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证护理管理在泌尿外科管理中的应用.docx
6页循证护理管理在泌尿外科管理中的应用 吴芳[摘要]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管理在泌尿外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搜集的171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该院收治的171例泌尿外科患者的并发症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结果 171例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率為4.68%(8/171)泌尿科患者的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与其年龄,病情,留置管时间等有一定关系(P[关键词] 泌尿外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循证护理管理[] R473.6 [] A [] 1672-5654(2019)01(a)-0029-02留置导尿管属于有创护理操作,也是治疗各种排尿困难患者或是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尿液性质的基本手段留置导尿管在泌尿外科的应用非常频繁但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留置导尿管后的并发症,尿路感染属于最常见的一类尿管属于异物,进入患者机体,直接影响了膀胱正常冲刷细菌的功能,并增强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研究[1-2]显示,尿路感染会延长泌尿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治疗花费,并会提高患者的危险性,甚至有一定几率会导致患者死亡为了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预防干预方式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集1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采取相应地循证管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搜集的171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中男102例,女69例,患者年龄在40~64岁,中位年龄52岁患者体重在54~78.5 kg之间,平均体重(66.3512.14)kg其中泌尿系结石98例,前列腺增生52例,尿道狭窄21例1.2 方法回顾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确定纳入研究的1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确定患者均留置导尿管,排除无法配合的患者与误诊,漏诊患者设立管理监控小组,小组组长为该院护士长,小组成员为该院护士定期对泌尿外科中心的各环节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泌尿外科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并加强监督管理人员之后的工作质量对泌尿外科管理人员进行定时的培训,加强泌尿外科的管理服务安全意识①制定严格的泌尿外科工作流程,流程要详细到每一步骤管理部门要建立好相关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小组对管理工作加以监督,最后建立好管理目标②再建立完善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质量管理标准是正确评估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对管理质量的相关管理显得尤为重要③制定好奖惩评分原则。
管理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在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用好奖惩评分细则对管理人员加以质量评分考核能够强化管理工作人员的质量服务意识④再制定管理服务的基础流程根据临床实际状况来加以管理操作,制定基础管理流程措施以及相应评分标准,再及时补充管理操作技术规范⑤确定质控点质量管理小组在进行管理质量管理时,需要对检查结果加以小结处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尤其要把管理安全隐患质量问题作为重点把控对象⑥预测质控点根据管理服务的具体流程所出现的相关问题,再提出质控点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由小组成员统一选定一个点,再找出具体原因,最后加以综合分析⑦对质量问题进行点对点的质量控制根据质量管理的具体标准,再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拟定整改措施,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再将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管理问题重点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1.3 观察指标分析171例泌尿外科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循证管理干预措施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所有泌尿外科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混着分型171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4.68%。
其中病危患者4例,有3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75%病重患者10例,有1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10%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病危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病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统计8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患者的性别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无太大关系,不存在统计可比性(P>0.05)泌尿外科患者的年龄,留置时间,原有病情严重程度均是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合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并给予实施,能够有效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3 讨论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尿管,会损害患者的粘膜屏障功能,并且会损害患者的尿道黏膜有研究[3]认为,尿管的留置时间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有直接关系,有30%及以上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医源性感染就是因为留置导尿管该研究赞成这一观点,留置导尿管会影响患者膀胱正常排泄,人体功能还正常是,患者的泌尿系统环境是无菌状态,留置导尿管,损害尿道黏膜,造成伤害,破坏患者的上皮细胞,直接损害患者的防护功能,降低了患者对于病原菌的抵抗能力且长时间留置,会减弱患者的膀胱功能因此,现今多数医疗机构都会尽可能缩短留置尿管患者的留置时间,在留置期间都会安排护理人员指导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膀胱训练,从而减少留置导尿管对于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减少感染几率。
有研究[4]认为,留置尿管时间也是导致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留置尿管时间超过3 d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为33%;留置尿管时间超过5 d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为74%;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为99%.泌尿外科患者的年龄也是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6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发生率大于60岁以下的患者(P<0.05)主要是因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质较弱,且多数老年患者均伴有各种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频繁使用各种抗生素,药物耐药性较强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多数伴有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也有研究[5]认为,护理人员在进行留置导尿管操作时,置管技术不过关,不熟练,留置期间损伤患者尿道,也会降低患者的病菌抵抗能力,增加尿道感染几率临床工作者想要减少尿道感染发生率,就必须掌握留置导尿管的相关症状,尽可能避免留置导尿管,通過各种手段帮助患者自己排尿若患者必须留置导尿管,则应该严格控制患者的留置时间,在置管时选择经验丰富,置管技术强的患者进行置管操作,避免损伤患者尿道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必须定时检查患者的导尿管,确认尿管无移位现象,始终维持重力引流,并遵照医嘱使用药物擦拭患者的导尿口,尽可能减少尿道感染风险。
其次,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执行无菌操作,在操作期间,认真洗手消毒,确保规范洗手,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最后,应该加强对于抗菌药物的管理使用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联用现象非常严重,直接提高了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循证管理是近年来广受患者认可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何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家庭管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详细的向患者讲述用药方法,合理饮食,合理运动,通过各项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实施循证管理,能够确保患者在出院后始终能够得到有效护理,能够提高医院与家庭的联系,能够与家庭成员共同合作,持续给予患者良好的保健服务综上所述,病情严重程度,高龄,留置时间过长都是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循证管理,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保健服务,能够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参考文献][1] 张海微,吴蓉蓉,黄伟平,等.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男性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生理应急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26):142-145,149.[2] 王彤彤,刘欢,伍仙玉,等.订阅在泌尿外科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9):49-52.[3] 杨蔚,宋怡.舒适护理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9):1013-1015,1020.[4] 郑利平.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58-59.[5] 吴娟,张黎敏.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6):287.(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