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历史上的地震灾害.doc
38页天水历史上的地震灾害 资料汇编 天 水 市 档 案 局天 水 市 地 方 志 办 公 室二 0 0 八 年 七 月 编 辑 说 明 天水市地处甘肃东南部,位于东经104°35′至106°44′和北纬34°05′至35°10′之间,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22公里,下辖5县2区,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1000-2100米之间以渭河为界,天水境内的山脉可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属秦岭山系,北部属六盘山系河流亦分两大水系,沿秦岭主脊线以北为黄河水系,其南为长江水系 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台湾周围及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等五个区域的23条地震带上其中“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了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9次8级以上地震; 78次7-7.9级地震,均居全国之首。
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也是发生在本区域内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天水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这一区域内昆仑-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和南北地震带交汇处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曾指出:“秦岭西部,在礼县以北,静宁以南,这里花岗岩呈南北分布过去有人说北西向的新断裂很重要,有的又说北东向很重要看来,问题还在天水这个地区在活动历史上地震跳来跳去,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地区选择这里做些工作很有必要《关于大力加强某些地区地震地质工作的意见》)因此,加强天水地区的地震研究,普及有关的防震救灾知识,增强各级干部和全体人民的防灾意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增加对天水地震情况的了解,我们搜集和整理了这一册天水地震史料,供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参考希望我们能为天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天水人民的幸福生活尽一点绵薄之力! 本书由史毓英、王奕刚负责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资料截止于2008年5月底马毅明、曹炳彦、马玉琴、马新建参与了部分编辑工作,汪开云、裴守业对书稿进行了审阅此外,天水市地震局对资料的收集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台小明副局长在5?12地震后抗震救灾期间于百忙中对我们进行了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参考书目有《顺治秦州志》、乾隆《秦州直隶州新志》、光绪《直隶州秦州新志》、《天水地震资料汇编》(1982年)以及新出版的《天水市志》、《秦城区志》、《麦积区志》、《秦安县志》、《清水县志》、《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甘谷县志》、《武山县志》。
对文献资料我们尽可能作了订正由于时间紧迫,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难免有遗漏,加上我们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错误肯定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二OO八年七月 西周 公元前1106年(西周成王九年) 四月中旬,老君山(在今武山县)崩裂,成乱石峡陕西人民出版社《武山县志》) 公元前779年(西周幽王三年) 壬戌,陕甘地震,洛水、泾河、渭水竭枯,岐山崩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公元前280年(西周赧王三十五年,秦昭襄王二十年) 秦地(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地动,坏城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 春,乙亥,清水地震,波及张家川地区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汉 公元前193年(西汉惠帝二年) 春正月乙亥,夕而不见,陇西地震,压四百余家《顺治秦州志卷八?灾祥志》正月,陇西地震,震中东经103°54′,北纬53°24′震级6—7级埋没400余户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春乙亥(正月),清水地震,波及张家川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公元前186年(汉高后二年) 春正月二十七日,羌道地震,武都道灰崖山崩地震八月乃止,压死760人,波及天水、成县、冀县、清水等地。
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春正月二十七日,羌道(今舟曲一带)地震,波及张家川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公元前121年(西汉武帝元狩二年) 春正月,陇西地震,倾倒房屋城郭及民房,压死居民多人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公元前70年(西汉宣帝本始四年) 夏四月地震是年郡国地震者四十九《顺治秦州志卷八?灾祥志》)夏四月清水地震,波及张家川是月壬寅天下四十六郡俱震,山崩水出,坏城郭、民房甚多压死居民六千余人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公元前47年 (西汉元帝初元二年) 春二月戊午,地震陇西,毁落太上皇庙壁《顺治秦州志卷八?灾祥志》)二月戊午,陇西、天水大地震震中104°42′,北纬35°54′震级⒎25级山崩地裂,水泉涌出獂道、冀县、上邽城郭、宫寺、民房损坏严重,獂道压死多人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 二月戊午,陇西郡清水、冀城地大震,坏城廓、官居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二月戊午(4月17日),陇西郡及清水、甘谷地大震,清水城廓民屋毁坏,压死人众多,年余方止陕西人民出版社《清水县志》) 二月戊午,陇西郡清水、甘谷地大震,波及张家川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公元前18年(西汉成帝鸿嘉三年) 五月乙亥,天水冀南山地震,石鼓鸣,声隆隆如雷。
