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原创精品]201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

98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54623863
  • 上传时间:2018-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03MB
  • / 9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四 选修专题,第20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过失 ①统治十分残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②其暴政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短命而亡2.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吸取隋亡教训,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治国的政治思想,为后世所称道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实行开明的君主专制 (3)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4)沿用均田制,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5)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6)重视文化事业,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3.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平定三藩之乱,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设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 (3)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从而使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4)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并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 (5)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2)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基础,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和理想国,强调法治,建立阿卡德米学园 (2)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接近唯物主义,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奠基性地位,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2)从克伦威尔的统治来看 ①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建立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维护和巩固了革命成果;②统治活动充满了高压和暴力,理应受到谴责2.华盛顿 (1)引领独立: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主持制宪: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3)首任总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合众国银行,统一了货币同时他也确立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外交原则 (4)急流勇退:1796年华盛顿主动辞去总统职务,赢得了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3.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对法国进行资本主义改造和颁布《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立法的蓝本,产生了巨大的世界影响 (2)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和国家独立,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发动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运动,维护革命果实 (4)辛亥革命后,通过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完成了从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2.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1)形成了一套非暴力斗争的理论,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二战后提出独立要求,形成了印度民族政治思想——甘地主义 (3)甘地具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局限性,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3.凯末尔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1)一战后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民族独立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2)在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推行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道路 (3)创立凯末尔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东方的“世俗改革型”民族主义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 (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行新经济政策4)列宁后期还在理论上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最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3.毛泽东、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1)毛泽东 ①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②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探索出一条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2)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2.詹天佑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1)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 (2)突出功绩是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3.李四光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1)创立新的理论——地质力学 (2)在冰川学、古生物学等领域成果显著,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3)规划地质科学研究、勘探和教育事业,以理论指导工程建设和石油勘探4.牛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发现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2)发现日光的组成;(3)出版《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4)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5.爱因斯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提出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2)提出了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3)提出研制原子弹的建议,为二战的结束作出了贡献;(4)二战结束后,积极参加世界反战运动,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如下: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价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2)确定评价标准我们评价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道德评判不能改变伟人的历史地位,而要看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但同时要遵循大节原则,不能因为失误就否认其历史贡献4)克服英雄史观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影响力,但不能夸大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 第(1)题二人的态度和原因从材料中归纳提炼即可:陈寿:尊曹,是正统,有功绩朱熹:贬曹,窃国违反三纲五常第(2)题是对材料信息观点的提炼标准:在材料三中第一句话体现明确指导思想和方法要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角度回答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例2】 (2011·新课标全国)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60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刊、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答案:(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例3】 (2011·天津文综)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和康熙帝两个人物,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应填皇帝二字第(2)问秦始皇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做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第(3)问,事件指平定三藩之乱,这使康熙养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三藩之乱的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

      答案:(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例4】 (2011·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 (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答案:(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例5】 (2011·江苏单科)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