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培养.doc
5页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培养【摘要】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都是通过化学实 验而获得的,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正确观 察,并在观察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本文对如何进行化学 实验和怎样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简单的阐 述关键词】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 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 得的因此,要搞好实验教学,其首要环节是教会学生对实 验的正确观察,体现在:一是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以获 取准确的感性认识和印象;二是对观察结果的科学加工和记 忆,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即应做到观与察,看与想 的综合那么,如何正确观察实验、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该 怎样培养观察能力呢?一、正确观察化学实验(一)首先,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设置课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的,实验目的 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 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 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
因此,观察的重点应放在反 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质的变化,从而确定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在燃烧 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有新 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 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 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二)其次,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 行实验的观察对于实验,特别是一些过于复杂的实验,往往存在多个 实验观察的要素,实验过程中必须全面、有序地进行观察, 才能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学知识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化学实验呢?第一阶段(实验前)一一观察要素:1、反应物的物理 性质(如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2、反应条件(如 是否加热、通电等);3、反应装置(用什么作反应器具、装 置有何特点等);4、操作顺序(如何组装实验装置、添加药 品先后顺序等);5、其他(如药品的用量、实验注意事项等)第二阶段(实验中)一一观察要素:反应过程中的主要 现象(如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析 出、是否发光、放热等)。
第三阶段(实验后)一一观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质 生成;2、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3、仪器 拆分顺序;4、仪器整理等随着实验的深入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要求学生能 够深入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如果不 能全面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往往会因为观察的片面性而导致 种种问题,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更为严重的是在实验具体 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失败或危险所以在试验中要注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在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观察就是让学生把观察对象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等都 细致地观察出来如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全面观察, 就是要让学生观察到木炭在燃烧前后的色、态、味的变化及 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不仅观察到产生的光、热等明显现 象,还应观察到燃烧中有无产生火焰及其它的细微现象否 则会导致学生因观察不细致,而错把木炭燃烧的‘白光”记 为“白色火焰”同时还应让学生记录观察内容,分析该反 应的条件、速度、发光发热的原因,变化的本质及生成物的 性质,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要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视 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参加活动,从多方位对实验进行 细致观察,必要时对实验进行反复演示及对比演示;还要加 强对观察内容的综合分析,以使学生获得深刻、全面的认识;有意识地按计划、按步骤地设置观察过程,以更好地提高观 察效果。
二)要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观察在实验中,一方面当有些化学反应现象通过单一观察而不能分辨时,要运用对比观察,以提髙观察质量如观察木 炭、铁丝在燃烧时有无火焰,可将其与硫、磷的燃烧现象进 行对比,效果会更明显;另一方面当有些现象需要把握其实 质时,往往也需要进行对比观察如鉴别二氧化氮和澳蒸气, 可设计实验,将二者分别与淀粉碘化钾试纸、水、硝酸银溶 液及苯等试剂作用,同时进行对比观察,可找出二者本质的 不同在进行对比观察时,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对比实 验,同时还应指导学生亲自实验加以观察,这样才能有效地 培养学生的对比观察能力三)要引导学生分清观察的主次,把握本质的现象实验观察中,学生往往都带有随意性,原因是注意力分 散,观察没有方向性如观察镁条在氧气中燃烧,若教师不 加以引导,则导致学生只注意耀眼的强光,而忽视对生成白 烟的本质现象的观察,就达不到观察的目的因此,为减少观察的随意性,我采取的做法是:一方面明确观察的目的, 指道学生对观察的现象进行选择,以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为主 要观察对象另一方面教会学生自己选择,以提高学生的选 择能力为培养学生选择观察的能力,首先提出观察目的, 其次设置提问,以深刻认识反应的实质:(1)该实验应该观 察哪些内容,其主要观察对象是什么? (2)该反应条件是 什么? (3)对主要对象通过什么现象和实验来确定? (4) 该反应实质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四)要提高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实验中的现象有些是学生难以捕捉的,其原因是:有些 现象是隐含的;有些是稍纵即逝的;还有些是多“象”交错 并互相干扰的如:木炭的燃烧,其细微现象不仅包含“白 光”,还包含反应过程中因氧气浓度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生 成而导致的白光亮度变化;又如: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棕 色气体中隐含四氧化二氮的现象;再如:往灼热的炭上洒几 滴水,木炭上瞬间产生黑点并腾起淡蓝色火焰的现象等等 要捕捉到这些需要观察的现象,作为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将 观察更深入一步,即提高敏锐性做法是:1、重视变化过 程,通过反复演示、全面观察,以把握现象的多变性;2、 拓宽实验内容,有意识地设置实验,以把隐含的观察对象显 现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复杂的实验情况中捕捉实验 现象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观察敏锐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 实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