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4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docx
16页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含答案01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练习题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3、落笔先写“ ”,寂绝人迹,接着以“ ”一转,引出“人语响”来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已经不同?( ) 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鸟鸣涧》)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题画》)参考答案1. 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 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 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2. 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 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 不见人”, 山只是一座“ 空” 山, 接着一声“ 人语响”, 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
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 青苔上” 的“ 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 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 幽处自幽, 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 幽处就显得更幽了3.( 空山 但闻)4. ( 前两句“ 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 动中有静” , 描写光影流动, 又充满寂静的感觉5.C02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练习题1、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3、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4、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参考答案1. 蕴含着对大自然额喜悦、热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2.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 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 以亲切、安闲的感觉3.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4. "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03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练习题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题: 西林: 只缘: 不识: 横看: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处在 、 、 、 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参考答案一、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 只缘:只是因为不识:不知道 横看:正面看二、宋 苏轼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三、C04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练习题1. 这首诗一共写了( )组对比,第一组是关于“ ”与“ ” 谁是春的化身;第二组是关于梅与雪 ( ) 的对比,第三组是关于梅与雪 ( ) 的对比2. 请说说“ 梅雪争春未肯降” 中“ 争” 字的妙处3. 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 试作简要分析4.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咏雪或者咏梅的诗句参考答案1. 三;梅,雪;颜色;气味2.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 出人意料3.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4. 例如: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05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练习题1. 默写这首诗2. 解释下列字的意思深 : 长 河 :夜夜心:3. 翻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4. 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参考答案1. 略2. 暗淡;银河;每天晚上寒心(伤心)3.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4. 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06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练习题一、解释词语:但使二、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三、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参考答案一、只要二、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三、“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07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练习题一、“欲饮琵琶”中的“欲”意思是( ),“夜光杯”是指( ) 二、“醉卧沙场君莫笑”,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三、“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悲伤语还是豪壮语?请说一说理由。
参考答案一、 将要用晶莹剔透的白玉做成的酒杯三、表现了守边将士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的精神面貌四、“古来征战几人回”,是豪壮语这两句是欢宴痛饮时的劝酒之语,意为: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莫笑,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所以这不是厌恶战争,哀叹生命的悲伤语,这里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08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练习题一、解释下列词语人杰:鬼雄:二、《夏日绝句》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三、试分析《夏日绝句》的风格特色参考答案一、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二、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三、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09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练习题一、《别董大》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 )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二、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 三、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一、唐 高适 送别 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二、黄云、白日、北风、雁、雪三、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 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