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m3高炉技术规程.docx
16页1000m3高炉技术规程、高压常压转换技术规程1.1常压转高压1.1.1作业条件:1.1.1.1炉况顺行,具备加风强化冶炼条件1.1.1.2炉顶气密箱内氮气压力大于炉顶压力50kPa1.1.1.3炉顶设备运行正常,煤气管道无泄漏1.1.1.4高压阀组各控制系统正常,各阀门开、闭灵活,并具备自动调节功能1.1.1.5炉顶均压放散及一次均压管道畅通,且阀门开、闭灵活,各阀门开、闭信号反馈正常1.1.2技术规程:1.1.2.1当常压转高压条件具备后,加风风量到全风风量的60%、顶压到80KPa调节时先关1#φ800mm调节阀,然后关3#φ800mm调节阀,然后将2#φ800mm、4#φ400mm调节阀调节到一定比例)1.1.2.2当炉况允许加风时先加风,保持全压差在高炉正常的前提下调整顶压,然后将4#φ400mm阀门调节为自动调节顶压1.1.2.3恢复全风风量后,将顶压调整到正常值,以此保证全压差控制在指定范围之内1.1.2.4转高压后,一般会导致边沿煤气流的发展,应根据实际炉况调整上部装料制度,保持合理煤气流分布,确保炉况顺行1.1.3注意事项:1.1.3.1炉顶压力必须与风量相适应,提高炉顶压力必须增加风量以保持一定的风速,如果风量不能增加则不应提高顶压。
1.1.3.2加风提高顶压时,必须保持压差在原来的基础上不超过±5KPa20 1.1.3.3提高顶压要视当时炉况而定,不得盲目增加,不得太快,相邻两次时间间隔应大于分钟1.1.3.4在炉况出现塌料、悬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禁止使用高顶压操作1.2高压转常压1.2.1技术规程:1.2.1.1紧急休风时的高压转常压时,首先将高压阀组操作由自动改为手动,将风压减到120KPa以下后,全开高压阀组调节阀1.2.1.2悬料时高压转常压操作,将顶压操作由自动改为手动,在减风过程中降低顶压可较正常休风时快一点,争取炉料不坐而下1.2.1.3正常休风时改常压操作在减风后,首先将高压阀组操作由自动改为手动,随着风压的减小,顶压也将逐渐下降,如果顶压下降较慢时,可适当开高压阀组调节阀1.2.2注意事项:1.2.2.1顶压操作时一定要和压差相匹配,保持压差略高于正常操作时的压差水平5KPa1.2.2.2顶压在转换过程中,完全设置为手动1.2.2.3顶压的使用必须和风量相对应,避免因顶压波动较大引起煤气流分布的波动,从而造成塌料处理高炉冶炼过程失常及事故技术规程2.1低料线2.1.1由于原燃料供应不上或设备影响不能加料时,控制炉顶温度是重要任务。
2.1.1.1时间≤10分钟,可适当减少风量100—200m3/min2.1.1.2时间10—20分钟,可减少风量300—400m3/min,同时减小顶压2.1.1.3时间20—30分钟,可减风到1500m3/min,并视顶温开炉顶水,同时减小顶压2.1.1.4时间≥30分钟,应减风至最低1000m3/min以下,同时将高压操作改为常压操作,并启动炉顶打水,防止顶温升高烧坏炉顶设备当顶温低于300℃时,立即停水,炉外联系进罐出铁,休风处理2.1.1.5如果是矿石系统引起的不能加料,可临时下焦炭来代替矿石入炉,正常后将矿石补回,但不能超过3批料2.1.1.6密切注意炉顶温度,当炉顶温度达400℃时,开炉顶打水打水时首先开氮气比例阀20%,然后开打水比例阀15%,当温度下到300℃时应立即停止炉顶打水2.1.1.7赶料线时,料线高于2.8米时,当炉温平稳或呈上升趋势,则加一称焦炭或不加而直接赶料线即可;如果炉温呈下降趋势,则应加净焦一至两批根据炉况反应进行赶料线,风量应根据炉况缓慢恢复2.1.1.8如果料线低于2.8米(料线不明),视炉温情况加净焦1—2批(炉温低、空料时间长时取上限;炉温高、空料时间短时取下限),同时退负荷至原来的85%。
溜槽角度应缩小1°—2°,视风量减少情况相应缩小矿批,确保炉况顺行,待赶起料线视炉况进行恢复,料线不明时不得加风,视赶料线的进程逐步恢复风量2.1.2塌料或连续性塌料引起低料线:2.1.2.1第一次塌料,料线不超2米,不进行大的调整,必须密切注意风量、风压、顶压、透气性的发展变化分析塌料原因,如果是因炉温下行,在炉况顺行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喷煤量2.1.2.2如第二次出现塌料,则应高度重视,果断采取减风措施并缩小布料角度,同时加净焦一批,保持焦炭角度不变,缩小矿石角度1°,采取适当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并根据炉温情况退负荷,确保铁水物理热不低于1430℃在赶料线期间适当减小富氧量,批重视风量大小而定2.1.2.3出现连续性塌料,首先减风到不再塌料为止,并采取减氧减煤加2—3批净焦,注意加净焦应连续加入,在渣比偏高时注意酸料的调剂,矿批应与风量相匹配,以确保中心和边缘气流畅通,退负荷为原来的75%,综合燃料比在原来的基础上高出20—30kg/t·Fe,布料角度保持焦炭角度不变,缩小矿石角度1°,采取适当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并根据炉温情况退负荷,确保铁水物理热不低于1430℃,在赶料线期间适当减小富氧量,当炉况稳定后,炉温基础好或回升时,才可恢复风量及部分负荷。
