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doc

6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3430539
  • 上传时间:2023-06-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8.50KB
  • / 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活动: 空气占据空间活动目标:认识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实验器材:水槽、玻璃杯、纸、空饮料瓶、气球等实验指导: 这是一个观察实验,目的是指导学生把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层面探究过程:(一)1、取一透明玻璃杯,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2、在水槽中倒水,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3、观察杯底的纸团会湿吗?实验现象:纸团不会湿因为玻璃杯中有空气,这些空气也要占据空间,所以水槽中的水进不了玻璃杯内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二)1. 将气球放入空饮料瓶,气球口向外翻套在瓶口上2. 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观察瓶子里气球的变化实验现象:气球吹不大,这是因为塑料瓶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实验结论:空气也要占据空间温馨提示:1、纸团应紧塞在杯底,以免杯口朝下时落下杯子压入水中时要慢并且保持竖直2、气球要套牢瓶口吹瓶子里的气球时,手不要用力捏塑料瓶生活链接: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吹大瓶子里的气球?(想办法赶走瓶中的空气)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学生自主空间器材准备水槽、玻璃杯、纸空饮料瓶、气球等探究过程1、取一透明玻璃杯,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

      2、在水槽中倒水,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3、观察杯底的纸团会湿吗?1. 将气球放入空饮料瓶,气球口向外翻套在瓶口上2. 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观察瓶子里气球的变化实验小结空气也要占据空间空气也要占据空间备注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活动:空气是有质量的活动目标: 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实验器材:细木棍、气球两只、细线一根、支架一只实验指导:由于这个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计为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对现象作出解释探究过程:1、将两只气球充气,在需要刺破的地方(气球上部),事先贴上一小块透明胶带 2、用细线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调节木棍中间的绳套,使左右平衡3、刺破其中一只,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木棍发生倾斜,气球刺破的一端上翘实验结论:空气有质量温馨提示:1、在两只气球上各贴上一块胶带,保证气球刺破前重量相等,也为了避免用针刺破气球时气球爆裂2、本实验要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生活链接: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空气是有质量的学生自主空间器材准备细木棍、气球两只、细线一根、支架一只探究过程1、将两只气球充气,在需要刺破的地方(气球上部),事先贴上一小块透明胶带 2、用细线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调节木棍中间的绳套,使左右平衡。

