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中日朝贡贸易与漆器交流.pdf
11页明代中日朝贡贸易与漆器交流程 红 梅漆器是明代中日 贸易的大宗商品,不仅种类丰富,数额亦不容忽视在朝贡贸易中, 漆器贸易是少有的相互输出的物品之一,漆器的相互输出,丰富了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漆艺交流这种在器物上相互输出、技法上相互影响的局面,反映了东亚文化大背 景下中国和日 本文化的同质异流本文从朝贡贸易中的漆器贸易、贸易品的种类和漆艺交 流三个方面来考察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一、漆器 与中 日朝贡 贸易中日 漆器贸易由来已久,有史记载的始于宋代宋史· 食货志} “ 市舶司”条记载, 漆器是福建市舶司与日 本、 东南亚等海外各国进行贸易的博易品之一;(1 )当时,日 本漆器 也流入中国,宋人方勺 (泊宅编》提到流入中国的日 本薄螺铀 (2 )0 元朝时日 本曾多次派遣 天龙寺的商船前往中国,求购宋元漆器名品 明初,中国与日 本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以朝贡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官方交往由此展 开洪武初年,明廷即在宁波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日贸易永乐二年 (1404) 和宣德 七年 (1432),明廷就中日 朝贡贸易先后进行限制:“ 永乐初,诏日 本十年一贡,人止二 百,船止二艘,不得携军器,违者以寇论。
乃赐以二舟为入贡用,后悉不制宣德初,申 定要约,人毋过三百,舟毋过三艘 〕 且 “ 以 金叶 擞合表文为验,以防诈伪侵轶” 闪中日 之间 的贸 易 即 是依 据这两个条令所进行的 勘合贸易 (s)日 本进贡船从兵库出发, 经博多、 五岛到达宁波,一路沿杭州、镇江至南京、淮安,再由淮安经天津到达北京; 后来日 方又改为从甥港出发,经坊津至宁波 在中日 朝贡贸易中,漆器是日 本向中国进贡的法定物品之一按 《 筹海图编》记载,永乐二年明廷发勘合时,确立的法定贸易品有:一64一明代中日 朝贡贫易与漆冬交流马 恺 硫黄 贴金扇(6 )牛皮 枪 盔 苏木 涂金妆彩屏风 剑 洒金厨子(} ) 洒金 手 箱 洒金 木 姚 角 蛊 腰刀 洒 金文台 描金 粉匣 (8 ) 描 金笔匣 水晶 数 珠 抹金 提铜挑〔刃 (1 0 ) 以上物品中,贴金扇、洒金厨子、洒金文台、描金粉匣、 描金笔匣、洒金手箱、涂金 妆彩屏风、 抹金提铜挑、洒金木挑角盟皆 是漆器,而恺、枪、 盔、剑、腰刀也有可能是漆 艺制品从品种来看,漆器及漆艺制品占贸易中的大部分种类 从贸易额来看,漆器的数额也在朝贡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考之当时日 本与明 廷直接贸易的情况,其中漆器交易的价格和数量如下所示: (景泰四年十二月 —1453年) 癸未朔。
甲中,礼部奏,日 本国王有附进物 及使臣自 携附进物,俱例应给值考之宣德八年踢例,⋯⋯刀、剑每把十贯,枪 每条三贯,扇每把、火筋每双俱三百文、抹金铜提挑每个六贯⋯⋯黑漆泥金、洒 金嵌螺句 花大小方圈箱盒,并香垒等 器皿每个八百文,贴金洒金砚匣,并砚铜水 滴每副二贯⋯⋯今所贡⋯⋯其余纸、扇、箱、盒等物,比旧俱增数十倍盖缘旧 日 获利而去,故今倍数而来若如前给直,除折绢、布外,其铜钱总二十一万七 千七百三十二贯例一百文,时直银二十一万七千七百三十二两有奇计其贡物, 时直甚廉,⋯⋯议令有司,估时直给之已,得旨 从议⋯⋯刀、剑,今每把给 钞六贯,枪每条二贯,抹金铜挑每个四贯,漆器甲 每个六百文,砚匣每副一贯五 百文,通计拆纱绢二百二十九匹,折纱布四百五十九匹,钱五万一百一十八贯⋯ ⋯ (1 1)明 政府在朝贡贸易中奉行 “ 厚往而薄来”的政策,以图达到政治上 “ 宣德化而招徕” 的目的因此,官方所定的这些贸易品的价格均高于当时的市价,且远远高于日 本国内的 价格以 大刀为例,“ 一把刀在日 本售价仅八百文以至一千文,而明朝则给价五千文” 〔功 由于能从中获取高额利润,日人遂不断增加贸易品的数量,尤以漆器等精美的工艺品为 甚,“ 其余纸、扇、箱、盒等物,比旧俱增数十倍” 。
