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低应变法.docx
2页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低应变法Ⅰ 基本要求与内容(1)施工后,宜先进行工程桩完整性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检测方法应采用低应变法低应变法试验应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承担2)当采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低应变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3)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3)当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施工工艺不同的桩数量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应适量增加抽检数量4)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5)低应变法的有效检测桩长范围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6)桩身完整性类别应按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判定。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表类 别分 类 原 则时 域 信 号 特 征幅频信号特征Ⅰ类桩桩身完整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Ⅱ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f’>C/2L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Ⅱ类桩和Ⅳ类桩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 △f’>C/2L,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7)应填写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Ⅱ 核查办法(1)核查试验是否由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承担2)核查检测报告内容是否符合规定3)核查检测报告是否附有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4)核查检测报告有无桩身波速取值、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无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或幅频信号曲线分析的频率范围、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的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等基本信息。
Ⅲ 核定原则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1)出具检测报告的单位无相应检测资质2)应采用低应变法检测的单位工程无相应检测报告或检测数量不足3)评价结果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Ⅳ类的桩,又未采取补强措施4)检测报告内容不符合规定或结论不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