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化进程中严重滞后的村落:西部农村的社会环境.docx

3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0243824
  • 上传时间:2024-03-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58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化进程中严重滞后的村落:西部农村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城市和东部逐步形成,改革先走一步的农村变化反而不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较缓,人畜疾病流行,农田缺水,科技小组解散了,农业机械变成破铁了,儿童辍学如何看待农村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本研究[1]对云南省一个县进行田野调查,观察农民赖以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并讨论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引言  20年前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给了农户种植和管理为自己种地的积极性释放出来后农业产量提高了,农村温饱问题总算基本解决20世界9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但中西部农村仍然被贫穷困扰农业和农民的状况虽有改善,但小康目标并非鞠手可得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纯收入无增长,甚至连年下降按国际贫困线而论,中国21%的人口每天的生活水平只有2美元,%还在2美元以下挣扎一些文献集录了农村种种“三农”问题,农民充满了沉默的忧怨,农村地区的状况令人担忧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其它国家同样的困境,贫富悬殊加剧、城乡差异增大,不利人群缺少机会和资源成为核心问题审视中国从小农经济向现化过渡的历史,“三农”问题在过去一百年里,一直是发展的主要问题。

      因为农民没有自己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在中国曾经形成了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民国时期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有过乡村建设运动的尝试,期望在工业化发展而农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振兴中国农村经济梁濑溟尝试对农民推广乡村教育,主张对西方来的“现代化”要根本改过,在乡村中建立新文化晏阳初认为中国教育要与乡村发展结合,提高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知识技能陶行之认为改造中国教育的着眼点应放在乡村建设上……活的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共产党的前辈领袖们指出:农村中不见知识阶级的足迹,要改变工农大众被排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之外的不民主社会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建立他们拥有平等地位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行动  50年代中期后,新中国以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造,实行了政社合一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管理体系,整合了农村社会的需求,包括乡村水利、医疗,救济和农业技术和教育等这些社会公共服务依托于人民公社这个社会结构发挥作用但过分平均主义以及文化大革命中政治挂帅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平均主义的集体经济改造农村的实践以生产低效率而告失败。

      农民又退回他们熟悉的个体经济吃是够了,但有个天灾人祸,一家人就陷入困境  康晓光则主张从制度运行的角度对农村贫困成因进行分析[10]他认为国家经济结构和政策对社会生产形成了不平等的收入和分配制度,形成了农村收入和分配之间的不对称,造成农村在经济体系中边缘化霍尔和约翰斯[11]对127个国家人均经济产值进行比较,发现有型资本和教育程度只能部分地解释每个人的单位产出他们提出社会的基础设施——生产单位和政府的政策、生产组织形态、社会机构和培训等等,是导致各国资本积累、教育程度、生产力提高,以致于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些看法同前面提到的中国早期农村改革试验和中国革命理念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把农村发展问题指向整个农村社会环境和制度的改造这与经济学家们主张的农业和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与科技的理念相异[12]如何看待农村近十年来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农村和农民的现状如何呢?如果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是重要的发展条件,那它们在农村包括哪些主要构成呢?基础结构如何影响或制约农村地区的发展?本研究对云南省中部一个县进行田野案例调查,通过观察西部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调查县基本情况和研究方法  云县地处云南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人口49万,彝族、哈尼族占40%,农业人口占90%。

      全县85%地区是山区,海拔在1400至2300米之间有15个乡镇,其中8个贫困乡除粮食种植外,县内有传统的蔗糖种植和加工业,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以及新兴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业该县被认为在云南省经济水平处于中上等表1是云县的财政收支情况2000年,本地农产晶的加工业对本级的贡献为%;糖酒的一部分利税为国税抽走,香烟利税全部被国家直接抽走农业种植业税收是%这两项收入共占总收入的%;其它工商税%  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是云县主要的资金来源烟厂以亿元从农户手中购进烟叶加工[13]2001年烟厂创造利税亿,直接被中央政府以国税抽走县财政获得转移支付补贴,本级收入亿增加到本级支出亿表1右部显示89%的支出用于行政人员和教师工资[14]在余下的11%的支出中,行政办公费用和还世行贷款利息用去%,农业支援建设只落得%,约1000万元,用于紧急支援、水利水坝、技术培训、购买畜牧良种、防治口蹄疫等等这年为县城3万居民提供冻肉的工厂设备需要改装,从中拨走4百万元,县46万农村人口最终在财政支出中获得%的分配,每人摊到元,即使这微不足道的数额也在各级农科站被消耗了  表2总结了4个抽样乡镇的基本情况弥镇和虹镇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种植的烤烟和优质水稻品种受到政府的保护。

