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DB地方标准DB33T 376.12002 特种野猪 第1部分 野猪.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54842363
  • 上传时间:2022-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2.0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DB33/XXX.4—2002DB3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2-10-20实施2002-08-19发布特种野猪 第1部分: 种猪Special boar Part 1: Swine breeds DB33/T 376.1—2002浙江省地方标准ICS 65.020.30B 44备案号:12717-2002III1DB33/T 376.1—2002前 言本部分所涉及的特种野猪是由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在获得野猪驯养、繁殖和与家猪杂交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十多年的选育而成具有野猪的特殊外形、易于饲养、瘦肉率高、肉中亚油酸含量高、肉质风味独特等优良性状为加快特种野猪的发展,促进其产业化进程,并确保特种野猪的品质,生产优质绿色食品,特制定本部分 DB33/T 376《特种野猪》按部分发布,分为四个部分: —— 第1部分:种猪—— 第2部分:饲养管理—— 第3部分:疫病防制—— 第4部分:鲜、冻猪肉本部分为DB33/T 376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象山县农林局、象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维虎、裴英旗、杨永明I特种野猪 第1部分: 种猪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特种野猪的品种来源、体型外貌、习性、生产性能、遗传性能、性状测定、选种和种猪出场本部分适用于特种野猪种猪选种和品种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GB 16549-1996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16567-1996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NY/T 51-1987 瘦肉型猪品种(系)鉴定和验收NY/T 61-1987 瘦肉型猪选育技术规程NY/T 63-1987 瘦肉型猪杂交组合试验技术规程3  品种来源 选用野猪与家猪组合而成4 体型外貌4.1 毛色初生时身上有纵向深棕褐色较宽的带状条纹,其余被毛为黄褐色或浅灰黄色,35日龄至75日龄,纵向条纹逐渐消失,体重达到40kg-50kg时,被毛转为灰黄褐色或棕灰褐色的成年毛色。

      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换毛,至9月份新毛长齐4.2 体型略呈正方形或稍偏长,体长略短各部衔接良好,结构紧凑,肌肉发达,体质健壮4.3 头嘴脸尖长,头呈楔形,成年公猪獠牙粗壮4.4 耳耳小,向前上方直立4.5 颈颈短粗,与头、肩衔接良好,鬃毛粗长且硬,母猪颈较公猪略细长4.6 肩肩胛倾斜度适宜,肌肉发达公猪肩宽实,富有悍威4.7 胸胸深,宽窄适中,结构坚实4.8 腹腹线平直,与胸部衔接良好4.9 背腰背腰平直,宽窄适中,腰背间衔接良好,与颈、尻部过渡平顺4.10 尻尻部稍倾斜,后躯推进力强4.11 尾长短适中,尾端多数有上下分叉的尾毛4.12 四肢粗壮坚实,系部倾斜度适宜,蹄壳坚硬,呈黑色或灰黑色4.13 体重成年公猪190kg-210kg,母猪145kg-155kg4.14 体尺特种野猪体尺见表1 表1 特种野猪体尺 单位 cm 性 别项 目体高体长胸围腹围肩宽管围尻长成年公猪70~75130~135122~127120~12537~4016~1828~30成年母猪68~72128~132118~122125~13035~3714~1828~295 习性5.1 食性5.1.1 食性广,对青粗块根饲料的利用能力尤强。

      5.1.2 采食行为表现为白天采食量少,午后夜间采食量大5.2 适应性5.2.1 既适应圈养,也适应放养,但放养的适应性比圈养更好,圈舍要有运动场5.2.2 能适应我国南北方各地的气候环境,但相比之下,其耐热性比耐寒性更好5.2.3 对潮湿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差5.3 合群性合群性好,喜群居和群体觅食5.4 防御性防御反射强烈,表现胆小、机敏、易受惊,越障能力强5.5 生活有序性 生活有序性突出,条件反射较为巩固5.6 抗病性放养条件下,极少发病,圈养后猪群免疫功能呈下降趋势6 生产性能6.1 繁殖性能6.1.1 母猪初情期约4―5月龄,初配适龄为7月龄发情周期18d―23d,发情持续期4d―7d6.1.2 年产2胎,初产母猪每胎窝产仔数6-8头,经产母猪每胎窝产仔数8头-12头6.1.3 母猪产仔后护仔能力强6.2 生长速度从保育期结束到屠宰的110d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为450g左右6.3 饲料报酬料肉比为3-3.5:16.4 屠宰率屠宰率75%以上,适宜屠宰体重为65kg-75kg 6.5 胴体瘦肉率父系68%-72%,母系65%-68%,商品猪67%-70%。

      6.6 肉质性状肉质性状见表2表2 肉质性状项 目指 标PH值>6.0嫩度(剪切力N计)≦26失水力(%)≤24.46水分(%)≤45.36肉色(比色)3级鲜红肌内脂肪中亚油酸(%)≥187 遗传性能遗传性能稳定品系间配套生产,后代性状一致8 选 种8.1 选育方法 采用品系选育和同胞、半同胞及后裔测定方法来评定种猪8.2 选种步骤8.2.1 初选 根据毛色、外貌,发育及体质状况在断奶时进行初选8.2.2 二选 根据品种特征、品种习性、生产性能、遗传性能4方面在4月龄进行二选8.2.3 三选 在6月龄进行三选,重点注意种猪生殖器官发育情况9 种猪出场9.1 种猪出场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 9.2 种猪出场必须附有《种畜禽合格证》9.3 种猪出场调运前,应按GB 16567-1996和GB 16549-1996中的规定进行检疫,办理《畜禽运输检疫证》、《车辆消毒证》10 性状测定10.1 性能指标测定10.1.1 种猪性状测定按NY/T 51-1987、NY/T 61-1987和NY/T 63-1987的规定10.2 肉质性状测定10.2.1 嫩度测定用C-LM型肌肉嫩度计测定。

      10.2.2 失水力测定用改装“土壤膨胀压缩仪”测定,用“%”表示10.2.3 水分测定按GB/T 5009.3-1985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10.2.4 肉色测定 肉色测定用标准比色板,按1、2、3、4、5级评分,1级浅色,5级暗红,2、3、4级为正常肉色10.2.5 亚油酸测定 肌肉内脂肪中的亚油酸测定,采用甲醇—氯仿浸提法脂肪酸的甲脂化采用甘油三脂与0.4N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在室温下直接进行脂化,然后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亚油酸的含量 ———————————————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