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第三册课外颂读与阅览教学设计.doc
15页小学第三册课外颂读与阅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1、读书需动笔2、自学古诗3、读不出声3、字典是读书的工具5、划读法6、正确清楚说图意7、书要自己读8、课内外结合读9、故事会课题 1、读书需动笔 课型 实践训练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读书要动笔,在实践中体会动笔的好处,初步掌握读书动笔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平时读书的情况,准备语文补充阅读材料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谁先来说说默读不出声的方法?它的要求是什么?2、 书需动笔 就是读书时还要用笔圈圈划划 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要求是“一不”“两提高”“三到” 体会总结明确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读书动笔的要求:“一圈”(圈出好词)“二划”(划出好句好段) 1. 各组讨论,总结动笔的体会2. 推举代表发言3. 熟记动笔的要求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一对大虾>>训练,请你圈出好字词,划出好句好段.⒉总结读书需动笔体会. 1、学生试读.2、圈出好词,划出好句好段.3、交流.4、学生感知读书动笔的方法.5、加强训练,边读边圈划.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读书需动笔的要求进行. 2.组织检查和.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 -1-课题 2、自学古诗 课型 实践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阅读古诗,提高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兴趣;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正确、自主阅读古诗的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古诗阅读情况,准备古诗多媒体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读过哪些古诗吗?把你学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谁能讲讲它的意思?2、揭题:自学古诗 1、学生背古诗2、学生尝试讲古诗意思 指导方法喜获新知 1、出示古诗:《登鹳雀楼》2.师组织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自学:先读好诗,然后找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词句解释、相关录像资料,认真理解内容,品味诗篇⑴学生读诗文⑵理解诗句:太阳挨着山头落下,黄河水滚滚向大海流去你想望到更远的地方,那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⑶体会语境:配乐朗读,体会意境3、总结自学古诗方法: 1、学生读题目1、 学生自学古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进行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学生表演朗读4、交流自学体会:读古诗、找资料、想诗意、品意境、吟古诗 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选择电脑上的其他古诗进行自学2、组织自学后的交流 1、学生自己选择古诗自学2、小组交流自学古诗的成果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古诗进行自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 自学古诗,背诵古诗-2-课题 3、读不出声 课型 实践训练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了解默读的要求和方法,在实践中体会默读的好处;初步掌握提高默读速度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默读的兴趣,培养默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三到情况,准备默读训练的幻灯片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⒈请谁先说说你怎样提高读书的速度?(看书比一比)⒉默读:就是用眼睛快速地“读”文章,是不出声的读 ⒈先看书比赛,后交流读书体会⒉初步了解默读懂得默读的好处:加快速度,集中注意力,加深理解,用处,不影响别人 体会总结明确要求 师生共同总结读书体会,提出默读的要求:“一不”[不出声]、“两提高”[提高速度、效率]“三到”[眼、心、手到] ⒈各组讨论,总结读书体会,推举代表发言 ⒉熟记默读的要求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⒈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⒉《梧桐树》报时训练说说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⒉总结读书体会,讲述提高效率的方法 ⒈学生试读,读完报时 ⒉说说梧桐树为什么是我们的朋友?⒊漫谈读书体会⒋学生感知提高效率的方法;明确目的,边读边想,以词句为单位,加强训练,多读多想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按默读要求进行 ⒉组织检查和⒊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⒈学生阅读。
⒉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一节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习惯3-课题 4、字典是读书的工具 课型 实践训练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初步掌握在查字典理解词义的方法,提高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培养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新华字典.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比赛激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典.谁来说说音序查字典的方法2、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另外一种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3、下面我们来开展查字典比赛.4、小朋友,想想字典有什么用? 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听老师讲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先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数一数部首的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的页数,再数一数剩下的笔画数,在该笔画数中找到这个字的页数学着部首查字典字典是读书的工具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小黑板上的词语或句子.嘹亮的歌儿,到吭高歌等词语或句子.训练 说说加点词的意思.2、总结方法,在读书时我们遇到不理解的不字、词可查字典来认识,来理解. 1、学生试查.2、讨论说说词语的意义.3、学生感知方法。