      3、刺破其中一只,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木棍发生倾斜,气球刺破的一端上翘实验小结空气有质量备注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活动:空气的性质活动目标: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并归纳概括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烧杯、气球、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实验指导:做这个实验时可采用教师和学生相结合的方法演示探究过程:1、将水、空气分别装入圆底烧瓶里,再将水、空气分别装入烧杯里,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水和空气的形状随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实验结论:水和空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2、将空小塑料瓶放入水槽,观察水流入瓶中,空气跑出的情形实验现象:水流入瓶内的同时,瓶内的空气也以从水中冒出来实验结论:水和空气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且都能流动3、分别将水、空气吸入注射器,将注射器,一端顶住橡皮,推动注射器,比较实验现象:装水的注射器,活塞推不动装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能推动一点点实验结论:空气能被压缩而水不能被压缩温馨提示:1、比较形状时,可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容器,并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从颜色、气味、味道、透明度等方面认识空气的性质 生活链接:怎么证明饼干、砖头等物体中是否有空气?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空气的性质学生自主空间器材准备烧杯、气球、水槽、注射器、橡皮、小塑料瓶探究过程1、将水、空气分别装入圆底烧瓶里,再将水、空气分别装入烧杯里,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水和空气的形状随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2、将空小塑料瓶放入水槽,观察水流入瓶中,空气跑出的情形实验现象:水流入瓶内的同时,瓶内的空气也以从水中冒出来3、分别将水、空气吸入注射器,将注射器,一端顶住橡皮,推动注射器,比较实验现象:装水的注射器,活塞推不动装空气的注射器,活塞能推动一点点实验小结水与空气都可流动,形状都能改变,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备注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活动:压缩空气的力量活动目标:体会压缩空气的运用,拓展所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实验器材: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胶带实验指导; 模拟喷气式飞机是需要掌握控制变量的对比试验探究过程:1、把两块相同的长木板分别与两木块搭成两个相同的斜面,木板的低端放在塑料盘内,然后在两块木板顶端分别放上相同量带草皮的土和散土2、用喷壶从同一高度同时向土壤喷水,喷水的过程要完全相同实验现象:水流经过有草皮的土壤水土流失少,水流经过无草皮的土壤水土流失多实验结论:植被可以保护土壤,保护水土流失温馨提示:1、实验过程中要重点观察水流过后,土层的变化和流水经过的痕迹2、要引导学生学会保护土壤。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土壤蓄水能力对比的实验学生自主空间器材准备两块相同长木板、两块相同的木块、、两个相同的塑料盘、相同量带草皮的土和散土、两只喷壶、水探究过程1、把两块相同的长木板分别与两木块搭成两个相同的斜面,木板的低端放在塑料盘内,然后在两块木板顶端分别放上相同量带草皮的土和散土2、用喷壶从同一高度同时向土壤喷水,喷水的过程要完全相同实验小结实验现象:水流经过有草皮的土壤水土流失少,水流经过无草皮的土壤水土流失多实验结论:植被可以保护土壤,保护水土流失备注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活动:热空气的流动活动目标: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热空气的流动实验器材:蜡烛、火柴、纸蛇实验指导:这个实验旨在学生感受、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明白热空气是怎样运动的探究过程:1、点燃蜡烛,将手分别放在蜡烛四周、上方及下面,感受热空气在哪里?实验现象:热空气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冷空气在火焰的下方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2、将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会有什么发现?实验现象:会看到纸蛇在转动实验结论:烛火产生的热空流上升,推动纸蛇转动。

      温馨提示:1、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手和纸蛇都不能离烛火太近,以免燃着 生活链接: 你知道制冷空调和暖气片应该装在什么位置吗?说说你的想法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热空气的流动学生自主空间器材准备蜡烛、火柴、纸蛇探究过程1、点燃蜡烛,将手分别放在蜡烛四周、上方及下面,感受热空气在哪里?实验现象:热空气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向上流动热空气上升)2、将纸蛇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会有什么发现?实验现象:会看到纸蛇在转动实验结论:烛火产生的热空流上升,推动纸蛇转动实验小结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备注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活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活动目标: 认识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实验器材:细木棍一根、大小相同的纸杯两只、细线一根、火柴一盒实验指导:实验前先提出“为什么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沉” 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做演示实验探究过程:1、用细线将两只相同的纸杯口朝下系在细木棍两端,调节木棍中间的绳套,使木棍保持平衡 2、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考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3、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松手后看见热的这端上升,冷的那端下沉实验结论: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温馨提示:1、指导学生认识到两只纸杯大小相同,因此两只杯里的空气体积相同2、实验用的木棍要细、要轻,可用一根一次性筷子代替细木棍生活链接:你知道热气球吗?上网查资料了解热空气的工作原理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日 年级 班 第 组实验探究活动名称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学生自主空间器材准备细木棍一根、大小相同的纸杯两只、细线一根、火柴一盒探究过程1、用细线将两只相同的纸杯口朝下系在细木棍两端,调节木棍中间的绳套,使木棍保持平衡 2、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考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3、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松手后看见热的这端上升,冷的那端下沉实验小结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备注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探究活动:冷热空气对流活动目标: 观察到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火柴、线香等实验指导:在分组实验前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图文介绍,明确方法再让学生分组实验。

      探究过程:1、将两个一样大的集气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实验现象:将冷瓶到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调玻璃片后,热瓶中的烟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再上升,这样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而将冷瓶和热瓶位置上下对调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实验结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冷热空气形成对流温馨提示:1、实验时提醒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白烟的位置变化上,以便学生清晰的感受到冷热空气的对流生活链接:课本8页看图推想: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 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