足见漆器在中日 朝贡贸易中的地位 这种出多入少的贸易虚耗国库,增加了国内劳动人民的负担,引起时人的不满 日 本考) 的作者即对此种贸易持贬斥和否定的态度 按其日本所贡侠扇、描金盒子类,皆异物也其所悦于中国者,皆用物也 是彼有资于我,而我无资于彼忠顺则礼之,悖逆则拒之,不易之道也若殉其 求而想期许贡,则无端互市,断断乎不可 (1 3 )0 明政府亦不得不屡屡下令限制日 本进贡数额,并降低贸易品的价格,“ 估时直给之” 日 本不仅向中国出口 漆器,同时,也从中国进口 漆器据 (筹海图志》卷二列楼人所 好,有丝、丝绵、布、水银、 铁锅、古钱、古字画、 古名画、古书、药材、小食萝、漆器 等等 据 (中日 文化交流史》所述,除直接与明廷进行贸易外,日 本使团还与地方官府及私 人进行贸易使团在从宁波经由运河及内陆江河到达北京的往返途中,在某些重镇进行贸 易沿路官贸易可能是在宁波预先把货物发出去,或在途中卸在各地,然后在回国途中一65一海 交 史 研 究2002 年第1 期领取充作货款的铜钱和纱绢私人贸易也是在官府监视下进行,当中国商人不履行债务 时,向当 地官府追究责任 a< )从中国 购买漆器是使团 与私人贸易的内 容之一。
明 史旧本 传笺证》引 ( 日 本一鉴) 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弘治八年 (1495),日 本使臣寿奠一行到达宁波时,随使团入明的商人汤四 五郎曾通过牙人,向朱漆匠购买漆器,付了 款但到次年,遣明使船要首途回国 时朱漆匠还不能交货,而预收款项却又已 花去,无法偿还在牙人斗旋下,朱漆 匠 以其 子 朱编 交汤 四 五郎 抵 债 (1 5 ) 此外,流入日 本的中国漆器中,还有少数是由明 政府赏赐给日 本国王和王后的,这将在下面提及 在中日 朝贡贸易中,漆器不仅在数量和种类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也是少有 的相互输出的物品之一这种相互交流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应产生的文化效应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考察明代漆器贸易品的种类来看中日漆器交流的状况二、漆器贸易品的种类从史料中,我们对明代朝贡贸易中漆器交换的品种和种类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 日 本输往中国的漆器 漆器是日 本向中国进贡的法定贸易品之一日 本方面对历次进贡物品种类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善邻国宝记),日 应永八年 (1401),肥富、祖阿等首次出使明朝,进贡方物中漆器有:· · 一 扇百柄屏风三对铭一领筒丸一领剑十把刀一柄砚一合丈 台一个〔Is) 日 应永九年 (1402),坚中圭密、 祥庵梵云和明空等人出使明朝,进贡方物有:⋯⋯金屏风三副枪一千支大刀一百把铭一领砚一面并匣扇一百 把洲《 善邻国宝记》 ,宣德九年,进贡方物有:⋯⋯撒金鞘大刀二把⋯⋯金屏风三副枪一百把黑漆鞘柄大刀一百把长刀一百把 铭一领 砚台一面并匣 扇一百把〔la) 此次进贡是明宣德七年 (1432) 中日 恢复官方往来,明廷就中日贸易制定 (宣德条 约) 后的第二次贡使贸易。
以后的贡献方物儿乎没有什么变化,如 (善邻国宝记) 录 (咨 礼部文》所记,日 本国进贡方物中的漆器: 景泰二年 (1451), ⋯⋯撒金鞘柄太刀二把、金屏风三副、枪一百柄、黑漆鞘柄太刀一百把、砚一面并盒⋯⋯成化十一年 (1475), ⋯⋯撒金鞘柄太刀二把、金屏风三副、枪一百柄、A一66一明代中日 朝贡贫易与漆尽交流漆稍柄太刀一百把、 , 砚一面并盒⋯⋯ 成化十九年 (1483), ⋯⋯撒金瀚柄太刀二把、金屏风三副、枪一百柄、黑 漆稍柄太刀一百 把、砚一面并盒⋯...(1 9 ) (大乘院日 记目 录) 享德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条,日 享德二年 (1453) 进贡品中的国 王附搭品有: ⋯⋯大刀九千五百把长刀四百一十把枪五十一把扇一千二百五十把 描金物大小六百三十四种(w ) 据 (大乘院日 记目 录》记载,贡献方物中的大刀鞘和砚箱,都以梨木为地, .上以描金 研出 徽章,扇箱上也施以描金 (2 1 ) 从漆艺技法上来看,明代输入中国的日 本漆器绝大部分是描金器,此外还有部分洒 金、泥金、抹金和黑屎器描金、洒金、 泥金、抹金技法在日 本均属于 “ 漪绘”技法,也 就是说,明代日 本输入中国的漆器绝大部分是漪绘器。