4、学生自选一篇课文,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来理解. 实践体验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组织检查. 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 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自选一本书,到下节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4-课题 5、划读法 课型 实践学习法教学目标 1、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划读,加深理解内容,拓宽阅读面2、 掌握划读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前准备 理解学生华读的情况,准备华读的内容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谁来说说读书需动笔的好处2、划读是什么意思? 能圈出好词,划出好句;找到不懂的地方划读就是在读书时按要求划出重要和精彩的词、句和不懂的地方,并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实践训练明确好处 1、师共同总结读书的体会,提出划读法的要求用“—”划出生字,用“?”表示不懂的地方;用“★”表示好词句⑴用不同符号划出生字、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句、词, ⑵通过读和讨论来加深理解意思 1、学生自读并用划读法读书2、各组讨论,总结划读法的体会推举代表发言3、初步弄清划读的要求。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第三册《蚂蚁》训练是说说蚂蚁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搬运粮食的?2、总结划读法 1、学生试用划读法2、说说你划到了哪些字、词、句?3、读读划出的地方,体会意思 实践体验培养方法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按划读要求进行2、组织检查和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学生阅读2、小组交流阅读情况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列下一节可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5-课题 6、正确清楚说图意 课型 实践训练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在实践中正确清楚说图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能力,并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貌课前准备 准备〈〈买文具〉〉的长幻灯片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想要漂亮的文具吗?2、张小雨来到文具商店买文具,(看图)3、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问题 1、学生看图把握主要内容:张小雨去小店买东西看幻灯,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问题 指导观察引导想象 1、组织学生根据问题看图讲内容:⑴张小雨来到百货商店买文具,他是怎样与售货员阿姨对话的?⑵阿姨又会怎样说?⑶张小雨付钱时又会怎样说?⑷阿姨又会怎样说?2、交流说图后的体会,总结看图的方法:看图中人物,自己提问,然后回答,连句成文。
1、学生对照问题,自己回答,并连起来说一说:⑴先向售货员阿姨说明自己需要买什么东西⑵请小朋友随便挑,向小朋友介绍文具的品种、相关的知识⑶谢谢阿姨,给你钱!再见!⑷小朋友走好,再见!2、学生交流说图的体会 实践体验指导说话 1、请来分角色表演?2、教师相机指导3、教师小结上课情况 1、同座位练说2、推举代表上台练说3、同座位再次练说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自选一幅图,到下节课在小组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6-课题 7、书要自己读 课型 实践训练型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要自己读,只有自己读,才能理解内容,积累好词好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说写能力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本课外书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总结书要自己读的体会;1、自己读,才能理解意思2、自己读,才能积累好词好句3、自己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说写能力 1、各组讨论;书为什么要自己读?2、代表发言3、 书要自己读的好处 出示训练感悟方法 1、讨论:本学期学了不少读书的方法该怎么自己读?读书要三到;读书要动笔;读书要划出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地方先把书读通,请字典和老师帮忙,再把书读懂,2.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朝霞与日出〉〉请你自己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教师小结。
1、学生试读读通文章2、圈出好词、好句、好段3、交流①通过自己读我知道朝霞很漂亮②我知道了日出时的景象③我知道了彩霞在不断地变幻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小朋友回家自选看一本书,到下节课交流 有时间可在阅读时间进行,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好习惯7-课题 8、课内外结合读 课型 实践学习型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课内外结合读的方法,在实践中体会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激发学生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陈毅爷爷写的的诗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 小朋友,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题目叫〈〈青松〉〉,谁来背?2. 这首诗赞美了什么?3.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陈毅爷爷写的另外几首诗 1. 指导学生背诵2. 这首诗赞美了青松毫不畏惧3. 坚强高洁的品质 出示训练感悟好处 1. 谁来说说你搜集到的诗?〈〈红梅〉〉〈〈秋菊〉〉2. 你理解这二首诗的意思?3. 这两首诗与〈〈青松〉〉有什么相同之处?4. 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有什么好处?5. 总结课内外结合读的好处 1. 学生小组交流2. 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处丰富语言,提高积累。
3. 指名说说意思都是赞美了红梅、秋菊毫不畏惧坚强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