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原乡村美如画》doc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035153
  • 上传时间:2019-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3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原乡村美如画-学校党建论文五原乡村美如画 河套大地,生机勃发,禾木葱茏 古郡五原,在连续多年尽享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中,焕发出新鲜活力和迷人的风采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指引下,五原县委、政府按照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做新农村”、“做实民生”的部署,将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作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抓手,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五原县探索出了一条危房改造与旧村整治有效结合的五原模式改造后的五原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一座座或红色或白色基调的村庄,掩映在绿色的树木庄禾之中,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美好幸福尽写在20万五原农民的笑脸上 改善民生顺民意 五原县总面积2544平方公里,辖8镇1乡1农场,117个行政村,30万人口中有20万农业人口2012年,五原县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相结合为切入点,整合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农林牧水等各项惠农项目资金,精心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环境优美生态区,全力建设集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并具有五原特色的美丽乡村县委书记郭占江多次在各级干部会上强调:“要在‘房、绿、文化’上实现新突破。

      ‘房’验证着发展,‘绿’维系着生机,‘文化’塑造着灵魂,三者相得益彰‘房’就是改造危房,整治旧村,建设新村,打造美丽乡村  今年,五原县委、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光伏新镇,建设“菜博园”、“羊博园”、“葵博园”,激励五原干部群众发扬“总干”精神,以时不我待的激情和干劲投入到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建设中,让五原的农民不仅有好房住,有好地种,有好收入,还要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张明生是新公中镇永联村二组的一位普通农民,他在2013年享受到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新建了一套73平方米住房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张明生高兴地说:“我原来的土房早已是危房,一直没钱拆旧建新如今政府给了补贴,只花3万多就建了新房,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在永联二组,35户农民和张明生一样也盖起了新房,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新房使全村显得生气盎然 在隆兴昌镇联乐村一组的广场上,绿树下鲜花中,各种健身器械点辍其中,十几位中老年村民正伴着音乐跳健身舞雷存兰老人高兴地说:“过去我们村脏兮兮的,晴天满身灰,下雨两脚泥村庄整治后,政府给修了路、栽了树,还建了广场,安了健身器,现在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生活了 联乐一组是五原县第一批实施村庄整治的示范村。

      从2012年开始,硬化了村内三横四纵道路3公里,拆除旧房16座,修缮、美化房屋23000平方米,新建及整治院墙4400延长米,栽植树木12000株,清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共350车,安放垃圾箱20个,建起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和380平方米综合活动室和图书室,安装了健身器材如今,这样高标准的示范村在五原县已建成164个 五原县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中,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规划先行、项目整合、产业带动、长效管理”的原则,突出“一个特色”,实行“六个结合”,推行“六种模式”,采取“六个一点”,实现“五个确保”一个特色”,即打造绿色生态村庄,做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六个结合”,即危房改造与村庄整治、与林业生态、与“十个全覆盖”、与特色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与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六种模式”,即综合示范引领型、集镇聚集型、中心村建设型、旧村整治型、产业发展型、旅游文化主导型六种模式;“六个一点”,即项目支撑一点、部门帮扶一点、企业垫付一点、财政奖补一点、外出人士捐助一点、群众筹资投劳一点;“五个确保”,即确保施工质量、确保建设效果、确保乡土特色、确保环境优美、确保群众满意。

      联星光伏新亮点 在联星光伏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大片统一制式的农家院正在紧张施工,看工程效果图,令人耳目一新,一排排住宅和棚圈的屋顶上,是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这是五原县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大胆探索创新的一种全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项目引进了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投资建设“清洁能源、新村建设、土地整治、肉羊规模化养殖、绿色有机种植、农民增收”六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预计总投资20亿元,包括1000套光伏住宅、年出栏30万只高标准肉羊养殖园区,7万亩规模化种植基地,150MWP光伏发电 项目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牵头、农民主体”的方式实施政府负责规划编制、争取项目、解决矛盾;企业负责筹措资金,实施工程;农民主体是指农民自愿参与工程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农田水利工程依托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2014年投资7600万元,实施农田水利建设4.3万亩通过发动农民参与,大破大立,实现渠、沟、路、林、田五配套,为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二是现代农业工程企业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统一订单、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打造“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集中流转耕地2万亩,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进知名企业与农户合作,建设绿色有机种植和肉羊高标准养殖生产基地。

