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先进事迹报告团上的发言.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13594523
  • 上传时间:2019-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9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先进事迹报告团上的发言    在先进事迹报告团上的发言—马步乡寨下村村主任周流兴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能站在这里的发言,是乡党委、政府给了我和寨下村支部村委最大的荣誉,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寨下村支部与村委的鼓励和鞭策我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是在上级领导特别是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村支部的亲切关怀之下所取得的,离开了乡党委、政府和村支部、村委,我自己必将一事无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寨下村感谢乡党委、政府,感谢支持寨下村建设的各级领导和各位朋友网下面我就把我所经历的工作向大家作个汇报:我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25户人家,人口1647人,耕地面积781亩,旱地1400亩,是一个多山、少耕地的行政村几年前,寨下村与外界联系的就是一条不足3米宽的坑坑洼洼的烂泥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屋场内车也进不去,就是连买煤球都要肩挑手提几年前,我们村集体工业经济基本没有,村民非常贫困,靠种田和外出打工谋生脚下踩石鼓、口里嚼蕃薯”就是寨下村民的真实写照村民们住的地方环境也不好房屋过度集中,“排对排、串对串”,没有规划,呈现杂乱分布的局面往往是住房与牛棚相邻,厨房与猪栏相闻面对上述情况,我们支部和村委没有消极对待,而是积极研究情况,分析问题,找到症结,最终确定了“修路、兴办企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文明新村”的措施,以求改变寨下村整体面貌。

      修路何其难!没有资金,需要拆迁农户房屋,还要占用部分农田村民们意见很大,认为村里要向农户集资很多农户不是不愿意集资,而是他们连炒菜的油盐钱都很困难面对现实,我也觉得有点不忍心,虽说人平集资140元,但对有些农户来说已是千艰万难的事可我想到:越是穷就越要先修路,越是前人没做的事越要去开创,与其死路一条,不如先勒紧裤带过紧日子,以换得将来过好日子我把我的想法告诉给村组干部,一遍一遍地向村民们解释,最终通过全体村组干部的努力,消除了存在干群思想上的顾虑;采取村民集一点,向上级政府争一点,利用政策向县里要一点的方法于2000年投入72.6万元分二次修通了寨下至泉塘,寨下至银田共3.3公里的水泥路寨下村从此有了历史上第一条水泥公路路修好了,借招商引资的东风,我们在xx年计划新办村里第一个花炮厂为了减少矛盾,我们村自己出资建厂房,但还是有少数村民不能理解在征地时,有村民们说:就为了办一个花炮厂,把我们的菜园地都征掉了,住在屋场里连瓜都栽不成一蔸,要我们吃什么,怎么叫人想得通?有一次我去乡里办事,几个村民紧紧把我围住,说是他们是不是移民了,还是本来就不是寨下村民或是他们几个人就矮人一等的低头汉,个别人还口喊手指地说要收掉我的性命等等。

      我没有把这些事当作一回事,我总在想:自己身为一村之长,不能去跟群众怄气,那样还会激起矛盾,酿成无法收拾的局面村民们的抱怨也有他们的理由,应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多解决少数农户的实际困难想通之后,我耐心地向不理解村里工作的农户解释这样一个道理:办企业不是我或是村里干部在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而是在为全村人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死守几颗泥疙瘩的问题有了花炮厂还能为每家每户带来一点收入,只要不偷懒去厂里做工,一个人一年下来可赚到三、四千元,较比种田挖土要强好几倍最终村民们慢慢放弃了原先的想法,积极配合村里的征地工作花炮厂得以顺利建成,每年为乡村贡献税费5万元,直接为寨下村民带来数十万元的收入,改善了很多人家的生活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可朝九晚五来上班为进一步搞活寨下村经济,村里于xx年开办了杨门凹石场虽说地方事业容易办,其实也难办,又不通,资金更是困难由于心事重重,压力又大,促使我老胃病剧烈发作,几次被缠身的胃病折磨得我留下一口气和一双骨碌碌转的眼睛剧痛一阵子就过去,我又坚持上户做工作我老婆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劝我去大医院做检查,撑不下去了就不要硬撑我总是说:“没事,都是老病了,还要这么金贵自己的身体做什么!”我老婆也拿我没办法,就任由我自己了。

