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梁场后张法简支T梁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doc
7页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模板工程作业指导书 QJ/25JDZ-04(2010)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丹灶制梁场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模板工程施工2 作业内容模板工程主要包括:模板进场检查与验收、外侧模、内模及端模的安装与拆卸、底模拼装与整修等3 模板班组人员、工装及设备配置模板作业班组配备模板工65名,其中包括班长、副班长各1名;工装主要包括制梁台座及底模、钢模共43个,其中32m梁用底模35个,16米20米梁各底模3个,24米梁用底模2个,钢模32米梁边梁、中梁各7套,24米梁边梁、中梁各1套,16米20米梁边梁、中梁各1套;配备的设备包括通用门式起重机(QLMⅡ1038-9.0m)1套、电焊机2台电动卷扬机3台、4 模板与台座施工4.1 制梁模板采用钢模,钢模板由侧模、底模、端模、拉杆及联结件组成,侧模上安装附着式振动器4.2 考虑到梁体在预加应力后,混凝土产生的压缩和梁体上拱,在侧模底部和底模设计制造时,根据以往同跨度桥梁的预制经验和设计图纸要求设置了预留压缩量和反拱,相应梁型的反拱如下:32m梁预留反拱值为45mm,模板下口预留弹性压缩值为36mm;上口预留压缩量值为0mm。
24m梁预留反拱值为26mm,模板下口预留弹性压缩值为26mm;上口预留压缩量值为0mm20m梁预留反拱值为18mm,模板下口预留弹性压缩值为22mm;上口预留压缩量值为0mm16m梁预留反拱值为12mm,模板下口预留弹性压缩值为14mm;上口预留压缩量值为0mm底模采用C30混凝土台座,台座顶面铺设δ8mm钢板,与台座混凝土连接形成整体底模在设置过程中,按照上述反拱值,标高按二次抛物线方程计算值进行控制 ——为跨度——为矢高(即预留反拱值)根据反拱抛物线方程,以台座端点为原点,计算出沿梁体方向每隔2m(X=0、2、4…m)的反拱度值y值,然后浇筑梁体反拱线型底模混凝土台座反拱度值设计见表4-1混凝土台座反拱度值设置 表4-1混凝土梁32m梁24m梁型 号直线边梁直线中梁曲线边梁曲线中梁直线边梁直线中梁曲线边梁曲线中梁设计徐变上拱度(mm)44.7245.8755.1655.5224.1224.6828.0128.12计算采用上拱度(mm)4526台座反拱度值x值y值x值y值00002-102-84-194-146-276-198-338-2310-3810-2512-4212.313-2614-4416.318-45混凝土梁20m梁16m梁型 号直线边梁直线中梁曲线边梁曲线中梁直线边梁直线中梁曲线边梁曲线中梁设计徐变上拱度(mm)18.2218.521.5121.4812.4712.5214.0113.84计算采用上拱度(mm)1812台座反拱度值x值y值x值y值00002-62-54-114-96-156-118-178.257-1210.31-184.3 模板进场后在台位上拼装,按模型安装检验项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模型必须分节编号模型单扇检查控制要求见表4-2;模型拼装、安装尺寸及要求控制见表4-3;端模检查验收记录见4-4 单扇新制模型验收标准 表4-2序 号项 目标 准1单节模型全长±2mm2单节模型高度±2mm3单节模型板面平整度≤2mm/m4纵向旁弯≤3mm5预埋件定位孔在侧模的定位误差±3mm6侧模其它构件定位误差与侧模的连接7接缝防漏胶条安装牢固,无损坏8工作面焊接部位打磨平整或圆顺9工作面表面平整,无锈蚀 模型总拼装检查验收记录 表4-3序 号检 查 项 点质 量 标 准(mm)1侧模板全长±15(跨度>16m)±10(跨度≤16m)2桥面对角线长≤15(跨度>16m)≤10(跨度≤16m)3底模板全长±15(跨度>16m)±10(跨度≤16m)4桥梁跨度±15(跨度>16m)±10(跨度≤16m)5底模板宽0,+106底模板中心线位置偏差≤27桥面板中心线位置偏差≤58腹板中心位置偏差≤109隔板中心位置偏差≤510模板倾斜处偏差≤3‰11侧、底模及端模板平整度≤2 mm/m12桥面板宽度+10,013腹板厚度+10,014底板厚度+10,015顶板厚度+10,016隔板厚度+10,017侧模及端模纵、横向预应力筋孔偏离设计位置≤3 端模检查验收记录 表4-4序 号检查项点质量标准(mm)1端模高度0、+52端模宽度≤33模板工作表面平整度2mm/m4纵向预应力孔位置误差±35端面各部尺寸±34.4 新制模型使用前,平放且妥善保存,防止变形和锈蚀。
