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菊香(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pdf
27页1附件二: 2009 年度四川省精品课程申报表 (本科) 推推 荐荐 单单 位位 宜宾学院宜宾学院 所所 属属 学学 校校 宜宾学院宜宾学院 (是否部属)否否 课课 程程 名名 称称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课课 程程 类类 型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理理 学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物理学物理学 课课 程程 负负 责责 人人 邵菊香邵菊香 申申 报报 日日 期期 2009 年年 3 月月 15 日日 四川省教育厅制四川省教育厅制 二二○○九年三月九年三月 2填 写 要 求 一、 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1~4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31. 课程负责人情况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 邵菊香邵菊香 性别 女女 出生年月 1968.09 最终学历 研究生研究生 职 称 教授教授 电 话 0831-3545206 学 位 博士博士 职 务 传 真 0831-3552141 所在院系 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E-mail Shaojx68@ 通信地址(邮编) 宜宾市宜宾市 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644000) 1-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原子分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 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主 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不超过五项)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 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 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主讲课程:一、主讲课程: 1.《大学物理》公共课, 4 学时/周,3 届,共计约 160 人。
2.《原子物理学》基础课,4 学时/周,2 届,共计约 70 人 3.《热力学统计物理》专业基础课,4 学时/周,2 届,共计约 70 人 4.《量子力学》专业基础课,4 学时/周,1 届,学生共计约 40 人 二、实践教学:二、实践教学: 1. 参与新组建“物理仿真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计算物理实验室”,都已正式 投入使用 2. 每年指导物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6 人 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宜宾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2008 年 四、主要教学研究论文:四、主要教学研究论文: 1. C-H,C-N,C-O,N-N 的键离解能和键长的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Vol. 23(1) 第 一作者. 2. The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for Dimethylnitramine energetic material. 四川大学学报, 2006,Vol. 43(4) 第一作者. 3. The study on N- NO2 bond strength in some nitramine molecules. 四川大学学报, 2006,Vol. 43(5) 第一作者. 4. The evaluation of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for NO2 scission in nitro compounds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and complete basis set methods. Chinese Physics, 2006 Vol.15(2). 5. The C-NO2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some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DFT study. Structural Chemistry, 2005 Vol. 755. 4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五项) 一一. 主要学术研究课题:主要学术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温高压下炸药 RDX 和 HMX 初始反应动力学过程研究 (No.:10676025),在研,主要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人员。
2.总装备部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多原子分子特征理论研究,在研, 主要研 究人员主要研 究人员 3.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硝基炸药分子键强度特性的研究(No.:2006A131), 在研,项 目负责人项 目负责人 4.院级课题:电子、原子与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No.:2004Z02),已结题,项目负责 人项目负责 人 5.宜宾学院博士基金课题:碳氢燃料燃烧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No:2007B01) ,在研,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二、主要学术论文:二、主要学术论文: 1.Calculations of the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for NO2 Scission in Some Nitro Compounds. Structural Chemistry, 2005 Vol.16(5) (SCI 收录) 第一作者 2.The C-NO2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of some nitroaromatic compounds: DFT study. Structural Chemistry, 2005 Vol. 755(SCI 收录)第一作者。
3.The evaluation of bond dissociation energies for NO2 scission in nitro compounds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and complete basis set methods. Chinese Physics,2006 Vol.15(2) (SCI 收录) 第一作者 4.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of ozone in the ground state. Chinese Physics,2007 Vol.16(9) (SCI 收录) 第一作者 5.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of nitrogen dioxide for the gro und state. Chinese Physics Letter, 2007.Vol. 27(4) (SCI 收录)第一作者 三、学术获奖情况:三、学术获奖情况: 1.四川大学光华一等奖学金(2003—2004 年度) 2.四川大学华为奖学金(2005—2006 年度)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52. 主讲教师情况⑴主讲教师情况⑴ 姓 名 王藩侯王藩侯 性别 男男 出生年月 1964.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研究生 职称 教授教授 0831-3531108 学 位 博士博士 职务 副院长副院长 0831-3552141 所在院系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E-mail fanhou_wang@.c n 通信地址(邮编) 四川宜宾学院四川宜宾学院 院长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644000) 2⑴⑴-1 基本 信息 研究方向 分子结构、分子反应动力以及高压物态方程分子结构、分子反应动力以及高压物态方程 2⑴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 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 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 (不超过十项) ;获得的 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讲授课程:一、讲授课程: 1、 《量子力学》 ,专业基础课,4 学时/周,2 届,约 100 人。
2、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专业基础课,4 学时/周,2 届,约 50 人 3、 《数学物理方法》 ,专业基础课,4 学时/周,2 届,约 100 人 二、实践性教学:二、实践性教学: 承担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共计 20 人 2⑴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 ;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不超 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不超过 五项) 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高温高密度体系物态方程的研究(2003) 2、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双荷电的双原子分子离子势能函数研究(2004) 3、院级科研项目:有界原子模型描述(2001) 二、近几年来发表的科研成果:二、近几年来发表的科研成果: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其中有 10 余篇被 SCI 收录 1、Atom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opulation for HF and HCL hemical lasing . EI(光 盘版收录) 2001. 2、Opacity of shock-generated argon plasmas,CHIN.PHYS.LETT,2001. 3、New analytical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for diatomic cations,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THEOCHEM) ,2004. 4、《非理想参数 Γ≈0.9~2.1 区的氩等离子体物态方程研究》 , 原子分子物理学报, 2004. 5、 New analytical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for doubly charged diatomic olecules 中国物理62005 . 三、学术获奖情况:三、学术获奖情况: 1、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理论发展及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 年,教 育部,第 6 完成人。
2、氦、氢及其同位素和少量杂质混和的物态方程研究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研重 点基金二等奖,200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要参与者 3、 原子分子结构、 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002, 山东省教育厅,第 2 完成人 4、2003 年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04 年入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 头人后备人 5、2007 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