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度贵州省工贸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典型题汇编及答案.docx
29页2021-2022年度贵州省工贸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典型题汇编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会组织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劳动安全卫生 A. B. 集体 C. 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 试题答案:C 2、板式输送机的底板一般分为()三种 A. 链条、链板、链轮 B. 平型、波浪型、箱型 C. 轻型、中型、重型 试题答案:B 3、2016年10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A. 尽职免责 B. 依法追责 C. 失职追责 试题答案:C 4、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A. 鼓励 B. 应当 C. 必须 试题答案:A 5、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
A. 商业保险 B. 工伤保险 C.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试题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有重403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事故罪和() A. 瞒报事故罪 B. 谎报事故罪 C. 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罪 试题答案:C 6、硅酸率表示水泥熟料中()与AlO及FeO之和的比值 2323A. SiO 2B. CaO C. MgO 试题答案:A 7、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 A. 定期识别 B. 各类人员 C.教育培训 试题答案:A 8、根据《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倍 A. 1.05 B. 1.10 C. 1.15 D. 1.20 试题答案:C 9、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A. 设计人 B. 设计单位 C. 设计人、设计单位 试题答案:C 10、2016年10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大局 A. 国家发展 B. 社会发展 C. 经济社会发展 试题答案:C 11、规格为900X1200的颚式破碎机,900表示() A. 进料口宽度 B. 进料口长度 C. 最大破碎粒度 试题答案:A 12、新《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A. 相应资格 许可 B. C. 安全 试题答案:A 13、预警系统活动开展的前提是() A. 识别活动 B. 监测活动 C. 诊断活动 D. 评价活动 试题答案:B 14、某食品加工企业液氨制冷系统中贮液器液氨发生泄漏,企业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 A. 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B. 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 C. 防静电工作服、空气呼吸器 试题答案:A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予以保证,并320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 生产经营单位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C. 财务管理人员 D. 安全管理负责人员 试题答案:B 15、特种作业操作证每()复审1次。
A. 1年 B. 2年 C. 3年 试题答案:C 16、按《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中7.3.5,无线接入认证的控制策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的认证方式进行检测,且应抽取网络覆盖区域内不同地点进行20次认证认证失败不超过()次,应为检测合格 A. 1 B. 2 C. 3 D. 5 试题答案:A 17、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的落实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 B.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C. 安全生产各项政策 D. 安全生产责任制 试题答案:D 18、2016年10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贯彻()理念,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作出了重要贡献 A. 安全第一 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D. 安全发展 试题答案:D 19、间歇式空气均化库一般在库的()部装有充气箱 A. 顶 B. 中 C. 底 试题答案:C 20、磨机铸铁球面瓦断裂后,可采用()方法修复。
A. 焊接 B. 刮研 C. 铸造加工 试题答案:A 21、依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1页6.6.2条,叠合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进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跨度大于()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A. 3m B. 4m C. 5m D. 6m 试题答案:A 22、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之一是在操作中发生事故或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并采取() A. 呼救的措施 B. 相应的措施 C. 逃避的措施 试题答案:B 23、关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建筑物结构和布局说法错误的是() A. 单层建筑屋顶采用轻型结构 B. 多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C. 多层建筑要设置泄爆口 D. 可以设置员工宿舍 试题答案:D 24、COSPAS-SARSAT系统中,由()接收卫星转发的遇险报警信号 A. LUT B. MCC C. RCC D. EPIRB 试题答案:A 25、衡量锤头好坏的主要质量指标是() A. 材质 B. 坚韧性 C. 耐磨性 试题答案:C 26、某食品加工企业液氨制冷系统中贮液器液氨发生泄漏,企业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参加救援,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是()。
A. 空气呼吸器、防化服 B. 过滤式防毒面具、防化服 C. 防静电工作服、空气呼吸器 试题答案:A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5A. 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 清理事故现场 D. 紧急联系保险公司 试题答案:A,B 27、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1.1,群桩的放样允许偏差为()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试题答案:D 28、石灰饱和系数表示()被CaO饱和生成CS的程度 3A. CA 3B. AlO 23C. SiO 2试题答案:C 29、粉尘综合治理八字方针中,“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指的是() A. 检 B. 革 C. 护 试题答案:C 3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A. 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B. 可从事危险性低的生产经营活动 C.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试题答案:C 31、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应按规范设置()。
A. 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B. 风速监控装置 C. 水量监控 试题答案:A 32、ISO9000质量认证包括() A. 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 B. 环境认证 C. 职业安全卫生认证 试题答案:A 33、立窑一般采用()作燃料 A. 烟煤 B. 无烟煤 C. 烟煤和无烟煤 试题答案:B 34、要在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全搜救雷达应答器的12个脉冲信号,量程至少应为() A. 6海里 B. 12海里 C. 24海里 D. 36海里 试题答案:B 35、建立一个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的要求 A. 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B. 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要与同类型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C. 试题答案:A 36、监督机构应符合监督人员数量占监督机构总人数的()以上的基本条件 A. 60% B. 65% C. 70% D. 75% 试题答案:D 37、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把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大力推进三项行动,即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行动。
A. 宣传教育 B. 严打 C. 惩罚 试题答案:A 3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 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 B. 对其采取降职处分 C. 降低其绩效工资 试题答案:A 39、理论分析,当KH=0.67时,熟料中没有() A. CS 3B. CS 2C. CA 3试题答案:A 40、生产经营单位的()必须具备与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 主要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试题答案:C 41、(),通常是指领海基线以内水域中的水道 A. 江河 B. 港口 C. 港外锚地 D. 内陆水道 试题答案:D 42、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的罚款,对其直接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