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线、线段(参考教案二).doc
5页直线、线段〔参考教案二〕直线、线段〔参考教案二〕教学目的〔一〕使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二〕学会用尺子画直线,量线段.〔三〕学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教学重点和难点直线和线段都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拟抽象的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才能还比拟低,所以用直观、描绘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具和学具教具:一根长线,直尺,三角板.学具:一根线,直尺或三角板,白纸.教学过程设计〔一〕学习新课老师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直线、线段.1.认识直线,画直线〔1〕演示和操作认识直线老师表达:这里有一根线,请两个同学到前边来,将它拉紧,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条线很直很直〕我们把这条拉直的线叫直线.如今把手中的线放松,这样的线就不是直线.如今请同学把准备好的线两手拉紧,互相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叫它什么.两手放松,它还是一条直线吗?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将它对折,再把纸翻开看一看纸上的折痕,它也是直直的,也是一条直线.练习:指出以下哪条是直线,哪条不是直线.〔2〕指导学生画直线老师示范:我们怎样用直尺或三角板来画直线呢?首先把直尺或三角板放平,用铅笔尖紧挨直尺或三角板的一边,左手用力扶好尺子,右手用铅笔沿尺子边画直线.老师可以沿着不同方向画几条直线.学生动手画直线,可以多画几条,画的过程中,老师进展行间巡视,加以.2.认识线段,画线段〔1〕认识线段,度量线段老师表达:〔指着黑板上画的直线〕这是一条直线,我们在直线上画两个点,这两点间的一段〔用黄粉笔描出〕叫线段.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在上面点两个点,指出哪局部是线段.小组讨论: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联络,有什么不同点?在小组讨论的根底上,全班交流,从而明确:线段和直线都是直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局部,线段有两个端点,因此可以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没有端点.指导学生量线段.量线段的方法和量实物长的方法是一样的,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线段右端正好对着几,线段长就是几厘米.由学生测量课本例9中的线段长度.老师表达:请同学们观察,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大家想一想,周围事物还有什么东西上有线段.练习: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图a:不是线段,它是圆.图b:不是线段,虽然是直直的,但只有一个端点.图c:是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且是直直的.图d:不是线段,它虽然有两个端点,但它不是直直的.图e:不是线段,它没有端点,是直线.②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填在〔 〕里.〔2〕画线段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老师示范:先把直尺放平,铅笔尖紧挨尺子的.一边,从尺子的“0”刻度开场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两边点上端点.由学生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老师行间巡视,给予.〔三〕稳固反应1.综合性练习〔1〕指出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2〕下面每个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全班反应,用手势表示.2.操作性练习〔全班同学在本上画〕〔1〕画出长5厘米的线段.〔2〕画出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3〕画出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3.考虑性练习〔1〕图17给出3个点,在每两点间画线段,能画〔3〕条线段.〔2〕图18给出4个点,在每两点间画线段,能画〔6〕条线段.〔3〕图19给出5个点,在每两点间画线段,能画〔10〕条线段.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直线和线段都是直直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局部,它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没有端点.课后作业:练习四的第6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描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首先通过演示和操作观察拉紧的线,突出直线“直”的特点,线段是直线两点之间的一段,它也是直的,可以量出它的长度.本节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如介绍了直线,安排加深理解直线的练习;学习了线段,练习有关线段的知识,最后进展综合练习.本节课重视对全体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画直线,画线段,量线段,按指定的长度画线段.练习的安排注意有坡度,使教学目的落到实处.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