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训练:第2单元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含解析).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90874764
  • 上传时间:2019-06-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03.3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 2 课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 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 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 ——罗素《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柏拉图提出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政治理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政治理想与中国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有何异同 解析材料中的“除非哲学家就是王……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反映了柏拉图的政治理想这一理 想是在当时希腊民主趋于衰落,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提出的据此,回答第(1)问回答第(2)问时,要从目的、标准等方 面对柏拉图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1)理想:由通晓哲学的人担任君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背景:直接民主下的雅典出现了混乱;伯罗 奔尼撒战争的失败和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

      (2)柏拉图和儒家所强调的理论,其目的都是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都设计出了一种理想君主(统治者)的 标准但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柏拉图从认知层面考虑,强调统治者应该有智慧、会治理国家;而孔子从道德层面出发, 强调君主主要具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恪守伦理,遵循孝悌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 6 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 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 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 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 而奴隶主子弟在 17—20 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体育训 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 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用 20 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 50 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 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郑晓沧译《柏拉图论教育》 (1)根据材料,概括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解析回答第(1)问时,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在归纳时,要注意角度,最好从教育的承办者、教育体系、教 育理念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回答第(2)问时,一方面要分析其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目的,另一方面要指出柏 拉图教育思想的空想性 参考答案(1)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 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以哲学王为最高培养目标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产生在希腊民主趋向衰落,社会走向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中,它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相 辅相成,寄托了柏拉图对于挽救颓废城邦的理想追求但是,其教育理想又具有某种空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根 本无法实现的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 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 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 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先哲相似观念的社会成因并结合具体的社会背景加以分析说明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紧扣材料中的“和谐”“美德”等关键信息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和柏拉 图时代雅典社会的衰落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1)都力求建立和睦、和谐的社会;都渴求促进人获得美德 (2)原因: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说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柏拉图生活在雅典城 邦由盛转衰的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显现 4.导学号 024640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柏拉图主张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应该是“正义”,为此设计了“理想国”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 奴隶不算人,没有任何权利奴隶主和自由民才有公民权,所有十岁以上的公民都要送到乡下,进行普及教育但他们 是分成严格等级的第一等级是“护国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在他们身上加入了黄金,他们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负责 监护国家和处理政事。

      第二等级是“保国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白银,他们也是统治者,负责抵御敌人,保卫国 家第三等级是“供养者”,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加入了铜和铁,他们是农民、手艺人和生意人,他们的任务是用产品去供 养前两种人柏拉图认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三种人必须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并要在管理阶层和军队里消灭私有 制实现公有制 材料二 看到政局混乱,我徬徨四顾,莫知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 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柏拉图书札》 (1)根据材料一,指出柏拉图《理想国》的中心议题是什么,分析说明其心目中的理想国是否是民主平等的国家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拯救希腊城邦的理想诉求并对其诉求进行简要的评价 解析回答第(1)问时,从材料一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说明其理想国实际上存在着严格的等级,而不仅仅是社会分工的不 同,其理想国是无法达到真正的“正义”的回答第(2)问时,要针对其哲学王的构想,说明这一构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及 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议题:国家如何达到“正义”说明:其理想国并非是民主平等的国家。

      在其理想国中,奴隶没有任何权利; “供养者”处于被压迫被统治的地位;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护国者”“保国者”也处在严重的不平等地位 (2)理想诉求:由哲学王担任统治者评价:柏拉图的诉求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 出的但其哲学王的构想,在现实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不过人们从他的论述中,还是受到了一些启发 5.导学号 024640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改变了自己在《理想国》中对法律的看法,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他说,如果没有哲学王,则法治仍然比人治要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然不能成为最好的政治,但却可以称为“第二等好的” 政治 ——摘编自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 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比较柏拉图和韩非子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从对法治的重视、对理想的政治体制构想的追求等方面进行说明。

      回答第(2)问时,要分别说 明柏拉图思想对西方的影响以及韩非子的思想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最好能同时说明其思想局限性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重视法治;都提出理想的政治构想不同点:柏拉图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而 并非建立法治国家;韩非子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实行法治的中央集权国家 (2)柏拉图的思想,特别是其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接受,对后世特别是 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韩非子的思想成为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论基础,但其严刑峻法的思想也有明显的偏颇之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