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卖软件的安全问题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6998900
  • 上传时间:2021-07-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8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外卖软件的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方便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各样的外卖软件应运而生在我国,外卖软件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但外卖软件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需要使用者提供他们的详细信息,其中就产生了信息安全问题那么,应当采取什么手段才能有效保护用户的信息?同时,作为流行事物,它对我国现行法律又有怎样的挑战?作者将从外卖软件使用、限制等方面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对可行的改进措施关键字:外卖软件,信息安全,法律手段现如今,科技已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的同时,社会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加快,便利便成了现代人做出选择的优先考虑项在信息发展与人们生活这两方面的需求下,外卖软件应运而生它是现代科技的时代产物,不光记载了科技发展的足迹,更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其点餐的多选择性、用餐的时空便捷性促使它在现在社会越来越普及但作为新兴事物,运行不成熟、安全问题有隐患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相应地,它对法律的权威也极具挑战性1. 外卖软件的兴起及其特征1. 发展现状21世纪是互联网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年代,实体餐饮店出餐的低效、现代人们对于快节奏生活的追求都促使了诸如美团、饿了么、淘点点等外卖软件的诞生和普及。

      我国的点餐软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它的出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食品安全、信息安全等问题还有待解决2. 操作特点外卖软件以其方便快捷著称,仅需用户注册、点餐、下单、付款、确认即可在短时间内实现用餐[1]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订餐、外卖、代金券,但各家依据自身优势不尽相同 APP 平台大多采用自主建设模式,从最初的网站逐步开始 iOS 系统和 Andriod 系统的建设, 也有少许采用联盟合作模式和第三方开发模式在注册和点餐环节,用户需要提供自己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相应地,店家通过用户的具体信息提供外卖送餐服务2. 外卖软件的出现对现有法律的挑战1.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立法尚不完善倒卖用户信息的事例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倒卖个人信息的罪名在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中,仅在《民法典》中有相关的概括性规定鉴于个人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民法典》人格权编采用专章的方式对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一并予以保护,并对个人信息的类型、收集、更改或删除做了初步规定《民法典》涉及个人信息的规定具有零散性、阶段性、宣誓性的特点,具体操作有待后续立法完善,对个人信息还未进行属性判断和定位,仅是对私法领域的个人信息问题进行了回应。

      当下各国的立法实践,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仍处于一个构建、探讨的阶段,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外卖软件现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常用工具,它承载着众多用户的真实信息,这给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牟利平台,立法的空白更是给这些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用户信息泄露,应归责于外卖平台还是外卖商户,也是对我国法律的一大挑战2. 行政监管力度不够2020 年 1 月 25 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 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从《公告》内容来看,本次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关注 App 运营者强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未经信息主体同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发生或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而未采取补救措施,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等用户关心的个人信息“痛点”问题[2]这些痛点问题自 APP 出现以来便一直相伴而生,这些问题从小范围的存在逐渐扩大为广大 APP 用户的难题对于外卖软件,其上商家的食品质量、用户信息的后续处理方式都未能得到有效管理,用户信息泄露的潜在风险仍未能得到解决,不得不说市场、社会、政府的监督是缺环的。

      三)外卖平台对用户信息保护不足外卖机制的运行需要商家掌握用户真实的个人信息,但在商家与用户之间缺少信息保障的环节,这就导致,当用户输入自己的真实信息后,信息的流转于加工成了不可控的过程当我们收到各类垃圾信息、骚扰时,究竟是外卖平台利用工作便利,还是商家贪心使然,导致我们的信息外泄,这无从得知尽管现如今外卖软件中有“隐藏号码”这一功能,但这也徒添了卖家与用户取得联系的不便换言之,外卖的送达需要用户的详细地址、姓名、等真实信息,信息越可靠真实,错送、晚送外卖的问题越能有效避免,被人利用的危险就更大,这就导致了倒卖用户信息牟利现象的出现四)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用户在软件平台上提供的信息是商家提供服务的信息来源,而实际派送时需要将用户信息打印出来作为用户与派送人员的确认依据,这也是外卖软件的运行特点之一作为依据的信息凭条往往与外卖食品随同送达用户手中并在用餐后随意丢弃信息凭条承载着用户的详细信息,用户往往不以为意,对其的不当处置是用户信息泄露的另一大问题根源所在归根究底,是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在 App 中信息主体个人信息安全调查问卷中,对于是否了解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一问题,55.6% 的用户表示没听说过,44.1% 的信息主体表示简单了解,0.3%的信息主体表示十分了解。

