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学复习题集.doc
12页一、判断题1、允许误差可以与抽样平均误差一样大,也可以比它大或比它小……………( )2、抽样调查虽具有抽样误差,但没有登记误差,而全面调查却有登记误差……( )3、抽样误差是不仔细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 )4、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个………………………………………………………………………………………( )5、甲产品产量与成本的相关系数为0.9,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的相关系数为-0.95,因此甲比乙相关程度高…………………………………………………………………( )6、两组变量数列x与y的协方差等于0,说明两数列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7、相关系数=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8、相关系数r=1,则两变量完全相关,r=-1,则两变量完全不相关………………( )9、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10、如果变量x和y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则可以建立两个回归方程……………( )11、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取值在0到1之间。
………………………………………( )12、总变差等于回归变差和剩余变差之和…………………………………………( )13、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值指标固定在报告期…( )14、根据指数体系,货币购买力指数×职工生活费指数=1;某地区职工生活费指数为110%,则货币购买力指数为90%……………………………………………………………( )15、价格降低后,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商品15%,则价格指数为87%…( )16、今年物价较上年上涨6%,则同样的消费支出额只能购买上年商品数量的94.34% )17、某市2009年与2000年比,物价上涨24%,则用同样多货币只能购买到原数量的76%的商品了………………………………………………………………………………( )1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19、测定长期趋势常用的主要方法有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 )20、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21、某厂产品产量同去年相比增加了3倍,即翻了两番。
………………………………( )22、环比发展速度之和,实际就是现象总的增长速度……………………………( )23、样本平均数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量,因此不存在抽样误差………………( )二、单选题1、在抽样估计中,常用的分布形式是( )A.正态分布 B.均匀分布 C.几何分布 D.二项分布2、从个单位中随机抽个单位构成样本,若采用不重复抽样,则所有的可能样本数目为( )A.N B.n C. D.3、统计调查中,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真实误差 C.登记误差 D.偏差4、全及总体估计数置信区间取决于( )A.抽样方式 B.调查人员 C.样本平均数 D.做出推断值的概率5、对两个工厂工人的工资水平进行随机不重复的抽样调查,调查人数一样,且两厂工人工资的标准差也相同,但甲厂工人数比乙厂多1倍,那么所得资料的抽样平均误差( )A.甲厂大 B.两厂一样 C.乙厂大 D.无法判断6、一般在相同样本容量下,误差最小的抽样组织形式为( )A.分类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7、对200件产品进行检验,发现8件废品,则其合格率的方差为( )A. 0.04 B. 0.96 C. 0.0384 D. 0.1968、若总体成数为90%,则总体方差为( )A. 0.09 B. 0.08 C. 0.07 D. 0.0969、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C.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10、用相关系数可以判断的相关关系是( )A.单相关 B.直线相关 C.曲线相关 D.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11、r的值越接近-1,表示两变量间( )A.没有相关关系 B.线性相关关系越弱C.负相关关系越强 D.负相关关系越弱12、在回归直线中,若b<0,则与之间的相关系数r( )A. B. C. D.13、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A.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4、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A.工业生产指数 B.零售商品价格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15、综合指数包括(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16、物价上涨,销售量下降,则物价和销售量之间属( )A.无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无法判断17、某工厂今年一季度产量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产值增长了15%,则产品价格( )A.上涨109.5% B.上涨9.5% C.降低10% D.上涨15%1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加( )A.10% B.7.1% C.7% D.11%19、平均指标对比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指(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简单调和平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 D 加权调和平均数2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侧重于( )A.考察全部时期发展水平总和 B.考察最初发展水平C.考察最末发展水平 D考察经济现象的波动21、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在于( )A.消除或削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 B.消除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C.消除短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 D.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22、某商店3年中商品流转每年增加10万元,则各年商品流转的环比增长速度( )A.提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不知道23、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8%、5%、9%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8%×105%×109%×107%)-100% B.108%×105%×109%×107%C.8%×5%×9%×7% D.(8%×5%×9%×7%)-100%24、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6%、8%、10%和7%,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A. B.C.(6%×8%×10%×7%) D.25、假设某商店各年销售额的逐期增长量相同,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A.逐年递增 B.逐年下降 C.每年相等 D.不能确定三、多选题15、抽样调查可用于( )A.有破坏性的调查和推断 B.有较大规模总体或无限总体的调查和推断C.调查效果的提高 D.检查和补充全面调查资料 E.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16、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总体单位总数的大小D.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17、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优良的估计应具有(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准确性 E.客观性18、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19、下列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家庭收入越多,则消费也增长 B.圆的半径越长,则圆的面积也越大C.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文化素质提高,则人口平均寿命也越长D.一般地说,施肥量增加,农作物收获率也增加E.物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膨胀,随压力加大而收缩20、数量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形式可分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E.单相关21、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 )A.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B.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C.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E.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2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农副产品产量指数 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C.工业产品成本总指数 D.商品批发价格总指数E.某一职工工资的个体指数23、2009年,某企业三种产品总产值分别为1296万元、490万元、1050万元,出厂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8%、-2%和5%,,则( )A.价格综合指数为105% B.三种产品价格平均增长5%C.价格上涨使总产值增长5% D.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E.三种产品价格平均增长3.67%24、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区别与联系表现在( )A.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思想不同B.在计算时,综合指数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先对比后综合C.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不同 D.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E.在一定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有变形关系25、下列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全国每天大专院校在校生人数 B.某企业年末职工人数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D.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E.某农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数2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算数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27、用几何平均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数是( )A.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 B.环比发展速度之和C.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 D.各期发展水平之和与最初水平之比E.最末期的定基发展速度四、计算题1、假设根据类型抽样获得下表数据,试用95.45%的概率估计总体平均数的范围。
区域抽取单位数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甲乙6003003236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