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石油工程领域压裂酸化技术现状、未来趋势及促进对策.docx
9页我国石油工程领域压裂酸化技术现状、未来趋势及促进对策简要: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油田开发难度持续增加,作为油田增产重要手段的压裂酸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持续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油田开发难度持续增加,作为油田增产重要手段的压裂酸化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持续提高压裂酸化技术水平成为油田开发的重中之重利用 SWOT 分析法对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总结我国压裂酸化难点技术及未来开展趋势的根底上,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推进装备国产化、完善信息化建设、建立高质量效劳队伍等促进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开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油服企业提升压裂酸化技术提供借鉴 张冕; 池晓明; 刘欢; 夏玉磊; 张文雪; 李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表时间:2022-08-17 关键词: SWOT 分析; 压裂酸化; 难点技术; 开展趋势; 对策建议 一、引言 压裂酸化技术是实现油气田增产的进攻性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大幅度提高油气井产量,是国内外各大油田实现增产稳产的主要技术手段。
近年来,面对我国石油新储集层和区块开发难度增大、增产措施改造对象越趋复杂、老油区增产稳产性不容乐观的严峻态势,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我国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资源产量上升,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以及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开展规划 ( 2022—2022 年) ?,都把推进油气产业开展作为重中之重我国严峻的油气产量形势,使得推进压裂酸化技术的开展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为了实现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的快速开展,掌握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的现状、存在的难点技术以及明确我国酸化技术的开展趋势至关重要 二、文献综述 对于压裂酸化技术,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压裂酸化技术的研发、压裂酸化技术的现状及开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在压裂酸化技术的研发方面,刘建坤等[1]开展的交替注酸压裂技术研究可为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压裂提供技术支持于喜艳等[2]为解决海上低渗储层酸化低效问题进行微压裂改造,大幅提高了作业泵注能力,增产效果显著李杰等[3]研发了一种新型有机土酸酸化技术,能有效改善地层渗透率,提高了增产效果魏国[4]阐述了包括闭合酸化压裂技术创新、水力喷射酸化压裂创新等在内的集中压裂酸化技术的应用创新。
陈勇军等[5]针对疏松砂岩进行过筛管压裂的研究,可有效治理低产低效井孙林等[6]研发了海上油田爆燃压裂技术,来解决海上油田压裂后高效增产的技术难点和爆燃压裂技术的平安性问题周林波等[7]研发了超深井新型水力喷射定点酸化压裂技术,用于解决常规笼统酸化压裂技术无法控制裂缝位置等问题邹剑等[8]提出了致密砂岩油气藏水平井压裂增产方法和技术以及新型酸液优化体系,有助于解决海上油田压裂增产方法与技术费用高、难度大的问题赵荣华等[9]开展了复合暂堵转向酸化压裂技术研究,在塔河油田应用后增油效果明显陈勇[10]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满足酸化作业要求的 DC-1 复合酸体系,结合爆燃压裂酸化复合增产技术,应用后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苏奇等[11]开展了固体酸酸化压裂技术研究,成功解决了现有酸化压裂技术有效距离短、改造效果差的问题 在压裂酸化技术的现状和开展趋势方面,李小凡[12]评述了油气井解堵增产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张庆峰[13]介绍了转向压裂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开展前景沈云波等[14]对水平井分段压裂酸化工艺技术现状进行了评述王彦玲等[15]提出随着转向压裂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该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暂堵剂也有很大的开展,并指出未来研究重点在于残渣量小、封堵强度高的水溶性暂堵剂,其中具有自清洁性的可降解暂堵剂也是重要的开展方向。
寇胜彬[16]介绍了酸化压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并指出复杂特殊区块油田以及量酸液复合体在油气层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张彰[17]分析了转向酸化酸压裂技术的优劣势,并指出该技术未来将朝着多功能、多方向不同系列的酸压裂开展赵世龙[18]指出现阶段酸化压裂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反复应用压裂工艺进行压新缝操作等陈超等[19]探讨了低渗透油田压裂技术及开展趋势,指出水平井压裂技术是未来的趋势Zhao 等[20]认为暂堵调井增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热敏压裂导流剂和自转酸酸化导流剂符合今后油气资源开发的开展趋势 由文献梳理可知,目前对压裂酸化技术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压裂酸化技术的研发创新上,缺少结合理论分析工具进行现状评述的研究,更缺少对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现状及开展趋势进行分析的研究因此,本文利用 SWOT 分析法对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洞悉开展趋势,提出促进我国压裂酸化技术进步的针对性建议 三、我国石油工程领域压裂酸化技术现状 SWOT 分析 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已经有了一些突破,但仍存在难以攻克的难点技术,利用 SWOT 分析法,总结其优势和劣势,分析其机遇与挑战,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压裂酸化技术的实施主要涉及陆上装备、井下工具、入井材料、优化监测技术以及管理模式等陆上装备,指产生较高排量、压力的压裂车组和地面设备等; 井下工具,指能够满足不同井况的封隔之类的工具; 入井材料,主要是对油气层进行压裂改造时使用的工作液; 优化监测技术,优化设计是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不断择优和调整的动态过程,监测技术是通过采集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参数资料来分析地下压裂缝情况和施工进展情况的技术; 管理模式,指促进压裂酸化工作效果的管理手段及工作模式,主要包括作业形式和信息化建设能力围绕这五个方面并结合其他因素对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现状展开 SWOT 分析 ( 一) 我国压裂酸化技术优势分析 1.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在性能方面的优势 具体来说,在陆上装备方面,我国装备功率较大,常用 2 500 马力以上的压裂泵车车组,对泵车车组、连续油管系统、配套的连续输砂装置和液体输送与配液装备进行系统集成,研发并使用了电动和双燃料驱动装备在井下工具方面,学习世界各油气企业先进技术,推进装备各性能提升,我国在常规井使用的井下工具已实现自给自足在入井材料方面,我国入井材料种类丰富,性能良好,根本满足了国内不同类型储层改造的需求,局部压裂液体系在稳定性能、破胶性能、防膨性能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其来源简单易得,本钱低廉。
