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25页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 理 试 卷 一、选择题 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2003~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有力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高产粮食作物取代低产粮食作物)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九连增”期间各粮食作物产量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种类2012年2003年产量(万吨)比重产量(万吨)比重粮食5895710043070100稻谷2042934.71606637.3小麦1205820.5864920.1玉米2081235.31158326.9大豆13152.215393.6其他43437.4523312.11. 关于“九连增”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稻谷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 B. 小麦增产率超过粮食增产率C. 稻谷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 D. 小麦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最大2. 玉米取代大豆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进行这类调整规模最大的地区最可能是A. 东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3. 关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相对节省土地B. 可以缓解各粮食作物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C. 受到门然条件的限制D. 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答案】1. B 2. C 3. B【解析】【分析】考查我国的粮食安全及保障措施。
1题详解】增产率是增产量与2003年产量之比,通过计算可知粮食、稻谷、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36.9%、27.2%、39.4%贡献率为各作物增产量与粮食增产总量之比,计算可知玉米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2题详解】东北地区适宜玉米和大豆生长,且土地资源丰富,该地进行这种调整的规模可能最大3题详解】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会导致低产作物种植规模缩小,加剧低产作物的供需矛盾,如大豆大量被玉米取代,会导致大豆更加短缺,加剧大豆供需不平衡,B不正确;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低产作物种植规模缩小,高产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相对“节省”了土地;随着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入,从长远来看种植结构调整空间会越来越有限农业的发展必然会收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点睛】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1.我国的粮食问题①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②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③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④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2.解决途径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④科学种田,提高单产,例如使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 ℃,年降水量以1 200~2 000 mm为宜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及柑橘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4. 图示地区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的原因是A. 大气环流 B. 洋流C. 地壳运动 D. 植被状况5. 图中阴影区生长的柑橘品质优良,最主要得益于A. 夏季热量丰富 B. 生长季雨量丰沛C. 成熟期光照充足 D. 肥沃的土壤6. 该半岛的大西洋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与地中海沿岸相比,最主要是因为该地A. 降水不足 B. 热量不足C. 市场需求量小 D. 光照不足【答案】4. A 5. C 6. B【解析】【4题详解】区域定位该半岛为伊比利亚半岛,该地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少;北部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所以A正确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秋季光照强,利于柑橘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品质优良6题详解】大西洋沿岸由于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导致沿海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从图中降水的分布上,相差不大,西岸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因而导致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最主要的热量因素。
考点定位】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农业区位优势下图分别示意1700~2000年中国、美国、巴西和印度四国人口和耕地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 1700~2000年,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呈“先增后减”变化态势的国家是A. 中国 B. 美国 C. 巴西 D. 印度8. 印度和巴西两国发展农业技术的目标分别是提高A. 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 B. 劳动生产率、土地承载力C. 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 D. 土地生产率、环境承载力9. 1950~2000年,美国土地开发力度趋于平缓,稳中有降其主要原因是A. 城市化发展 B. 人口增速减缓C. 后备资源不足 D. 生态保护【答案】7. B 8. C 9. D【解析】试题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人口和耕地面积的曲线判断,美国的人口一直增加,而美国在1900年后耕地的增加面积出现波动,增长速度放缓而图中其他国家的人口和耕地曲线判断,人均耕地出现一直增或一直减的趋势8题详解】土地生产力为生产周期内(一年或多年)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品数量或产值;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通过图中的曲线分析,印度的人口不断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大,故必须提高土地生产力;巴西人口增长比土地增长的速度慢,所以导致劳动力不足,必须提高劳动力生产力9题详解】根据美国的种植业的分布——密西西比河平原,属于黑土,由于长期的不合理耕作,水土流失严重,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不断进行环境保护,故选D考点定位】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根据图示,美国耕地后期增长速度趋缓甚至下降,而人口增长速度增加,故人均耕地面积“明显”先增后减印度的人均耕地有增有减,故错误据图分析,印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人均耕地不足,地狭人稠,故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 土地资源,地尽其利但巴西目前耕地面积广大,土地资源潜力大,属于地广人稀,迫切需 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间内为相对稳定的值,不能够随意改变由于中央大平原的过度垦殖,导致黑土肥力下降,侵蚀严重,故需要进行生态保护,退耕还 林还草,恢复土壤肥力下图示意2000~2013年中国工业废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路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 据图可知,2000~2013年我国A.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 南方废水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C. 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 D. 鄂州市废水污染情况最严重11. 导致2000~2013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国家政策 B. 技术水平C. 市场需求 D. 人口迁移12. 工业废水重心2007年后主要向北移动,原因可能是A. 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B. 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量减少C. 南方地区大力治理工业废水 D.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答案】10. B 11. A 12. C【解析】根据图例,结合经纬度判断,我国废水重心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南方废水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是东部地区,目前发展速度不一定比中西部快我国经济重心的移动,主要受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影响南方废水排放减少,最可能是加大了治污力度10题详解】据图可知,2000~2013年我国经济重心位于中部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区,A错结合经纬度,我国废水重心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南方废水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B对。
不能判断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C错 鄂州市只可能在2007年废水污染情况最严重,D错11题详解】导致2000~2013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中部崛起的经济发展政策,A对技术水平、市场需求、人口迁移不是经济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B、C、D错12题详解】工业废水重心2007年后主要向北移动,原因可能是南方地区大力治理工业废水,废水排放量减少,C对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量减少,不能表示废水排放减少,A、B错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不是废水重心北移的原因,D错图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下图示意某沙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3. 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A.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B. 山地降水丰富C. 年均温低蒸发弱D. 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14. 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15. 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 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 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答案】13. D 14. A 15. C【解析】考查区域降水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13题详解】读材料可知,该地“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B错;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C错;据材料可知“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即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A错、D对故本题选D14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且盆地西侧地形有山口,冬季强盛的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进入该盆地,选D15题详解】积雪的反射率高,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从而降低大气温度, A、B错;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对;积雪融化会增加地表径流,D错 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足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下图示意1月份平均气温-14℃ 至 -18℃区域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6. 图中四地最有条件发育成最美雪花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7. 该地能发育成最美雪花的原因是A. 西北季风迎风坡降雪多B. 地势起伏大,水热差异大C. 沿岸暖湿气流影响大D. 空气洁净,环境质量好18. 当温度和湿度条件都满足最美雪花的发育时却不能形成最美雪花,可能因为A. 高压天气 B. 大风天气 C. 逆温天气 D. 人为影响【答案】16. A 17. C 18. B【解析】【16题详解】甲地纬度位置较高,因此气温较低且低温的时间较长;同时位于我国东部地区,距海较近,因此受海洋影响较大,水汽充足,因此,具备发育成最美雪花的条件,故本题选A。
17题详解】西北季风应该发生在冬季,而此时降水较少,不具备形成雪花的条件;甲地应该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沿岸暖湿气流影响大,因此能发育成最美雪花,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