2.1.3恢复:2.1.3.1不论是设备、炉况引起的低料线作业,在恢复时应根据料线的高低,上部应做相应的调整,以避免炉况的恶化2.1.3.2低于正常料线1米时,应退负荷0.1—0.15,待料线正常后逐步进行风量的恢复2.1.3.3低于正常料线2米时,应将布料角度缩小1°,并退负荷0.15—0.20,待料线正常后,风压平稳时,方可进行角度及风量的恢复2.1.3.4低于正常料线3米以上时,应先将布料角度缩小2°,补加1批空焦,同时缩小矿批,退负荷1.0以上,待料线正常后,视炉况进行恢复2.2风口突然烧坏2.2.1根据情况压2/3的进水,在风口外面加喷水冷却,设专人看护2.2.2迅速组织出铁,出铁后停风更换2.2.3尽量减少风口漏入炉内的水量2.2.4根据情况改为常压操作2.2.5若该风口已向炉内漏入大量的水,复风时该风口暂时短期堵起来,且上部适当给予热量补偿2.3高炉断水2.3.1立即通知停煤、停氧2.3.2立即通知风机房、布袋除尘做好休风准备2.3.3立即通知热风炉开启炉顶煤气放散2.3.4立即手动放风2.3.5立即下达休风指令2.3.6通知热风炉开启倒流休风阀,确认热风炉倒流后,逐一打开风口大盖,如有灌渣,组织人员更换。
2.3.7立即通知看水工检查确认冷却水系统出水管是否有水,有水时将其他水门进行控制,并通知循环水泵房开启柴油泵,确保风口用水2.3.8立即通知调度、车间领导、厂领导2.3.9短时断水(20分钟以内)可不考虑卸风口小套,长期断水必须卸风口小套,直至风口中套2.3.10立即组织更换漏水设备2.3.11若检修煤气系统,执行检修安全措施2.3.12来水后指挥看水工分段缓慢开水,直至恢复正常冷却2.4鼓风机突然停机2.4.1首先向各辅助单位发出紧急休风信号,停氧并通知喷煤人员停煤2.4.2通知热风炉先关闭混风阀,关闭混风调节阀,然后关闭正在送风炉的冷风阀、热风阀,其他热风炉进行焖炉操作,进行紧急休风操作2.4.3把高压阀组调到手动,并全开2.4.4打开炉顶放散阀,通知布袋切煤气2.4.5停止上料2.4.6禁开下密2.4.7将放风阀改为手动,并逐步将滑动条打到全开2.4.8通知热风炉倒流,确认倒流休风阀开启后,才可组织炉前开窥视孔检查各风口如有灌渣,则打开大盖放渣,组织人员进行更换2.4.9通知调度高炉停风2.5高炉系统全部停电2.5.1断电后操作程序:2.5.1.1高炉系统突然断电,值班室停氧、并通知停煤,发出紧急休风信号。
立即通知调度、车间领导及二建、电气公司等相关单位同时各区域检查配电室各配电柜、各控制闸断合情况将配电室内的所有电机闸及电源闸全部断开并挂牌2.5.1.2通知热风工佩带好煤气报警器、对讲机及倒链、扳手、手钳等工具到现场手动休风操作关闭混风调节阀、混风切断阀,手动拉开放风阀、炉顶放散阀同时关闭正在送风炉的冷、热风阀,使正在送风的炉处于焖炉状态(休风),如需倒流手动缓慢打开倒流阀2.5.1.3关闭焦炉煤气手动蝶阀、翻眼镜阀,切断焦炉煤气来源,关氧气截止阀、快速切断阀2.5.1.4如果炉前正在出铁,则将渣流动方向改到红渣场当班组长组织本班人员监护铁口并负责看罐2.5.1.5热风炉倒流后立即组织炉前人员,迅速到风口平台打开风口大盖,检查风管是否灌渣,检查时要注意喷火,并对灌渣风管进行更换更换风管时严格执行《更换风管技术规程》、《电葫芦使用技术规程》、《更换风管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人身安全2.5.1.6同时值班副工长配合看水工拔出喷煤枪,切断氮气来源,并详细检查冷却设备,发现有漏水及时处理更换2.5.1.7需堵铁口,要在区域组长的指令下由当班组长组织本班人员进行人工堵铁口更换的风管要保证质量,确保开风后风管不跑风、漏气。
如渣壕流入红渣,处理完风管灌渣后,立即处理渣壕,由下至上清理,同时联系值班室,没有确认不准开水泵2.5.1.8断电后加料人员指定专人检查停电后各设备的状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炉顶人员联系微机工确定料线状态若处于放尺,应立即佩戴煤气报警器,对讲机上炉顶手动将料线盘至上部,将炉顶阀台站的截止阀打住随后,检查各阀的开关情况,并与微机工一一联系确认2.5.1.9若需检修,炉顶人员必须佩戴好煤气报警器,将均压管道的眼镜阀翻转和手动蝶阀关闭,准备好点火的前期工作,按点火程序进行点火2.5.2来电后操作程序2.5.2.1来电后,各区域首先确认现场无检修设备和人员后将液压泵启动,将配电室内的所有电机闸及电源闸闭合,并检查设备上电后的所有信号显示是否正常热风工详细检查各阀门的开关情况并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