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盛海清-解读2014北京高考物理及2015备考指导-t.pdf

23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5699256
  • 上传时间:2018-10-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83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42014北京物理高考考察能力解读北京物理高考考察能力解读 2014高考已结束, 下面与您一起解读2014北京物理真题及如何备考2015物理高考 首次要明确高考物理考什么,其次要明确怎么考,才会在2015北京物理高考中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基于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国情,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那么高校要选拔什么样的原则是什么呢?是知识?是能力?是勤奋?可以说如何选拔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其决定因素是学生的能力 能力是指竞争能力、 适应能力、 生存能力、 创新能力、 应变能力、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等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的创新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能力是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如何考查学生的能力自然而然的成为高考命题者的命题的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对高中毕业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物理基本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并以这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查作为普通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高考物理就是通过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间接的考察学生的能力。

      2014 北京物理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通过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物理与科学技术结合,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侧重 “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对能力考查的重视程度跃然纸上 整套卷子分为三部分讲解,物理卷是 120 分,选择、试验、计算 下面就物理试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试题解析试题解析】:对试题的考点进行解读;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 对考纲中规定的考察的能力进行解读; 【点评与对策点评与对策】:针对 2014 高考试题,给 2015 高考的启迪; 【做过试题做过试题】:就 2014 高考复习中,给学生讲解过的试题,与高考的真题进行对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学生备战 2015 高考 1313..( (真题真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 B..物体温度升高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温度是物体平均动能的标志,选 B。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考察热学部分温度对分子运动、内能的影响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 【【点评与对策点评与对策】】13 题跟去年完全一样,只不过考察的难度略有降低,第一道选择题几乎可以称为送分题,非常的简单,正确答案应该是 2B讨论的是温度和平均动能之间的关系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 故 C、 D 错误 该题在一轮复习和最后冲刺阶段曾做过,几乎与高考试题一致考生在复习时,要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同时要理解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13. (海淀一模)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物体内大量内大量分子分子热运动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做过试题做过试题】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气体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14.(真题)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

      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 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A. (m1+m2-m3)c B. (m1-m2-m3)c C C.. ((m m1 1++m m2 2--m m3 3))c c2 2 D. (m1-m2-m3)c2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C,略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考察质能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点评与对策点评与对策】】考察的非常简单,质能方程,质量在亏损而释放能量,答案应该选择 C,是送分题这个题目的位置,在今年的高考中和往年相比,略有调整 该题在一轮复习和最后冲刺阶段曾做过,几乎与高考试题一致,难度比高考试题略难些考生在复习时,要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同时要理解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做过试题做过试题】中子 n、质子 p、氘核 D 的质量分别为mn、mp、mD现用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的氘核使之分解, 反应方程为γ+D→p+n, 若分解后的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C) A.12[(mD-mp-mn)c2-E] B.1 2[(mp+mn-mD)c2-E] C.C.1 12 2[([(m mD D--m mp p--m mn n) )c c2 2++E E] ] D.12[(mp+mn-mD)c2+E] 1515 ((真题真题)) .. 如图所示, 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 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 两点的场强相等 B.1、3 两点的场强相等 C.1、2 两点的电势相等 D D..2 2、、3 3 两点的电势相等两点的电势相等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略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考察电势和电势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点评与对策点评与对策】】 考察的是电场部分知识, 电场题型当中给了三根电场线和等势面场强可以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来确定,等势面和电场线相互垂直 在复习时给考生从电场力和电场能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该考点 该题在一轮复习和最后冲刺阶段曾做过,几乎与高考试题一致,难度比高考试题略难些考生在复习时,要加强对考点的理解,同时要理解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做过试题做过试题】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两点 A 和 B(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 .关于 A、B 两点的场强 E 和电势φ,正确的是( ) A.EA=EB φA =φB B B..E EA A>>E EB B φφA A>>φφB B C.EA<EB φA<φB D.EA>EB φA<φB 16(真题) .带电粒子a、b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a运动的半径大于b运动的半径。

      若a、b的电荷量分别为qa、qb,质量分别为ma、mb,周期分别为Ta、Tb则一定有 A.qa0) 现已有针对某些电磁波设计制作的人工材料,其折射率可以为负值(n<0) ,成为负折射率材料位于空气中的这类材料,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nrisinsin,但是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 若该材料对电磁波的折射率n=-1,正确反映电磁波穿过该材料的传播途径的示意图是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 折射率除了空气之外的其他介质, 这个 N 一直是这样研究的, 但是,他说了,今天这个 N 有可能为负,对于一些材质特殊的情况下,N 可能为负,而他给你了一句话,给了这句话就简单了,他说 N 为负是为什么?折射方向和入射方向是同一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同侧,A D 排除,n=1,只能选 B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考察学生应用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应用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与对策点评与对策】】这个题目看上去表面新颖这个题目看上去表面新颖,,实质还是对折射定律的考察实质还是对折射定律的考察以往这个压轴题,北京最后一个选择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减和量纲进行判断,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定性的分析。

      这个压轴题是最简单的压轴题了,和以往一样,题目中的物理概念是超纲的概念,高中教材肯定是不会出现的,但是题目中会给你这个物理概念的解释, 要求学生能力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新颖的物理信息,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21. (18 分)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 1 中的 (选项“甲”或“乙” ) (2)现有电流表(0~0.6A) 、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电压表(0~15V) B. 电压表(0~3V) C.滑动变阻器(0~50Ω) D.滑动变阻器(0~~500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3)某位同学记录的 6 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 5 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 2 中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1.45 1.40 1.30 1.25 1.20 1.10 电流I(V) 0.060 0.120 0.240 0.260 0.360 0.480 (4) 根据 (3) 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V, 内阻r= Ω。

      (5)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U及干电池的输出功率P都会发生变化,图 3 中的各示意图中正确反映P-U关系的是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 (1)甲 (2)B、C (3) 第三个点为数据误差, 连线时略过 (4)1.50(1.49~1.51) 0.83(0.81~0.85) (5)D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考察测量电源动势和内阻实验, 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察 【【点评与对策点评与对策】】该实验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考察的内容比较简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在我的影响中复习了三遍了因为今年我猜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力学中牛二定律、 机械能守恒综合的一个力学实验, 另外一个就是考题中的这个实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只考了电学实验这个试验内阻在 09 年的时候考过,今年又出现在高考中2017 年之前,国家还没有定下课改,但是我们的试验题略微会有些重复,重点的可能会回顾,这次试验出题的特点就是简单重复希望明年或者后年的同学要注意 (1)对内接法和外接法的考察; 这个知识点已讲解很多遍, 也做过很多的联系,再次不再累赘 (2)此题在“实验器材选择”这个高考专题训练中已讲解了很多遍。

      (3)把误差较大的第三个点,去掉,连线即可这个题目考察的更为简单,属于初中物理范畴内的知识 (4)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式的大小; 斜率表示内阻 具体物理含义,在高考复习中,讲解了很多遍 (5)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 输出功率最大 这个考点在稳恒电流部分,已经讲解多好多次 三三、、计算题解析计算题解析 22. (16 分)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 (2)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v′; (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试题解析试题解析】】 设滑块质量为m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 21mvmgR  得碰撞前瞬间 A 的速率gRv2=2m/s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vmmv 2 得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1 vm/s (3)解法一:根据动能定理 22210)2(vmgLm 得A和B整体沿水平桌面滑动的距离gvL22=0.25m 解法二:根据功能关系进行求解:2221)2(vmgLm 解法三:运动学关系: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