      东镇和五镇地处高海拔的山区,少数民族农户多,人均耕地土地较多,但较贫瘠总体来看,农民人均总收入1348元,现金只占82%左右,差异不大由于支大于收入,农民人均借款698元,形成债务  本研究采取田野调查方法,考察农村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本研究以社会学视野观察农村主体本位——农民所认为的、对他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的社会机构与政府政策、活动形态和社会环境,观察这些因素渗入他们的社会环境以及造成农村现状的过程确定观察主题和收集资料是反复进出实地的过程分析采取逐步归纳,前一轮观察中呈现出来的主要议题成为下一轮观察和访问的指向,并与被访者讨论这些议题的含义第一轮进人实地是知青到农村故地重游的观察,自1997年起约三年时间2000年的第二轮实地调查有重点地对农民和村乡县干部进行面访,包括十多个村子,资料整理分析发现农民看到的问题集中在与生产基础设施和日常生活有关的5个方面,即日常生计、生活环境、集镇与社会交往、教育和文化、信息知识传媒第三轮的考察抽样包括4个乡镇中的8个村子,访问了11户农民,以校证这些主题的普遍性  三、西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农户的日常活动是围绕着农业生产和生活为中心进行的,他们将自用之外的产品运到乡集镇上卖,换得现金后购买农产和生活用品、缴纳税费、交学费等等。

      农闲时到邻村去访友作客,困难时求助亲友有影响的外来介入包括政府农业和税费政策、接受义务教育和电视等大众传媒三个方面本节描述农户活动的社会环境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农户日常生计  农村生活依赖农业种植,土地里挤出来的收入甚微桌子上的饭菜是自己种的粮食和时令蔬菜,山区以洋芋和咸菜为主,月内不见荤油,花钱只给长个子的孩子买鞋子和衣服,生活只能用相襟见肘来形容例如,弥镇马家四口有亩地,每年收1426公斤稻谷留够一家四口的口粮和种子后,剩余的粮食除壳后,在市场上以每公斤至元出售,收入约1000至1215元钱交纳每亩地150元的税费后,还剩下891元,用于支付肥料、农药和4口人的其它家用马家男人能干泥瓦活,闲时在村里帮人盖猪圈,挣1百多元  虹镇钱家种烤烟2亩,1亩地一般生产2担烟差的叶子只卖7元/公斤,中间的叶子质较厚,达到优质的可以卖到14元/公斤国家对烤烟实行收购量控制,三、四级则基本不收购年成好时,每亩地的烟叶在抽去20%的税后,收入一般可以达到800至1200元之间,刨掉5次农药的125元、20至30元的薄膜、200元的化肥和100元的烘烤用煤共收入465元后,二亩的收入可能约1000至1200元左右。