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 五月乙亥,天水冀南山地震,石鼓鸣,声隆隆如雷,闻平襄200余里二月,恰逢广汉郑功等起义,便有“石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之说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公元93年(东汉和帝永元五年) 二月癸巳,天水、陇西大地震山崩地裂,河决泉涌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二月,地震陕西人民出版社《武山县志》)二月癸已,自天水至陇西地震二月戊午,兰州、天水地震,山崩地裂,河决泉涌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公元97年(东汉和帝永元九年) 三月,地震甘肃人民出版社《秦安县志》) 三月庚辰,陇西地震十地月,天水至陇西大震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 十二月,(武山)地震陕西人民出版社《武山县志》) 公元119年(东汉安帝元初六年),春二月乙巳,京师及郡国四十二地震,或坼裂,水泉涌出壬子,诏三府选掾属高第,能惠利牧养者各五人,光禄勋与中郎将选孝廉郎宽博有谋、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补令、长、丞、尉《后汉书?孝安帝纪》) 公元121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 冬十一月己丑,郡国三十五地震,或坼裂诏三公以下,各上封事陈得失遣光禄大夫案行,赐死者钱,人二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灾甚者,勿收口赋《后汉书?孝安帝纪》) 公元123年(东汉安帝延光二年),汉阳(今天水西北)地震。
(延光)二年,京都、郡国三十二地震《后汉书?五行志》) (左)雄复上疏,谏曰:“先帝封野王君,汉阳地震”《后汉书?左雄传》) 注:汉阳郡治冀县(今甘肃天水市西北),辖境当今甘肃陇西以东渭水、散渡河、牛头河流域,礼县以北西汉水流域和定西县等地汉安帝延光二年,皇帝封乳母王圣为汉阳君当年汉阳发生地震十年后,汉顺帝又欲封其乳母宋娥为山阳君,所以左雄引当年旧事以谏阻顺帝 公元128年 (汉顺帝永建三年) 正月丙子,京都汉阳地震汉阳屋坏杀人,地坼水涌出《后汉书?五行志》)京师地震,汉阳地陷裂甲午诏:室伤复害者,赐年七岁以上钱人二千一家被害,郡县为收殓乙未诏:勿收汉阳今年田租口赋夏四月癸卯,遣光禄大夫案行汉阳及河内、魏郡、陈留、东郡贷贫人《后汉书?顺帝纪》)永建三年,京师、汉阳地皆震裂,水泉涌出《后汉书?左雄传》)春三月丙子,汉阳地震陷裂,屋坏杀人,地坼涌水出诏勿收汉阳今年田租口赋《顺治秦州志卷八?灾祥志》)永建三年正月丙子(128年2月23日),汉阳地震震中东经105°24′,北纬35°54′震级⒍5级,烈度8度平地陷裂,水泉涌出,压死者众多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永建三年,汉阳大地震,极震区在冀城南。
地坼涌水,坏民居,压死多人有全家被难,无人收尸者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正月丙子(2月23日),京都、汉阳地皆震,坏屋杀人,地坼水涌出,波及张家川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公元138年 (东汉顺帝永和三年) 春二月乙亥,京师及金城、陇西地震,二郡山岸崩,地陷《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春,二月乙亥,京师及金城、陇西地震,二郡山崩《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永和三年春二月乙亥,陇西地震,山岸崩,地陷先是,太史令张衡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各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乃知震之所在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顺治秦州志卷八?灾祥志》)二月乙亥,陇西地震,山崩地陷清《伏羌县志》)顺帝永和三年,冀城地震,城郭皆裂,压死居民无数乾隆三十五年《伏羌县志》)顺帝永和三年二月乙亥(138年3月1日),冀城地震震中东经103°24′,北纬35°34′震级⒍75,烈度9度。
城郭皆裂,压死居民无数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正月丙子,冀城地震城廓皆裂,压死居民无数,地坼水涌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注:根据1965年《地震工程研究报告》,此次地震震中应在陇西、甘谷一带 公元143年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 是岁,凉州地百八十震《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建康元年(公元144年)正月辛丑,诏曰:“陇西、汉阳、张掖、北地、武威、武都,自去年九月已来,地百八十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杀害民庶夷狄叛逆,赋役重数,内外怨旷,惟咎叹息其遣光禄大夫案行,宣暢恩泽,惠此下民,勿为烦扰《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二年……凉州自九月以来,地百八十震山谷坼裂,败坏城寺,民压死者甚众《资治通鉴卷五十二》)东汉顺帝汉安二年九月(143年10月),陇西、汉阳等六郡地震震中冀县西,东经105°18′,北纬34°32′震级7级,烈度9度从上年九月开始一年内地震180多次,山谷坼裂,城郭寺院倒塌,压死民众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汉安二年(143),汉阳等郡自去年九月乙未至是年春正月月辛丑,地震180多次,山谷坼裂,败坏城寺,伤害民庶中国社会出版社《甘谷县志》)凉州所辖陇西、汉阳等6郡地震。
自上年九月至是年春正月地百八十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甘肃人民出版社《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志》) 公元144年(东汉顺帝建康元年) 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后汉书?五行志》)正月,凉州六郡地震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死伤民众方志出版社《天水市志》)三国 公元240年(魏正始元年) 冬十一月甲寅,秦州雷电,十二月辛已,秦州地震《顺治秦州志卷八?灾祥志》) 公元242年(魏正始三年),秋八月庚申,秦州地震《顺治秦州志卷八?灾祥志》)晋 公元285年(西晋武帝太康六年) 冬十月,南安山崩,水出《晋书?武帝纪》)冬十月,南安郡(辖今武山县)地震,新兴山崩,水涌出陕西人民出版社《武山县志》) 公元319年(东晋元帝大兴二年)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