      直到xx年9月10日,一阵剧烈的痛使我躺了下来,我被送到县人民医院做了一个检查当我拿到检查单向乡党委政府谢书记汇报后,谢书记果断拍板:一天都不拖了,明天六点出发,乡里派车送你到省城医院作详细检查一个星期后,结果出来了,医院确定为低分化性线癌10月9日我进行了手术,胃切除了五分之四我10月21日就出院了,在家修养10多天,我又回到工作第一线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去乡政府办事,刚进门就被热心的辛乡长看见他批评我说:“谁叫你上班了,乡党委政府对你的病情很担心,你一定要安心养病从来不说谎话的我头一次在辛乡长的面前说:我闲得无聊,出来走走其实我早就上班了因为我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那就是修通全村12个组的公路说心里话,一个干部要有点作为很难,办点实事更难村里通往12个组的公路,全长5.5公里,全部要打水泥,需要投资一百多万当时轰动很大,牵涉到毁损农田,拆迁村民房屋,群众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有些村民为我扣上了“加重农民负担,为自己捞好处,为自己修路”的帽子,向上反映到乡里、县里,还去了县委郭书记那里郭书记非常重视,立刻派人来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情况后来这些村民又以村务帐目混乱,大捞小占,胡吃海吞,不成体统为由向县反贪局反映村里的经济情况。

      反贪局工作人员单独找我到反贪局谈话与此同时,乡里挂村领导邹书记、王主席对我很担心,也找了我谈话我很坦率地告诉乡里领导:请党委政府放心我清醒地认识到:村民们向上反映情况,既是他们的自由,也说明我们的工作肯定有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不能把这件事当作坏事,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告状的村民就是刁民应该相信法律,因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最尊重事实经过组织的调查,组织上更明白了我的工作,也在群众面前还了我一个清白事实澄清后,全村组组通水泥公路工作得以摧枯拉朽的开展起来但是问题又来了,一百多万资金怎么来?除去市县的拨付和村民集资,当时的缺口达40万,我苦思冥想,打起了我老婆的主意,我老婆与凌副省长的妻子同过学,交情不错,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通过关系向上面争得一点呢?想好之后我跟我妻子商量了起来我妻子一辈子都不喜欢求人办事,特别是要她出面求,生怕塌了场丢了面子我反复地跟她做工作,最终她同意了出面去说说通过挂村办邹书记等领导的努力,直接在省城争得了40万资金,解决了修路资金的燃眉之急,弥补了缺口现在组组通水泥公路已进入工程扫尾阶段,年底既可全面竣工农民的收入增加了,道路平坦了,农民住房杂乱无章的问题暴露出来了。

      怎么样来利用寨下村依山傍水的优势来打造一个文明新村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逼迫我们主动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寨下村周家屋场房屋密集,人多地少屋场内有4个村民小组和187户村民,人口多达846人经过慎重地研究,本着“群众自愿,政府引路,逐步推开,保护资源,节约耕地的原则”,乡里把创建文明新村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选准了寨下村周家屋场作为“试验田”,积极探索新时期文明新村创建之路旧村改造前期工作的确是难事首先要破除一个“祖业不能丢,建新不拆旧”的传统观念,很多村民抱残守缺,也不肯把老屋烂屋的宅基地空出来因为旧村改造要把原有村民祖业宗地全部打乱,加上在当前拆迁风波不断的敏感时期,我们总是把思想工作做到前头,充分发挥村里“五老“的作用,即请老干部、老党员、老尊长、老教师、老军人出马组成拆迁组、协调组、评议组等通过乡村两级组织的领导,顺利拆除周家屋场旧房48处5000多平方米没有出现一起因争宅基地引起的打架斗殴纠纷,也没有出现一起村民上访事件前不久上级来人考察时连称“真是一个奇迹”其次要破解一个资金瓶颈难题按照规划,周家屋场下一步还要改厕,改下水道,准备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和修建一个篮球场等等,还需要不少的投资,加上已经投入的50多万元,耗资确实不小。