漪绘漆器,是日 本引为骄傲的工艺 美术品,其技法源于中国的末金镂,现存最早的物品是正仓院所藏的末金镂唐大刀,一般 被认为是中国的产品 (2 2 )至10世纪初,前绘发展成熟,形成以平漪绘、高前绘和研出漪 绘为主体的日 本传统漆艺体系,是日 本漆艺的骨干技法早在宋代,前绘漆器已 经作为珍 贵的礼品被赠送给中国998年,入宋僧裔然大然派其弟子向宋太宗进献的物品中,漪绘 品就有五件; 1015年,入宋僧念救为重建天台山大慈寺,在日 本募捐,当时大臣藤原道 长施舍有漪绘品三件; 1173年,平清盛为加强对宋的贸易,赠给明州刺史答礼物品中装 载彩革和黄金的即为漪绘橱和漪绘提箱 ( z 3 )可见在当时,漪绘器已 是日 本足以向中国炫耀 的物品至明代,日 本漪绘艺术愈加发达,专门服务于足利义政家的幸阿弥道长和五十岗 创造了 崭新的艺术境界与漆器样式,成为日 本后来漆艺界的核心人物 (u)因此,在明代, 漆器是作为一种颇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输往中国的 此外,尚 有一种漆艺制品—大刀值得关注尽管它属于兵器之列,但无论从制作还 是装饰来看,都与漆艺有密切的关系按平安时代日本大刀的制作用料,其中就有生 漆 (u)日 本刀的装饰尤为考究,刀柄和刀鞘往往装饰华丽、精雅绝伦,融合了日 本传统工 艺三大强项: 木工、漆工和金工。
尤为突出的是漆工木工测量刀身制作刀鞘,完成后即 交由漆工,漆工在鞘上先上数层底漆,每一层漆都要等到干燥后才能再上另一层打完底 漆后再运用绘画、雕刻、螺甸、描金等技术并以金银粉、珠玉宝石、象牙、珊瑚和贝壳等 材料依构图或填于漆下或嵌于漆上或典雅质朴,或灿烂华丽日 本的大刀早在宋代就源 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在中国享有 “ 宝刀”之誉它不仅为武人所爱,亦为文人所珍北宋 人欧阳修有诗赞曰: “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 本国,越贾得之沧 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愉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 ”诗中对 大刀的装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漆器的器物种类看,日 本通过朝贡贸易输入中国的漆器器物种类有粉匣、文台、手 箱、屏风、铜提桃、木姚角盟、漆鞘大刀、扇、砚匣但从明人记载来看,当时明朝市场上的漆器器物种类要丰富得多一67一海 交 史 研 究2002 年 第 1 期高镰在 (遵生八笺) 中不弹其烦,详列了当时中国市场上的日 本漆器: 漆器帷供为最,而胎胚式亦佳知圈盒以三子小盒嵌内,至有五子盒、七 子、九子盒,而外圈寸丰许五子盒,肖莲子壳,盖口描金,毫忽不苟,小盒等 重三分,此何法制。
方匣 有四子匣、六子、九子匣箱有衣箱、文具替箱花替 匣,有金边红漆三替撞盒,有洒金文台书匣、涂金壮彩屏风描金粉匣、笔匣,贴 金扇匣,洒金黄色木挑角 盆捅子革盒有革盖箱、革盖大小方匣有书厨之制,⋯⋯有金银片嵌光顶团盒、蔗霞盒、结盒、腰子盒、腰子研匣; 有秘阁,有一枝 瓶,有酒注⋯⋯有拆酒孟⋯⋯有大小碟碗红知涯丹,有来嵌金银片子酒盘,有都 垂盘,内有供石研、水注、刀锥、拂尘等件,有铬镶口盖匾小方匣,有笔筒,有 茶索,有漆金观音准提马哈喇等佛,有小国香撞三层、四层者,有挂吊 腰子香撞 五格、三格者,有八角茶盘,有茶杯,有尖底劝杯,有铜革被熏,有镜匣,有金 银句嵌山水禽乌供几,长可二尺、阔二寸余、高三寸者,有高二尺香几,几面以 金银甸嵌昭君困,精甚种种器具,据所见者,言 之不能细数⋯⋯(2 6 ) 文震亨的 《 长物志》中也有记载: 天然几,⋯⋯楼几下有施尾者更奇 台几,供人所制种类大小不一,俱极古推精丽,有极金镶四角者,有嵌金银片者,有暗花者,俱甚贵 橱,⋯⋯有日 本所制者,皆奇品也 佛橱佛桌,⋯⋯有日 本制者,俱古稚精丽 厢,供厢黑漆嵌金银片,大者盈尺,其铰钉锁钥,俱奇巧绝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