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docx
5页中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 几年来,职业学校主动实践和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改革,“2+1”模式已经成为中职教育办学的主流这种模式是校企双向参加、分段培养,学生先经过前两年的学习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取得对应的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第三年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伴随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中职学生的数量快速增加,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职业学校针对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研究相关对策,有利于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有利于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开展,提升中职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一、顶岗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面 首先,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中考后不能升入高中或没有参与中考的学生她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进入中职学校后,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对老师的要求无所谓,常常违反纪律,吸烟、喝酒、迟到、旷课,甚至小偷小摸这些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依然恶习难改,不但影响顶岗实习,而且给校企双方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其次,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生的年纪通常在17~18岁,进入企业后,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复杂的人际关系、较大的工作强度、大量反复性的工作,往往会让已习惯学校生活的学生产生抗拒情绪。
学生第一次以生产者的身份接触社会,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困难预见不足,心理准备不充足部分实习学生不经学校、企业同意私自离岗,给学校校企合作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再次安置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困难 第三,实习生进入企业后全部要进行上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学校的实习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造成学生顶岗实习后短时间内难以树立牢靠的安全意识,有的学生不能严格按企业操作规程生产,造成实习工作中的伤害事故或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给学生、学生家庭、学校、企业全部带来很大的危害 2.企业层面 首先,企业的属性决定了企业必需生产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产品,并经过产品的销售获取利润企业在安排实习生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怎样使用廉价的劳动力为企业发明利润这么,企业往往会让实习生在整个实习期间,固定在某一岗位以提升熟练程度,产生最高效率即使轮岗,企业所提供工作岗位的差异不大,因此部分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以为学不到新的专业知识或学校所学的知识用得不多,而不想继续实习 其次,企业对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认同感低,企业通常按生产需要来确定实习学生的岗位、人数和时间而且不一样类型的企业,对接收实习生的意愿也不一样,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动性高,资金密集型企业主动性低,这么企业提供给实习学生的岗位就和学生所学专业差异较大,造成部分学生顶岗实习不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而变成了简单廉价的打工。
3.学校层面 首先,伴随初中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降低,职业学校通常全部采取较高的师生比来应对以后学生数量的下降,这就造成了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身兼数职,既要完成每七天繁重的课堂教学任务又要担任班主任,还要指导顶岗实习的学生,实际上形成了对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和指导不到位 其次,学校专业设置雷同,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数量大,企业提供不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岗位数量,给按专业安置顶岗实习带来较大困难,造成了只要学生能到企业实习什么岗位全部安排,使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在顶岗实习中学非所用 第三,学校供给和企业需求上的矛盾职业学校顶岗实习时间通常全部在每十二个月的7月至9月进行,而各类学校在此期间全部有大量的毕业生要就业,而企业的需求有限,整个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需要顶岗实习学生的时间通常是在每十二个月的3月至5月和10月至11月,而企业有需求时学校无法安排提供学生,学校需要安置顶岗实习时企业提供的岗位又有限 4.政府层面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模式的主要形式,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部很重视2021年6月26日,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措施》,第八条、第十二条要求:“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酬劳;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加强对实习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其自我防护能力;要为实习学生购置意外伤害等相关保险,详细事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处理。
这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学生实习权益需要保障但对怎样激励和要求企业参加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却没有硬性要求,对怎样处理校企合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没有明确要求这么就造成了中职学校推进顶岗实习工作主动性高,而企业方面被动、主动性差 二、促进中职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对策 1.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事,是就业能力的关键内容经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根本举措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应实施整体教学改革,把工学结合作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依据无锡地域制造业企业的区域特点,首先是各专业确定针正确关键就业岗位的培养目标;其次是提炼职业岗位的经典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第三是实施顶岗实习,采取在企业的岗位上将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初步构建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详细做法有三 一是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因听不懂而上课睡觉、厌学的现象比较普遍的特点,学校实施了文化课的校本教材教学新生入校优秀行摸底考试,按成绩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按层次编写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并改革考试方法,实施多个评价。
二是针对职业岗位经典工作任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项目课程为单元,而且理论围绕项目集中讲授,专业实践以项目引领,学生分组实施将理实一体的教室设在车间,老师既讲理论,又带实习 三是学校投资2021多万创立了机械实训中心、电气电子实训中心,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发明条件学生二年级实训以校内为主,三年级顶岗实习以在企业为主,学生因在校接收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含有了较为厚实的理论、技能基础,企业也愿意接收学生的顶岗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