      缺资金,制约着创建文明新村工作的进程,成为此项工作的一大瓶颈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整合各种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创建文明新村出力屋场的公共设施建设,不可能向群众伸手增加群众负担,我们主要采取向上争资金,向社会募物资,向群众集劳力的办法,多管齐下解决资金难题如改造池塘所用的材料,包括钢管、栅栏等,以及屋场环境绿化、亮化用的行道树、高杆灯等,都是通过各种渠道“化缘”来的同时我们结合正在开展的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仅周家屋场就评出了21户文明信用户,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村民资金不足难题三是树立住文明新村,做文明居民的理念要巩固创建文明新成果,重要的一条是要让村民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我们在建章立制上狠下功夫在调节宅基地时,推出了“三严”举措,即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任何人不得多建,不允许破坏古树名木、古迹名胜我们同时还制订了村规民约,成立和健全了农村红白理事会,公民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引导农民破陋习树新风,提高村民素质回顾一年来的新村创建工作,要感谢谢书记、辛乡长一次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帮我们化解难题是你们给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能战胜病魔的折磨工作到今天。

      也要感谢邹书记等乡领导,你们不分日夜蹲守现场,夜以继日不厌其烦地上门上户,向群众做解释,直到每一户做通工作如今寨下村路更硬了,周家屋场1.2公里循环公路得到硬化,370米人行路也得到了硬化风景更美了假山、喷泉、风景、花草构成一幅和谐的新村画面夜更亮了新村里路灯别样一番都市风情人更乐了人们安居乐业,享受人伦之乐寨下村被评为全市示范新村6月30日国家建设部领导莅临我村指导工作,得到了建设部领导的认可,获得一致好评在7月8日全市流动现场会上,市委书记宋晨光亲临现场指导,充分肯定了我村的工作成绩终究已成为历史新的事业还要努力去完成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得到一个启示:只有加强村组班子建设,打造一支真正能为群众办几件事、办几件群众急着要办的事的队伍,齐心合力上下联动,团结一致,就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群众就会找你办事,班子在群众中就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正是我们寨下村全体村组干部在支部书记王春泉的带领下,个个争当标兵,人人心齐合力,才拧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做好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完成了乡党委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各位领导、同志们,我的发言完了,欢迎各位来寨下村考察指导工作谢谢大家!    在先进事迹报告团上的发言—马步乡寨下村村主任周流兴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能站在这里的发言,是乡党委、政府给了我和寨下村支部村委最大的荣誉,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寨下村支部与村委的鼓励和鞭策。

      我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是在上级领导特别是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村支部的亲切关怀之下所取得的,离开了乡党委、政府和村支部、村委,我自己必将一事无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寨下村感谢乡党委、政府,感谢支持寨下村建设的各级领导和各位朋友网下面我就把我所经历的工作向大家作个汇报:我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25户人家,人口1647人,耕地面积781亩,旱地1400亩,是一个多山、少耕地的行政村几年前,寨下村与外界联系的就是一条不足3米宽的坑坑洼洼的烂泥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屋场内车也进不去,就是连买煤球都要肩挑手提几年前,我们村集体工业经济基本没有,村民非常贫困,靠种田和外出打工谋生脚下踩石鼓、口里嚼蕃薯”就是寨下村民的真实写照村民们住的地方环境也不好房屋过度集中,“排对排、串对串”,没有规划,呈现杂乱分布的局面往往是住房与牛棚相邻,厨房与猪栏相闻面对上述情况,我们支部和村委没有消极对待,而是积极研究情况,分析问题,找到症结,最终确定了“修路、兴办企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文明新村”的措施,以求改变寨下村整体面貌修路何其难!没有资金,需要拆迁农户房屋,还要占用部分农田村民们意见很大,认为村里要向农户集资。

      很多农户不是不愿意集资,而是他们连炒菜的油盐钱都很困难面对现实,我也觉得有点不忍心,虽说人平集资140元,但对有些农户来说已是千艰万难的事可我想到:越是穷就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