      三是“十个全覆盖”工程结合危旧房改造工程,搬迁2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一期建设457户,涉及1352人,复垦耕地2350亩,按照“以房换房、村民自愿”的原则,以旧房无偿置换新房,同时配套实施“十个全覆盖” 光伏园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城乡统筹、工农互补,农民从居住到生产生活,实现就地城镇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工人化光伏产业年可发电量8500万度,成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高标准美丽乡村生产生活区,入驻园区的农户,预计户均来自土地流转的收入2万元,屋顶光伏设备发电的收入3万元,参加合作社种养殖的收入3万元,合计户均年收入可达8万元左右光伏园区将成为工农牧业循环互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粮食4000万斤、肉羊10万只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企业由此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新路通过农企结合,规模化种养殖和光伏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年产值可达亿元以上 “三园”建设促三农 “菜博园”、“羊博园”、“葵博园”是五原县正在着力打造的三张崭新名片,也是推动全县“三农”发展的重要载体工程   “菜博园”位于隆兴昌镇八里桥,一排排高标准日光温室一眼望不到边,蔚为壮观园区规划面积11000亩,按照“四区一线”布局。

      第一区是设施农业展示区,共2800亩,以民隆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核心,发展温室反季节瓜菜生产,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第二区是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共3400亩,由力华得公司建设新型住宅340套,每套配建2栋日光温室,实现生产与生活的有机结合第三区是现代物流汇集区,以八里桥农贸批发市场为中心,建设集农产品批发、销售、配送、检测、包装、仓储、保鲜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成为自治区西部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心,以带动设施农业基地发展第四区是高新产业聚集区,占地4000亩,由内蒙古和信园蒙草公司建设智能化温室群,进行节水抗旱植物研发、生产、销售及育种、育苗与种植,转化蒙草研发技术成果;由山路集团公司实施光伏发电与温室一体化建设项目,采取棚上发电、棚内种菜,有效集约用地,实现“光农互补”“工农结合”“一产与二产集成叠加”,努力打造全区光伏农业第一县;由民富公司建设集温室生产、营销、采摘、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河套文化园,把河套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集中展示五原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 “羊博园”位于五原县塔尔湖镇,依托巴美养殖基地而建巴美养殖基地如同一座大公园,沿湖绿柳、圈洁羊肥。

      羊博园”是以建设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牧业为目标,展示羊文化博览园,对于提升五原县肉羊产业层次、增强其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加农民收入、打造旅游文化大县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五原县向日葵博览园”,依托“八里桥农贸市场”“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隆兴湖湿地公园”整合而成通过渠、沟、路、林、田高标准配套,集中联片种植向日葵,建设旅游设施,使其成为向日葵种植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区、现代农业展示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产业发展引领区,增加五原县葵花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树立产业品牌,展示五原形象,促进产业发展 从2009年到2011年,五原县改造农村危房1025户;2012年,五原县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试点旗县,当年改造危房3200户,整治村庄18个;2013年,五原县依托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了建设步伐,建成新农村示范点90个,到目前,共有164个村庄进行了高标准整治,走出了一条改变河套农村面貌的新路,被评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塔尔湖镇、新公中镇永联村分别被命名为全区美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2014年5月中旬,五原县作为自治区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作现场会观摩点,其经验被会议高度认可并向全区推广。

      五原县以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程为契机,捆绑使用各种惠农项目和资金,统一规划、统筹使用,实现了综合效益不久的将来,20万五原农民,会有好房住、好地种、高收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美好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新五原将在世人面前展示它亮丽的新风采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