在优化监测技术方面,局部优化技术已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如中石油的一体化技术,其套管变形预测技术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具备深井、浅井和地面微地震数据采集的能力,业务能力全面; 在数据处理解释及评估技术方面与国外兴旺油服公司不分上下在管理模式方面,积极学习国际油服企业的作业方式及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工厂化作业模式,如适合川渝地区页岩气藏开发的“井工厂〞技术,主要包括快速平安钻完井技术、储层改造技术和实时随钻监测与测量技术等; 信息化建设也已初具成效,建立了压裂酸化信息化系统等 2.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占据国内大量市场份额 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在国内市场竞争力很强,占据绝大局部市场份额,国外油服企业受制于我国的行业体制限制,仅占据我国约 5%的油服市场份额,我国主要油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方图 1 所示目前我国压裂酸化市场主要由中国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宝鸡石油机械公司)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中石化四机厂) 、烟台杰瑞石油效劳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杰瑞股份) 三家占有其中,中石化四机厂和杰瑞股份由于技术积淀,国内市场占有率均维持在 20% ~40%范围内; 宝鸡石油机械公司虽短期内很难做到与杰瑞股份和中石化四机厂的成套设备相媲美,但受益于中石油内部采购优先权,其压裂酸化技术效劳能力仍为我国油服行业的佼佼者。
此外,三一重工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 二) 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劣势分析 1.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在性能方面的缺乏 具体来说,在陆上装备方面,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装备部件依赖进口,造成核心竞争力和开展受到限制,装备制造的多样化开展略显缓慢在井下工具方面,精细化作业油气井领域使用的井下工具仍需要进口,在超高温高压的非常规井领域使用的井下工具仍有所欠缺,缺乏深海作业能力在入井材料方面,在耐高温高压、清洁环保方面的表现不够突出,作为主要入井材料的酸液产品在缓蚀长效方面也不及国外产品在优化监测技术方面,优化监测软件装备依赖进口,监测复杂裂缝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管理模式方面,作业形式大多采用传统化工作模式,工厂化作业与国外相比还处在探索应用阶段,信息化建设仍有所欠缺,尚未开展人工智能数据分析 2.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研发能力有所欠缺 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的研发能力弱于国际油服公司,自研软件及技术应用范围小,核心部件主要依赖进口,相关装备与技术缺乏国产化和自主性,与国际油服公司研发的软件及技术持续性强、集成性高、可信赖度高的特点形成鲜明比照,自我研制水平低成为阻碍我国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3.我国油服企业效劳队伍较少 国内外各油服公司大多拥有自己的效劳队伍国外油服公司队伍较多,哈里伯顿等国际油服公司一般效劳队伍数量大于 1 000,我国油服企业的效劳队伍较少,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营企业以及杰瑞股份等局部私营企业效劳队伍少,阻碍了油气工程的获取,继而影响压裂酸化技术水平提升 4.我国压裂酸化技术拥有国际核心专利数量少 国际兴旺油服公司如威德福、哈里伯顿、贝克休斯、斯伦贝谢四家公司的国际核心专利拥有数量都在 1 000 个以上[21],而我国油服企业中拥有国际核心专利数量最多的中石油也才几十个,专利技术缺乏成为阻碍我国油服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压裂酸化装备及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 5.我国压裂酸化技术根底理论研究薄弱 通过根底理论研究提出新仪器新方法的设想、理论、试验和样机雏型能够促进装备及技术更新开展,国际油服公司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大优势,如斯伦贝谢拥有纽约道尔和剑桥两大研究中心[22],并凭借其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宽松的学术环境留住了近 200 名全世界的科技精英,拥有大量紧跟国际科学开展前沿的技术研究工程,而我国的根底理论研究水平较国外兴旺油服公司还有一定差距。
( 三) 我国压裂酸化技术面临的机遇 1.进口国局势动乱迫使我国压裂酸化技术快速开展 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大据 2022 年?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公布,2022 年我国原油对外 依 存 度 达 到 7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到达 43%,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在中东等地缘政治不稳定地区,2022 年上半年,仅从沙特进口原油就占我国总进口原油的 15. 37%[23],但 2022 年 9 月沙特遭受袭击导致 570 万桶/日的原油供给中断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性迫使我国油服企业必须快速提升压裂酸化技术水平,以满足我国的原油及天然气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平安 2.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的开展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 见表 1) ,鼓励我国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资源产量上升,加大油气管网设施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平安新政策通过标准油气资源勘查开采权利,有序开放油气资源勘查开采市场,大力推动油服企业特别是民营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