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浪淘沙》《书湖阴先生壁》 《江南春》教学设计.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84483264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V1 Vqubo九说浪淘风簸♦提示多音字:歌制(2)指名读三首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正确《浪淘沙》《书湖阴先生壁》《江南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写涯、莺2个生字,读通本课三首古诗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浪淘沙》(其一)3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能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 内容,想象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4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教学重点: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景物的特点的教学难点:读感悟,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导语:指名背诵第一单元,三首古诗词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 丽风光,相当有画面感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古诗也描绘了大自然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着重正音:chao tai qi rao ta南朝 净无苔 畦 绕阂bobo弯曲簸簸箕(动词时读簸)(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三、学习《浪淘沙》1、过渡:同学们,对三首古诗有了大致的印象后,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她。

      那么诗人刘禹 锡笔下的黄河有着怎样的风采和神韵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5 .板书:浪淘沙1)学生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和课本注释说一说诗题的意思浪淘沙:唐代教坊曲,由刘禹锡、白居易创造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 作词牌名浪淘”的意思是“波浪淘洗”2) 了解诗人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适时提示学生注意刘禹 锡的为官经历,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浪淘沙》1 .读懂诗歌,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交流质疑预设一:“九曲”“万里沙”的意思? “九曲”“万里沙”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写出了什么?九曲黄河:自古以来黄河相传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所谓“九曲十八弯”只 是一种概数的说法,用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蜿蜒万里沙:这是说黄河水里挟带着大量泥沙,既写出了黄河泥沙多的特点,也 写出了黄河之长这里的“万里”也不是实指,而是夸张的说法预设二:“浪淘风簸”意思?两个动词连用渲染出什么?“淘”是水流冲刷,淘洗;“簸”是颠动摇荡这两个动词连用,节拍非常 紧促,渲染出黄河上的险恶风波,河水的汹涌澎湃预设三:“牵牛织女”牛郎织女的传说:牵牛和织女是银河系的两个星座 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的仙女,下凡到人间与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 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相见一 次2 .学生简要概括诗意过渡:我们已经理解了字义,那么谁能说出诗意呢? (指名学生回答例如: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浪滚滚好像来自天边现在可以沿着黄 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五、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 .品味古诗描绘的意境,想象画面,指导朗读思考: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 伟壮观?(九曲黄河、浪淘风簸朗读提示:读出黄河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力量美②假设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去到了牵牛织女的家,想象一下会看到怎样的画 面?(如:男耕女织、互敬互爱 六、朗读悟情,背诵积累L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最后一句要由豪迈转为轻柔,读出牛郎织女家的宁静 美好2 .想象画面,结合板书,学生试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会背了吗?(指名背诵)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两首诗风格那么迥然不同,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 .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讨论题意江南的春天2)简介作者2 .让学生用学过的诗句说说江南春色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诗句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 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3 .初读感知,读出诗味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3)检杳学习效果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语调的轻重、语音的延长以 及停顿等4.再读古诗,明意悟情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勾画诗中描写的景物,标注难点2)小组交流学习学习前两句诗:①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千里]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 地区[绿映红]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 衬红花,桃红映柳绿[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酒旗风] 酒旗迎风招展②说说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听觉——莺啼 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 触觉——风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 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④这两句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的春天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的特 点?学习后两句诗:这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还是愉悦的吗?背景知识:南朝 公元420年至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 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 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杜牧生活的时代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 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②理解背景知识,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诗人可能在想:希望通过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 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 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③引导学生带着感情重读全诗过渡: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展开的是千里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寄托的是对江 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再读诗歌,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1 .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过渡到学习《书湖阴先生壁》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学《江南春》时,用到了这样的学习方法:①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

      ②再读古诗,明意悟情③熟读成诵,吟出诗韵接下来,同学 们要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另一首古诗《书湖阴先生壁》2 .解诗题,明背景诗题:“书……壁”意为“在……墙壁上写诗”,与我们学过的苏轼《题西 林壁》一诗中的“题……壁”是一个意思诗作背景: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 附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 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 主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3 .初读诗歌,读通诗句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 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3 3) 了解“对偶”这一修辞手法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网送青来提示: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一水”对“两山”,“护田” 对“排网”,“将绿绕”对“送青来”这样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 上口对偶也叫对仗,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 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这样的诗句如: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I4 .再读诗歌,明意悟情1)指名再读古诗,其他学生闭眼冥想画面。

      思考: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 朴实勤劳、热爱自然……)(2)自由读诗,思考以下问题: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B.本首诗中哪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诗人描写景物,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说说诗人借写湖阴先生的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汇报交流A. “净”是通过“无苔”二字表达的B.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阂送青来”采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C.《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清幽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 生的庭院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小结: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 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 的人格品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