如存放时间过长,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除锈处理,合格后方能使用5 模型安装模型安装主要工艺流程图交错安装外、内侧模型绑扎桥面钢筋安装预埋T钢、横向张拉成孔器、滴水槽模型、泄水管安装桥面上部拉杆及各部连接件、紧固件安装挡碴墙、断缝模型、梁端不等边角钢紧固所有联结螺栓,全面拧紧横竖顶丝检查安装模型各部尺寸并调整到质量标准范围内安装端模底模、侧模、端模清碴,整修,涂油,检查各种定位标识线安装锚垫板(端模、侧模)5.1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型各处,对变形或损坏处立即进行整修,清除模型表面及连接处的污物、灰碴,然后在模型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桥梁专用脱模剂,不得含有使梁体表面发黑、发黄等杂质,不得使用柴、机油混合物作为脱模剂)检修好的模型胶条外露完好,模板不得有挠曲、凸凹不平和焊鏠开裂现象5.2 底模长度必须按预留压缩量后的梁长进行严格控制,端模安装时必须紧靠底模端部,利用底模控制梁长底模两侧元宝垫底标高必须按照预留压缩量以及侧模安装标高严格设置侧模安装时直接落在元宝垫上,利用元宝垫来控制侧模安装高度支座保持平整、位置准确,支座安装板安装时与底模固定,底模预留螺栓孔5.3 梁体钢筋验收合格后安装模型,先安装端模,然后按照大面(外侧)与小面(内侧)同时交错进行的顺序安装侧模,并由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吊装,每一节相对应的侧模安装好后要用上部拉杆临时连接后,安装侧面斜拉杆、横竖顶丝、连接螺杆等紧固件。
5.4 相邻安装的两节模型,必须接缝密贴、表面平整无错台、连接紧固按设计规定安装预埋T钢、联结板、泄水管、滴水槽模型等5.5 桥面钢筋验收合格后安装桥面外侧档碴墙模板、内侧桥面板湿接缝预留钢筋、端墙模板、梁端不等边角钢,安装时要顺直,并安装横向预应力成孔波纹管等预埋件装置5.6 全部模型安装完后,以端头模型中心线为基准,检查安装桥梁模型全长和调整桥面内外侧宽度然后逐一紧固全部的连接螺栓、横竖顶丝,调整好侧模的垂直状态(统称“抄平”)在允许范围内5.7 模型安装完毕后,班组必须认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达到标准后,由班组质量检查员认真填写模型安装质量检查记录,并由安质部专职检查人员验收签认并报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6 模型拆卸模型拆卸工艺流程图灌注完毕2h后拆除锚垫板等预埋件的固定螺栓,8-10小后拆除下隔墙盖板、横向张拉成孔器,抽拔纵橡胶管接到脱模通知单混凝土强度:>25MPa且混凝土不开裂掉角各部温差不超过15℃拆卸侧模间的所有紧固件、斜支撑;拧松顶丝拆卸挡碴墙模、端边墙模、桥面湿接缝钢筋盒,并清碴,校正变形模板拆卸端模、侧模6.1 梁体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拆除锚垫板、联结板等预埋件的固定螺栓和下隔墙盖板,抽拔纵、横向橡胶管。
6.2 当随梁体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大于25MPa,且保证混凝土不拆裂掉角,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度差不超过15℃时,方可拆模,拆除模型(侧模)后立即进入自然养护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得拆模6.3 拆卸模型的顺序为:先拨出挡碴墙断缝模型,拆除须以拨出后断缝成型良好,不塌陷,且能顺利拨出为准拆除上部拉杆, 再拆卸端边墙模和挡碴墙模,然后拆卸外侧模及端模的所有紧固件、斜支撑、拧松横竖顶丝,拆除端模滴水槽钢条拆除时严禁生拉硬拽6.4 拆侧模时,模型吊具挂稳后方可开始,防止顶松外侧模时,模型突然倾倒,然后用两台专用千斤顶,同时分别顶在内外侧模的竖带上, 两台顶杆同步施力,即可将外侧模逐扇顶松外侧模全部顶松后, 拆卸内侧模所有联结件,然后两顶杆一端顶在挡碴墙上,另一端顶在内侧模竖带上,两顶杆同步施力逐扇顶开内侧模最后,按先外侧模后内侧模的顺序,将侧模逐扇吊离梁体起吊时,要平稳,由专人扶好模板,防止撞破梁体拆下的模型缓慢平放,以免损伤钢模,同时注意施工安全6.5 脱模移梁后须及时铲净底模表面和橡胶条上残存的灰渣,检查修整缺陷,均匀涂刷隔离剂,对钢模支承的斜拉杆及横竖顶丝及时涂润滑油7 安全注意事项及环境保护7.1 吊装模板必须有专人指挥,按规程操作,注意安全;吊装模板时龙门吊下严禁站人。
7.2 施焊场地周围必须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7.3 乙炔发生器必须设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7.4 不得手持连接胶管的焊枪爬梯、登高7.5 吊装模板所用的钢丝绳在吊装前必须全部检查,确认无断丝后方可使用7.6 龙门吊作业前,操作司机必须检查各部装置是否正常,钢缆是否符合规定,制定器、液压装置和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灵敏,严禁龙门吊各工作部件不正常的情况下运行作业7.7 停工或休息时,严禁将吊物悬挂在空中,必须将吊物全部卸下,龙门吊断开电源方可允许停工或休息7.8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7.9 施工完毕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杂物及混凝土硬块,确保施工现场整洁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丹灶制梁场 企业标准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