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kw余热发电项目申请报告.doc
80页唐山圣龙水泥(5000t/d带12000kW余热发电)项目申请报告工程代号:200908A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二○○九年八月目 录1.总论1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项目负责人11.2承办单位概况12.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2.1项目提出的背景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市场分析及预测13.1市场定位13.2目标市场分析13.3市场分析结论14.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14.1原材料14.2建设场地14.3供电14.4供水14.5气象条件与地震烈度15.工程技术方案15.1石灰石矿山工程15.2生产工艺技术方案15.3总图布置方案15.4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方案15.5给水排水方案15.6供热通风及空调15.7建筑与结构方案16.节能方案分析16.1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16.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16.3节能措施16.4单项节能工程——余热电站工程16.5节能效果分析结论与建议17.环境影响评价17.1设计采用的依据和标准17.2区域环境现状17.3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8.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18.1组织机构18.2劳动定员19.项目实施进度19.1建设工期1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10.投资匡算与资金筹措110.1投资匡算110.2流动资金估算:110.3建设项目总投资110.4项目资金筹措与使用111.财务评价111.1财务评价依据、原则及方法111.2财务评价111.3偿债能力分析111.4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11.5评价结论111.6经济分析附表、附图目录112.附图1附图:1、唐山圣龙水泥(5000t/d带12000kW余热发电)总平面布置示意图1. 总论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项目负责人1.1.1 项目名称:唐山圣龙水泥(5000t/d带12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水泥熟料生产线)1.1.2 项目承办单位:唐山圣龙水泥1.1.3 项目负责人: 马俊忠1.2 承办单位概况遵化市隶属河北省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倚长城,南临津唐,东通辽沈,西顾京城,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
境内地貌呈“三山两川”之势,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总面积152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2个街道、648个行政村,总人口70.2万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9℃,常年降水量724.7毫米,年均日照2608.2小时,无霜期182天遵化境内已探明的矿藏30多种,主要有铁(矿石储量1.5亿吨)、金(矿石储量140万吨)、锰(矿石储量36.1万吨)、白云石(矿石储量3.9亿吨)、石英石(矿石储量831万吨)等政府坚持“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不断优化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了钢铁、建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遵化按照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区面积达到16.9平方公里,人口13.6万,城镇化率47.6%,位居全省前列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3.7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4.5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6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61%,城市绿化覆盖率24.6%遵化交通四通八达,国道唐宣公路和省道邦宽公路、遵宝公路,大秦铁路,承唐高速、唐遵铁路和遵潘铁路穿境而过,到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61公里。
曹妃甸工业区位于遵化市东南部沿海,总占地面积370km2,是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被列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最大的建设项目在此将构筑以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为主导,电力、海水淡化、建材、环保等关联产业循环配套,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现辖2市6县6区,4个开发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及汉沽管理区总面积13472 km2,人口714.5万2007年,唐山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7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重点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9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的目标。
使曹妃甸工业区具备了产业大规模开发的基础条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唐山是全国的水泥生产大市,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的水泥企业133家,现有熟料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可以生产水泥3200万吨2005年,整个行业平稳运行,全市水泥产量2849万吨,比上年增长1.3%,比“九五”末增长76.0%近两年有3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继竣工投产,市场淘汰了3台泾阳窑、15台机立窑,新型干法熟料生产能力达到44.32%,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但是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泥工业总体上仍是大而不强,总量优势地位与落后的工艺装备形成较大的反差,生产能耗大且环境污染严重,立窑水泥过剩、优质回转窑水泥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3】103号文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为了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针对水泥行业提出了“完善产业政策、科学规划布局、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督”的意见,制定了“国家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区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大型熟料基地”的产业发展政策。
2007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以“特急”发改办工业【2007】447号文下发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要求,2008年底前各地要淘汰各种规格的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进一步消减立窑生产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淘汰全部立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关停并转年产规模小于20万吨和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企业的生产能力通知还指出“到2010年末,全国完成淘汰小水泥产能2.5亿吨为贯彻落实国家“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唐山市化工、电力、冶金矿石尾矿资源和废渣资源、发挥交通便利、临近环渤海经济区的地域优势,加速当地水泥产业升级,加快关停小水泥厂的步伐,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当地经济,河北遵化市唐山圣龙水泥拟在遵化市党峪镇洪家屯东建设一条4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本项目建成后年产水泥熟料124万吨,遵化市为配合本项目,将关停等量的立窑生产能力,以达到“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及资源综合利用之目的2. 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提出的背景唐山市拥有生产水泥用的丰富的矿产资源,质优价廉,具备发展水泥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xxx水泥现有2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于1994年12月建成投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该生产线当时所执行的能耗指标、环境保护标准已由新的指标和标准代替换言之,xxx水泥的2000t/d水泥生产线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标准的要求,不仅能耗高导致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而且污染严重,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唐山市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加速发展和构建和谐唐山的宏伟目标为了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市区内的污染企业要搬迁出市中心区的工作安排,xxx水泥为搬迁企业之一xxx水泥从大局出发,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决定将企业搬迁公司领导根据《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发改工业[2006]2222号),“坚持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培育优势大集团:国家鼓励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所指出的“鼓励企业采取先进技术和工艺,尽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区建设4000 t/d 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初步拟定在公司矿山所在地----唐山市古冶区域山建设一条4500 t/d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带12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以延续民族企业,妥善安置企业职工。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建设是满足城市发展规划、构建和谐唐山的需要唐山,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 ,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北京、天津毗邻,是联接华北、东北两大地区的咽喉要地和走廊中国第一座近代煤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均诞生在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工业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等 10 大支柱产业,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唐山现有开滦、唐钢、冀东水泥、机车车辆、三友碱业、唐山陶瓷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优势企业唐山是震后崛起的新型城市,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市政设施配套,环境清新优美,现代化水平较高城市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 100% 、 97% 、 65% 和 83% ,均居全国同等城市领先水平 1990 年唐山在全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2004 年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京哈、京秦、大秦三条干线铁路和京榆、唐秦、京唐三条国道穿境而过,京沈(唐山段)、唐津、唐港、西外环四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环城立体互交,构成了现代化交通网络。
2006 年唐山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2361.68 亿元 ;全部财政收入达到 264.29 亿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006 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76元和5155元当前,唐山已经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唐山今后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唐山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要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努力提高中心城区现代化水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品位,优化城区产业布局,积极实施“退二进三” 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唐山在这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唐山市的整体形象,促进唐山市的不断发展,启新水泥搬迁出唐山市区是必要的2.2.2 项目建设是延续民族企业发展、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xxx水泥是中国第一家水泥厂, 享有“中国水泥工业摇篮”的盛誉,是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视察过的工厂马牌”是我国最早注册使用的水泥商标,在旧中国,曾荣膺1904年美国圣鲁意赛会头等奖、1905年意国赛会优等奖、1915年巴拿马赛会头等奖、1909年武汉第一次劝业会一等奖等数十种国际国内大奖,“马牌”水泥曾被我国著名铁道专家詹天佑誉为“上品”。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启新水泥已成为中国水泥的一种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xxx水泥历史悠久,为社会主义建设立下汉马功劳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充分发挥公司人员的技术管理才能,将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