同时,集团开始推出个性化丝绸礼 品:从定制丝巾到织锦长卷《清明上河图》,以及丝绸版《孙子兵法》,不断提升丝绸的工艺及文化 附加值。
经过数年积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万事利迎 来了最精彩绝伦的亮相赛场上礼仪小姐身着的一袭 “青花瓷”旗袍,不仅展示了中国丝绸行业的顶尖设 计水准与织造技艺,也通过电视转播惊艳了全球为织造出“青花瓷”旗袍,万事利遍访身怀 绝技的老绣娘,屠红燕派出一个庞大的搜寻小组, “潜入”苏州的刺绣名村蹲点经过半个多月的打 探,小组最先联络到一名84岁的老绣娘,是宫廷绣上图:万事利出品的丝绸礼品;下图:北京奥运会“青花瓷”礼服·屠红燕5女后代,之后顺藤摸瓜,依次聚拢了73岁、68岁等 80多位高龄资深绣娘从设计,选料到刺绣、制作,一共要花费 125道严格工序大家日夜赶工,40多天,就赶制 出400多件礼服尤令屠红燕感动的是,一位78 岁的老绣娘,高烧时依然吊着盐水坚持刺绣她 们拼尽全力,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得到世界的认 同这是一种民族情结,可贵可敬因此万事利后 来也资助她们完成一些个人绣品,并培养小绣娘, 为的就是让这门高妙绝活,世代相传2008年之役后,万事利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柔 美印记,也奠定了集团在高端丝绸行业的绝对领导 地位,品牌扩张之路豁然开朗此后,上海世博会 195位国家元首的丝绸金石印谱、广州亚运会上的 “志愿彩”,2014北京APEC领导人身上的丝绸唐 装……国际盛典中,总能见到万事利的佳作,被业 内誉为“世界级盛会上的万事利现象”。
杭州申 办2022亚运会时,中国代表团带去的以艾哈迈德亲 王肖像为题材的丝绸织锦画,也出自万事利屠 红燕补充说如今,万事利已成功拓展出丝绸文化产品、高 端丝绸装饰品及丝绸艺术品三大核心业务,并建有 全国丝绸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 制定行业标准时享有极高权重为充盈集团针对丝绸文化的传播业态,万事利 还在杭州建成开幕了大型丝绸博物馆,展示中国各 时期的上千件丝绸珍品同时,集团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筹建该院在浙江省的首个 “新丝路博士后工作站”伴随有目共睹的蜕变,屠红燕在万事利的威信也 与日俱增2012年1月的年会上,母亲沈爱琴正式将 董事局主席一职交接给屠红燕,母女俩深情相拥,这 一刻起,屠红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人”当年年底,她就交上一份漂亮的业绩报告受 茧丝绸价格波动、国际外贸局势等因素影响,2012 年的丝绸行业大环境并不景气,然而万事利凭借转 型后极具竞争力的新业务,逆势实现了销售额及利 润额高达30%的双增长,并在此后始终保持行业最 高水平的利润率在深耕丝绸主业的同时,为强化企业的抗风 险能力,并辅助下游产业良性发展,屠红燕把握机 遇,带领万事利进军金融市场。
集团在金融领域的 第一步,是建成并运营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将在金 融领域投入更多力量这也意味着,在丝绸产业为 主的基础上,万事利已经成长为生物科技、资产运 营和金融管理并行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我们对待多元化非常审慎,绝不单纯追求规 模效益,而是力求在每个产业板块都形成自己的优 势竞争力具体地说,未来,每个产业板块都至少 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屠红燕表示夯实“国内战线”的同时,万事利也渐趋将品牌 触角延伸到国际市场,启动了全新探索屠红燕的原 则是,输出中国丝绸品牌,而不是廉价代工品万事利助力2014北京APEC会议·屠红燕62013年,万事利完成了对法国老牌丝绸企业马 克-罗茜(MARC ROZIER)的收购,该企业为全 球40多个一线奢侈品牌代工万事利将其纳入“中 国战队”,轰动全行紧接着,万事利又聘请国际 奢侈品大牌爱马仕丝绸CEO巴黎特加盟,全力进军 国际高端市场在屠红燕心中,这是扬眉吐气的“翻身”,也 是万事利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我们为国外知名品牌做了十几年的代工,如今,世界顶级的丝 绸企业将为我们提供高品质的代工服务,‘中国丝 绸法国制造’终成现实她的下一步计划, 是正式运营万事利高端丝绸 品牌 “劢帛” (MAXBOW) 。
“劢” 寓意万事利常怀进 取, “帛” 意为最好的丝绸, 该品牌将由万事利设计团 队领衔, 同时吸纳法国、 香港等知名设计师, 将中国 传统的丝绸美学与国际化的时尚元素经典融合上图:万事利丝绸博物馆;下图:万事利新一季丝巾海报·屠红燕7正如屠红燕所言,万事利正在开拓一条崭新 的“中国丝绸之路”,这条路因文化与品牌传播而 生,并时刻准备以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 群的方式,衍生出更多元化的发展形态2013年,为进一步配合互联网发展需求,万事 利在行业内独家首创“中国好丝绸”B2C营销 平台,抢滩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目前,平台已拥有 上万用户,通过扫码进行质量追溯,即可查看购买 产品的入库时间及质量检验单最值得一提的,是平台的“分享返利”制度 用户只要积极分享平台发布的官方信息,赚取足够 的分享积分,就可以直接兑换心仪的丝绸产品 “必须跟上潮流丝绸是小众产业,要让年轻消费 群体了解这个事物,就要从他们最熟悉的渠道和 最关注的方式入手,万事利也积极开拓天猫、京东 等电商平台我们要让消费者知道,传统企业不传 统屠红燕说树百年基业作为母亲之后的第二代集团掌门人,屠红燕 在开启万事利腾飞新纪元的过程中,也奠定了集团 不同以往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用她的话说,前 行,需要更新的力量,更多的坚持母亲有‘革命式的创业激情’,在团队内非 常强势,她做的决定,基本无人能够改变这是第 一代成功浙商普遍的行事风格,在那个产业初兴的 年代,他们靠勤奋与胆识开疆拓土,高度集权能帮 助他们更快地从千头万绪的事情里找准方向但 立足新时代接班的屠红燕,骨子里主张用新理念管 理企业,博采众长,多听专业人才的建议为此,她一度与母亲有过不少争执当时 我觉得自己就是对的,态度强硬,却忘记了眼前这 个女人不但是我的母亲,更是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她有自己的经验和尊严意识到角色定位存在问屠红燕带领万事利转型升级·屠红燕8题后,屠红燕开始注意在公共场合与母亲交谈的方 式,避免直接冲突但这并不表示她放弃了自己的主张,秉持“迂 回战术”,她先私下说服那些和母亲同龄的资深老 员工,然后再通过他们,委婉地把想法转述给母 亲不同的人说话,会产生不同的分量老臣子 的话,母亲往往会静下心来仔细听,觉得有道理 的,也会慢慢接受化解了亲情与职权关系的冲突后,屠红燕大 刀阔斧为万事利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她拒绝单纯倚 赖血缘的家族式更替,任人唯贤,鼓励创新,每 年依据贡献度为优秀员工提供平均15%以上的薪水 增幅。
万事利不只要做百亿企业,更要做百年企 业,为达成这个目标,人才战略必须同步强化事业之外,屠红燕的另两个人生角色,是妻子 与母亲她的丈夫李建华,被业界誉为中国丝绸文屠红燕母亲沈爱琴化研究第一人,目前任万事利集团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