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福利经济学.ppt
34页1,第六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6.1 一般均衡理论 6.2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2,6.1 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 单个市场 一般均衡- 多个市场,3,6.1 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 单个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 最优 单个市场均衡:消费者 + 生产者- 有效,,,效用收入,生产函数要素价格成本,,,4,6.1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 多个市场均衡 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所有P,W,i,所有Q,L,K Umax,Tmax所有市场结清困难在于 产品无法加总,每个人的效用无法比较,“社会总效用”——社会福利无法衡量5,6.2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概述 本节具体内容,6,概述,福利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政策问题要素在不同厂商间的最优分配;产品在不同家庭之间的最优分配7,概述,福利 经济福利——消费者的满足水平,生产与 分配 ;社会福利——社会政治组织方式,社会决 策民 主化程度。
经济学家有两种选择: (1)资源的有效分配——效率问题; (2)进行效用的人际比较—公平问题(价值判断)8,本节具体内容,一、判断经济效益的标准-帕累托最优 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 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交换和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 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六、效用可能性曲线 七、社会福利函数,9,一、判断经济效益的标准-帕累托最优,1.资源配置状况的描述 2.帕累托最优,10,1.资源配置状况的描述,假定有两种资源配置状况A和B; 对于每个单个人甲或乙,对A和B的选择都有三种可能;甲:A> B, A = B, A ’B, A= ’B, A <’B,11,1.资源配置状况的描述,现在就甲、乙两人社会来看,有九种可能的情况:1.A>B, A>’B 2. A>B, A= ’B 3. A>B, A’B 5. A=B, A= ’B 6. A = B, A ’B 8. A
13,2.帕累托最优,分类 现在将上述“可以比较”的七种情况,按它形成的社会观点重新分成三类: A优于B, 1,2,4 A与B无差异 5 A 劣于B 6,8,9,14,2.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 如果某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是好的,称为帕累托改进15,2.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不使任何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16,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1.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产品 , ;在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Ⅰ,Ⅱ:x1+x2=y1+y2=,,,,,,,,,,,,,y1,x2,o1,x1,y2,o2,埃奇渥斯盒(Edgeworth-Box),u11,u21,u12,u13,u22,u23,A,D,C,B,17,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2.现在选图中A点为两种商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初始分配状态 A点,分别由I和II的各一条无差异曲线经过; 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它可通过交换改变初始分配状况,如:A点→B点,或 A点→C点,,18,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由此可见: (1)A点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2)如果某点处在两消费者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一定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3)帕累托改进有很多种,B、C、D都比A点好; (4)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如B、C,此时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余地。
19,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3. 从图中可见: I,II两人无关工异曲线的切点不只是一个,B、C、E等无数个,都代表帕累托最优状态; 这些切点的轨迹构成曲线O1O2 ,称为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 在O1O2曲线上,不能比较E点、C点那个更好,它们都是帕累托最优:但可以说任何不在O1O2上的点(A或D),总存在比它更好的点在O1O2上20,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消费),4.交换的最优条件: 两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 对于这两个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21,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两种生产要素L,K,两个生产者III, Ⅳ,L3+L4= K3+K4= 埃奇渥斯盒(Edgeworth-Box),,,,,,,,o3,,,,,K3,L3,L4,K4,o4,,E’,C’,B’,A’,22,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生产者III,IV的两条等产量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者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O3O4曲线叫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它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状态的集合(帕累托最优)。
23,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给定任何不在O3O4上的点,总存在比它更好的点,在曲线O3O4上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等产量线的切点,等产量线相切的条件是在该点上两条等产量线的斜率相等,即:(只要不相等,就有互相交换的可能)24,四、交换和生产:帕累托最优条件,1.生产可能性曲线 2.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25,1.生产可能性曲线,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契约曲线上每点表示:一定量投入要素的最优分配;所能生产的一对最优产出将O3O4上帕累托最优点对应的最优产量,用X、Y坐标平面表示:,其中PQ曲线,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y,Q,0,P,X,E”,C”,B”,26,1.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PQ)的特点: (1)向右下倾斜:一种产品数量增加,必然有另一种产品数量减少△y,△x可以转换); (2)向右上方凸出,MRT递增27,1.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高低,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和技术状况 如果要素数量或技术状况发生了变化,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会发生变化Y,Q,Q’,P,P’,X,28,2.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曲线上任选一点表示一对产出的最优组合; 矩形 正好是一交换埃斯奇渥盒。
O—消费者I O’—消费者II OO’—为交换契约曲线,,,,,,,,,,,Y,S,O’,X,P,O,Q,B,C,E,T,T’,29,2.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罗托最优条件为:MRTXY = MRSXY(比如S与T斜率相等),30,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1.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是否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的基本结论是: 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罗托最优状态; 任意帕累托最优状态都可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 正象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私人目的时,会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社会目的 经济学定理:给定一些理想条件,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最优行为将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31,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条件综合表述如下: (1)交换最优条件:(2)生产最优条件:(3)生产和交换最优条件:,32,六、效用可能性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 当给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一点可以得到一组最优效用水平组合 PQ曲线上无穷个点可以得到无穷多组最优效用水平组合 由于消费者I,II的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因此(U1,U2)形成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UV,称为效用可能性曲线。
u2,u1,V,U,0,C,33,六、效用可能性曲线,福利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在效用可能性区域当中寻找一些点,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帕累托最优条件告诉我们,社会福利最大必须在效用可能性边界上达到34,七、社会福利函数 -从个人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所谓的社会偏好,现在构筑一个社会福利函数: W = W(U1,U2) 它可用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再与效用可能性曲线UV相结合,找到切点E,这一点叫做“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 (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技术条件、以及消费者偏好),即能够导致最大社会福利的生产和交换的唯一点0,,u1,u2,V,U,W1,W2,W3,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