      购回四个人一年的口粮需要1040元左右,所剩无几现金来源不够,农户就山岭上开荒种玉米,出售给酿酒商  山区大多是彝族居住,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广种薄收,只能种玉米和荞子玉米在坪坝区亩产可达460公斤,在山区只达250公斤至300公斤左右以五镇雾山寨彝族米家为例,一家四口有地10亩以亩产260公斤算,10亩的玉米共收获2600公斤留足每人每月20公斤的食粮和一年480公斤的猪料共约1440公斤,还余下1160公斤,卖给酿酒商或者饲料商,换回的现金买猪种、化肥,剩余多时买点大米改善生活在市价至元1公斤玉米的情况下,一年收入约870元上缴人均43元的提留税费后就剩了698元买40公斤一包的复合化肥20包,需要420元,再买农药,薄膜,剩下的钱168元还得考虑全家人的医疗、衣服、买猪苗和其它杂用,现金不够就乞求“富裕”的亲戚朋友借点  土地出来的粮食吃是不成问题了,要改善生活还得靠养猪、鸡和旱鸭鸡鸭是卖不了钱的,只能有点蛋,贵客来时请客用,着急用小钱时,例如看个小病,可以卖得一二十元养猪花费劳动力和饲料不少,如果养了3头猪,一头可以供一家人一年的荤油,另外两头可以供孩子上学例如米家每年养猪3头,一头自己吃,两头养到110公斤就可以卖得900元到1000元供两个孩子上学。

      小学每年需要300至350元,初中每年需要500至600元,上高中农村大部分孩子不敢奢望了去年猪瘟就没有猪卖,米家儿子就不上初中了,只能赶牛上山如果能养四头猪,一家人当年就能有几百元积蓄但因饲料和劳动力¨,)缺乏,一般都养不出四头猪弥镇马家儿子上初中时,父母便省吃俭用积蓄钱财,盖房准备儿子将来娶亲一栋新房要两万至三万元,每年积蓄一点买一点材料,前后八、九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现金不够农户就要孩子放弃上初中或者高中  农产品价格低廉,出售只限于当地集镇,节衣缩食保证每年积蓄一点盖房子的钱是主要目标,改善日常生活就看家禽牲畜饲养走不走运了那点税费和教育支出在城里人看来小菜一碟,但对农民来说,则夺去了他们提高生产和改善生活仅有的一点可能的积累  2.生活环境和卫生健康  一个雨天,笔者到五镇考察车子顺山路往高坡上的村子艰难地驶去晴天凸凹坎坷的路此时变成了河道,大雨把各家房前门粪坑和猪圈里溢出的污水冲到贯穿村子的“中心街”路面上,粪水汹涌澎湃地流出村子向四野横溢晴天,猛烈的阳光将村里村外的垃圾烤得臭气熏天,蚊蝇盘旋四处,村村如此  饮用水是山区的另一大问题,农户一年有半年缺少食用水,长年在村里的浑水塘洗衣洗莱饮牛取水。

      冬春两季,山区的农户要拉着骡子到山凹里取见底的浑水人均几十元的村级支出,干部补贴用和行政各用去一半,再没有资金留下修缮公共基础设施,推广农业和生活科技的进程十分缓慢,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二十多年来改善不大  为减少砍烧柴和保持水土,县委试图推广沼气笔者在弥镇牛村看到几户有沼气池,大约十来个立方米,一家四口人和三头猪的粪便全都流进了去,不需加草蚊蝇又少产出的沼气烧水煮饭和煮猪食有多无少厕所建在猪圈和偏房之间,有遮檐通道连成一体弥镇靠近政府所在地,牛村被选为农业科技推广点,其它镇就没有如此的运气农民听说过沼气池但拿不出2500元,政府只好作罢  成天与县长出差的县办公室秘书告诉笔者,“推广沼气和小水窖效果不大,政府要出钱,资金有限,农民有依赖思想,没有补助就不干……零零星星地推广,全县效果不大……政府要保吃饭都有困难,所以领导也不想整了  农村常年家禽牲畜疫症不止,人也疾病不断笔者第三轮访问的11家人中,有3户男主人病死,留下寡妇照料孩子和担负生产其中一家寡妇才30多岁,孩子13岁,一家的女主人50上下,另一家的女人近65岁65普家寨彝族普大妈说,老倌生病,“坐起来就倒下去,倒下去就死了……送到医院,医生说不出是哪样病。

      村子没有医务室,没有人来讲过怎么防治病……”胃出血、心脏病、癌症、肝炎病屡屡听说  抽样的8个村里,只有一个村子有一个私人的小诊所,半间房子大药品太贵,三、四次的药片要六七元钱,农民最多也只开一天的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