      [3]这说明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意识是极为淡薄的3. 对外卖软件信息安全法律问题的应对1. 完善立法外卖软件同其他软件一样,因其具有受众上的广泛性和超地域性,再加上登陆和使用的自由性、公开性,使得个人信息无时不刻不暴露在互联网中一旦被人不正当收集、使用、泄露、买卖,将严重威胁 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安全,甚至造成严重的侵权损害结果在外卖软件中,个人信息概念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法律法规中有关个人信息的规定可以适用探究归纳个人信息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建立相应法律保护机制势在必行例如,可以对外卖平台的隐私选项设置提出强制性要求,要求其隐私政策设计必须符合特定的形式和程序,并对其内容长度和知识层面进行合理要求这既可以使用户在使用外卖软件时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保护其自身个人信息权时,做到有法可依,又能进一步规范外卖平台运行质量,促进合理竞争2.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可以要求外卖平台做出合理的隐私协议,改进提醒形式,尽到注意义务,以使用户做出合理选择外卖平台集中收集大量的用户信息,但信息随后流转的方向不可控,政府部门有必要增设信息监管部门,监防信息的流向,并对信息流转异常的平台严加监管,定期审查,以确保用户信息不被随意交易。

      此外,外卖平台的商家与用户之间往往涉及第三方——外卖配送员,他们或来自外卖平台,或来自其他平台,甚至是店家配送外卖配送员来源不统一不利于统一审查和管理,政府部门可以授权特定的配送企业,专门提供配送服务,合理适当、提高配送人员的就业门槛这些专门的人员应当提供个人真实的信息,分批次分配区域负责人,以便于责任的追究同时,外卖平台自身也应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保持自身的道德素养,从根本杜绝侵犯用户个人信息权的行为3. 增加外卖平台对用户信息的保护方式鉴于外卖平台对真实信息的需求,用户的信息不得不暴露在商家及平台之下平台,徒增信息暴露的风险号码隐藏机制尚不足以做到全面的保护,对此,外卖平台有必要加强匿名化技术匿名化技术是指,在数据发布阶段,将数据上的个人信息及敏感符号进行删除或修改,使之无法再指向特定的自然人[4]使用匿名化的方法将原本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进行匿名,相当于给原本的个人信息去识别化,为用户的个人信息戴上安全帽匿名化处理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能够有效降低在信息控制者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的成本,既能保证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又能实现 外卖平台所需数据的流转和处理具体来说,可以设置外卖存放处,在软件中加设转码功能,在用户提交信息的同时,自动转换成存放处的相应编号,以此减少真实信息的暴露。

      4. 加强公民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用户个人对信息凭条的不当处置也是信息泄露的途径之一为了切断该种泄露途径,有必要加强公民的信息保护意识外卖软件的使用者多为中青年人,其中,学生和上班族所占比重较大对此,社会应做好宣传工作,例如,增加广告宣传,在外卖包装上加印相关内容;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设置相关广播;学校应与学生相互合作,在学校的支持下,学生可以自发形成相关组织,强调外卖信息处理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对在校学生进行宣传教育4. 结语本论文着眼于外卖软件中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保护,通过提出、调研、分析该问题,进而提出以下建议:完善立法,使用户在使用外卖软件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保护其自身个人信息权的同时,做到有法可依,进一步规范外卖平台运行质量,促进合理竞争;加强监管,建议政府加强对外卖平台及第三方的管理;增加外卖平台对用户信息的保护方式,匿名化处理个人信息,从源头上解决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加强公民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从各个领域对用户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意活动让他们增强信息保护意识周鑫(1998-)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安徽财经大学2017级本科在读,专业法学于姗(1997-)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安徽财经大学2017级本科在读,专业法学李乐(200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安徽财经大学2018级本科在读,工程造价专业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省级创新项目,项目编号:S201910378589参考文献:[1] 周子凡.“互联网+”时代外卖骑手薪酬探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8,(3):96-104.[2] 叶琳,卢辉忠.关于外卖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的分析[J].道路交通管理,2018,(7):28-30.[3] 刘燕.“外卖骑手”:且行且珍惜[J].交通与运输,2018,(1):73.1[?] 刘平英,赵文秀,葛玲玲,乔志强,徐军.点餐APP现状分析及新型点餐APP设计[J].信息技术,2016(04):41-44+47.2[?] 宋守友:《关于 APP 个人信息保护,网民在关注什么》3[?] 郭小伟,尹金桔.APP中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保护[J].中国科技信息,2020(13):92-94.4[?] 马静:《大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技术综述》,《无线互联科技》2019年第二期,第 138 页-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