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溶胶的制备和电泳.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29803343
  • 上传时间:2022-09-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原理二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成绩: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同组者:一、实验目的1.学会溶胶制备的基本原理、并掌握溶胶制备的主要方法;2.利用界面电泳法测定 AgI 溶胶的电动位二、实验原理溶胶是溶解度极小的固体在液体中高度分散所形成的胶态体系, 其颗粒直径变动在 10-7~10- 9m范围1. 溶胶制备要制备出稳定的溶胶一般需满足两个条件: 固体分散相的质点大小必须在胶体分度的范围内; 固体分散质点在液体介质中要保持分散不聚结, 为此,一般需要加稳定剂制备溶胶原则上有两种方法: 将大块固体分割到胶体分散度的大小, 此法称为分散法;使小分子或粒子聚集成胶体大小,此法称为凝聚法1) 分散法分散法主要有 3 种方式,即机械研磨、超声分散和胶溶分散①研磨法:常用的设备主要有胶体磨和球磨机等 胶体磨由两片靠得很近的盘或磨刀,均由坚硬耐磨的合金或碳化硅制成 当上下两磨盘以高速反向转动时(转速约 5000- 10000rpm),粗粒子就被磨细 在机械磨中胶体研磨的效率较高,但一般只能将质点 磨细到 1um 左右②超声分散法:频率高于 16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高频率的超声波传入介质, 在介质中产生相同频率的疏密交替,对分散相产生很大的撕碎力,从而达到分散效果。

      此法操作简单,效率高,经常用作胶体分散及乳状液制备 ③胶溶法:胶溶法是把暂时聚集在一起的胶体粒子重新分散而成溶胶 例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的沉淀实际上是胶体质点的聚集体, 由于制备时缺少稳定剂,故胶体质点聚在一起而沉淀 此时若加入少量的电解质, 胶体质点因吸附离子而带电,沉淀就会在适当的搅拌下重新分散成胶体有时质点聚集成沉淀是因为电解质过多, 设法洗去过量的电解质也会使沉淀转化成溶胶利用这些方法使沉淀转化成溶胶的过程成为胶溶作用 胶溶作用只能用于新鲜的沉淀 若沉淀放置过久, 小粒经过老化, 出现粒子间的连接或变化成大的粒子,就不能利用胶溶作用来达到重新分散的目的2) 凝聚法主要有化学反应法及更换介质法, 此法的基本原则是形成分子分散的过饱和溶液,控制条件,使形成的不溶物颗粒大小在溶胶分散度内 此法与分散度相比不仅在能量上有限,而且可以制成高分散度的胶体①化学反应法: 凡能形成不溶物的复分解反应、 水化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皆可用来制备溶胶 由于离子的浓度对胶体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 在制备溶胶时要注意控制电解质的浓度②改换介质法:此法系利用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相差悬殊的特性,1使溶解于良溶剂中的溶质,在加入不良溶剂后,因其溶解度下降而以胶体粒子的大小析出,形成溶胶。

      此法作溶胶方法简便,但得到的溶胶粒子不太细一)溶胶的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向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叫电泳电泳现象证实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胶体粒子带电是因为在其周围形成了扩散双电层按对固体的关系,扩散双电层离子可沿滑动面分为吸附层离子和扩散层离子两部分, 使固体表面和分散介质 之间有电势差,即 电势 电势的大小可通过电泳实验测得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根据胶体粒子的相对运动速度计算 ζ电势的基本公式是:ld(3-1 )tv式中 : -胶体粒子的电动电势 (V) ;η -介质的动力粘度( Pa.s );d-溶胶界面移动的距离 (m);l -两电极之间的距离 (m) ;ε -介电常数 (F/m) ;V-两级间的电位差 (V) ;t -电泳进行的时间 (s) 水的粘度和介电常数查附录二和附录六利用电泳测定电动电势有宏观法和微观法两种 宏观法是观察在电泳管内溶胶与辅助液间界面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 微观法借助于超显微镜观察单个胶体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本实验用宏观法测定,所使用的电泳管如图3-1 所示图 3- 1 电泳管示意图1. 电极; 2. 辅助液; 3. 界面; 4. 溶胶; 5. 活塞三. 仪器与药品1.仪器电泳仪,电泳管,秒表,电极 2支,100mL烧杯 3个,胶头滴管 2支, 25,mL量筒 2个,等2.药品20.01mol/L AgNO 3 溶液, 0.01mol/L KI 溶液 , 0.005mol/L KCl 溶液四. 实验步骤1. 制备 AgI 溶胶(复分解法)用 25ml量筒量取 20mL0.01mol/L的KI 溶液,倒入 100mL的烧杯中。

      然后,用另一 25mL量筒量取 的 AgNO3溶液,用胶头滴管向量取的 KI 溶液中滴加量取的AgNO3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结束即制的 AgI 负溶胶2. 辅助夜的制备先测定溶胶的电导率用少量溶胶将试管及电导率池洗 3次,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溶胶,插入导电池,测定室温下溶胶电导率向 0.01mol/L KI 溶液中家蒸馏水至其电导率与溶胶相同,本实验用的辅助液是浓度约为 0.005mol/L 的KCl3. 电势的测定(1)仔细洗净电泳管,检查活塞是否润滑良好,且不漏用少量已配好的 AgI 溶胶将电泳管的漏斗至活塞的支管洗一遍用滴管由漏斗加入少量溶胶,使活塞孔内充满溶胶,迅速关闭活塞用辅助液洗涤 U型管部分活塞以上若有溶胶也应洗去2)关闭电泳管活塞,将电泳管垂直固定在铁架台支架上3)用胶头滴管由漏斗向电泳管中加入值得的溶胶至漏斗细支管顶部,然后倒入烧杯中剩于的溶胶4)用烧杯取一定量的 KCl辅助液,沿U型管倒入电泳管 若使用长电极,则将辅助液倒入 U型管至刻度 4; 若使用短电极,则将辅助液倒入 U型管至刻度 95)将黑色挡板放在 U型管后,慢慢打开活塞使溶胶慢慢上升注意,不要全部打开,一定要慢,否则得不到清晰的溶胶界面。

      至溶胶上升至刻度线 0 时,关闭活塞6)将两个电极轻轻插入电泳管的 U型管中整个过程注意保持平稳,不使电泳管受振动7)将电泳仪电泳仪电源开扳下(关) ,将输出调节旋钮反时针方向旋至输出电压最小位置,接好电源线, ,做好开机准备将两电极引线接在电泳仪上,将电泳仪电源开关扳上(开) ,指示灯亮,预热 5分钟后,调节输出旋钮到电压指示为 150V按电泳仪的开始按钮,同时计时,指示灯显示为 R注意 : 由于电泳仪输出电压较高,在通电过程中不要接触电极,否则有触电危险8)观察溶胶上升界面清晰后,用秒表测量界面上升 0.5 、1.0 、 1.5cm 所需时间测量完毕,按电泳仪的停止按钮,指示灯灭拆下电极引线,卸下电泳管,将管内的液体倒入指定的废液杯中9)用钢尺仔细量出 U型管的距离,减去 U型管的两个半径,即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10)实验结束,洗净使用过的所有玻璃仪器将药品和仪器放回原处五、数据处理1.总结溶胶的制备方法制备溶胶原则上有两种方法:分散法和凝聚法其中分散法主要有 3 种方式,即机械研磨、超声分散和胶溶分散;而凝聚法主要 2种方式,即化学反应法及更换介质法32.计算 AgI 负溶胶的 电势,并取平均值。

      d0 (cm)d (cm)t ( s)1.11680.61.03421.5606表一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以第一组数据为例:通过查附录二和六得:7.096 10-10 (F/m)10-3 (pa.s)t 1=168(s)L=0.078mV=200 (v)ld0.977910 30.0780.005( V)1t1v7.09610 101680.01600200t 2342— 168=174(s)t3606-342=264(s)同理可得 2 =0.01544(V)3 =0.0102(V)故1230.016000.015440.01020.01388 (V)33六. 思考题1.试比较不同溶胶的制备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答:共同点:都是把分散相的直径变至胶体分散度的大小不同点:分散法是将大块固体分割到胶体分散度的大小;凝聚法是使小分子或粒子聚集成胶体大小2.为什么要求辅助液与溶胶的电导率相同?这对计算电动电势有什么作用答:只有当辅助液的电导率与待测溶胶的电导率相等时才能保证辅助液的4移动速度与溶胶相等, 可以避免因界面处场强突变而造成两管中界面移动速度不等而产生的界面模糊若溶胶和辅助液的电导率不同, 则电动势的计算公式不同,则须对公式进行修正。

      3.注意观察,电泳时溶胶上升界面与下降界面的颜色、清晰程度及移动速度有什么不同分析产生这些差别的可能原因答:溶胶上升界面的颜色较深,上升速度较快,溶胶与辅助液之间的界面比较清晰,下降界面颜色较浅, 下降速度较慢, 溶胶与辅助液之间的界面不是很清晰这可能是由于钾离子和氯离子的迁移速率不相等造成的4.Fe(OH)3 溶胶渗析的目的是除去什么电解质?有什么办法检测 Fe(OH)3 溶胶纯化的程度?渗析时是将溶胶中分散的所有离子都除去吗?答: Fe(OH)3 溶胶渗析的目的是除去 FeCl 3将制备的 Fe(OH)3溶胶倒入火棉胶袋,并挂在盛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每隔一定时间换一次蒸馏水,直到用0.1mol/L 的AgNO3溶液检验无氯离子时可认为 Fe(OH)3溶胶已达到纯净不是将溶胶中分散介质的离子全部出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