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浒传》百年英译的描述研究及其修辞启示.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31421795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浒传》百年英译的描述研究及其修辞启示 吴永昇 郑锦怀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话语研究中心 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摘 要: 古典名著《水浒传》在 1872-2007 年间问世了 22 种英译版本, 包括杂志刊载与译文集收录的片断英译, 含节译本、选译本与全译本在内的英译单行本, 以连环画和漫画形式呈现的英文改编本等但至今《水浒传》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几乎全由国外译者主导从长远来看, 本土译者缺失必然对源语文化的对外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但从影响力和接受度考虑, 国外译者的译作所呈现的修辞形态和修辞意义在译入语文化必然更有市场因此, 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时, 最好组建中外合璧的译者组合, 充分利用双方各自的语言与文化优势, 取长补短关键词: 《水浒传》; 英译; 描述研究; 修辞启示; 作者简介:吴永昇 (1974—) , 福建永春人,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主要从事西方修辞学与翻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 2015 年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201506655041)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小说《水浒传》很早就受到国外读者的关注。

      从18 世纪中叶开始, 《水浒传》陆续译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 并对各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9 世纪起, 《水浒传》又相继被译成法文、英文、拉丁文、德文和俄文等, 在西方广泛传播其中, 尤以英译版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长期以来, 中外学者颇为关注《水浒传》在国外的翻译与传播情况, 相关著述不胜枚举不过, 总体来看, 过往的各种相关著述当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各种错漏, 影响了读者对《水浒传》英译历程的基本认知比如, 有学者指出:“1923 年纽约 D.阿普尔顿出版社出版的英国汉学家瞿理斯 (H.A.Giles) 的译著《中国文学史》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 其中有《水浒传》的一段译文 (该书 P.280-281) , 内容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故事的选译瞿理斯《中国文学史》还有 1901 年版、1909 年版及 1924 年版[1]但就我们所见, 瞿理斯所著英文版《中国文学史》由伦敦的威廉·海涅曼公司 (William Heineman) 与纽约的 D.阿普尔顿公司 (D.Appleton and Company) 同于 1901 年出版, 列为戈斯 (Edmund Gosse, 1849-1928) 主编的“世界文学简史丛书” (Short Histories of the Literatures of the World) 之第十种。

      此后, 多家出版社多次再版了该书但无论是在该书的 1901 年版、1923 年版或其他版本当中, 翟理斯仅仅介绍了《水浒传》的内容概要, 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情节[2][3],而绝对没有选译《水浒传》中包含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这个故事鉴于《水浒传》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纰漏, 我们广泛查考资料, 力图全面而准确地呈现《水浒传》在英译世界的译介历程, 以期与同仁交流学习一 报刊与译文集里的《水浒传》的片断英译(一) H.S.与《水浒传》的首次英译1872-1873 年, 署名“H.S.”的译者在《中国评论》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Queries on the Far East) 第 1 卷第 1-4 期上 (页 13-25, 71-86, 144-151, 220-228) 分四次连载了他的节选译作“The Adventures of a Chinese Giant”这是目前所见《水浒传》的第一种英文节选译本《水浒传》由此开始传入英语世界, 其英译历程正式开启关于这篇译文, 此前或译为《一个英雄的故事》[4],或译为《中国巨人历险记》[5][6][7],但译成《中国好汉历险记》的话可能会与译文内容更为相符, 更为妥帖。

      有不少学者认为 H.S.的这篇译文是“《水浒传》前十九回中林冲故事的节译”[8][9]这明显有误因为, H.S.一开始就在其“译序” (Translator's Preface) 中清清楚楚地指出:“下文是鲁达的历险记……” (The following account of the adventures of Lo Tat…) (文中涉及无专门标注的英文文献均为作者自译, 恕不一一标注) [10]显然, 这篇译文译述了《水浒传》中与鲁达 (鲁智深) 相关的故事情节那么, 这篇译文到底是《水浒传》哪几回的节译呢?在此, 我们注意到, 《水浒传》主要有三种版本, 即七十回本、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通过细致的文本比对, 我们发现:译文第一章“Lo Tat’s First Appearance on the Page of the History”其实出自七十回本的第二回或一百回本与一百二十回本的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译文第十八章“A Friend in Need”出自七十回本的第八回或一百回本与一百二十回本的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最后一章“Conclusion”则简要叙述了鲁达投奔梁山之后的一些经历。

      因此, 正确的说法是, H.S.的“The Adventures of a Chinese Giant”基本上是节译自七十回本《水浒传》第二回至第八回或一百回本与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第三回至第九回中与鲁达相关的故事情节我们注意到, 在 H.S.译文发表之际, 《中国评论》才刚刚创办, 但已经引起了英国学术界的关注在英国国内与中国境内出版的多种报刊, 杂志如《民族》 (The Nation, Vol.15, 1972) 《政治、文学、科学与艺术周六评论》第 34 卷 (The Saturday Review of Politics, Literature, Science and Art, 1872) 与《学术与文学》第 4 卷 (The Academy and Literature, Vol.4, 1873) , 报纸如 1872 年 11 月 21 日《伦敦与中国电讯报》第 9 版与同日的《北华捷报》 (North China Herald) 第 5 版, 都介绍了《中国评论》第 1 卷第 1 期的内容概要, 其中当然也包括“H.S.”翻译的“The Adventures of a Chinese Giant”。

      不过, 当时仅见《政治、文学、科学与艺术周六评论》第 34 卷评论称“《中国大汉历险记》……颇为可读, 饶有趣味, ……” (“The Adventures of a Chinese Giant, ”…are readable and amusing, …) 也就是说, H.S.的这篇《水浒传》英文首译其实并未引起英国学人的重视与评价不过, 到了 1904年, 德国翻译家马克西米利安·科恩 (Maximilian Kern) 将其译成德文, 题名为“Wie Lo-Ta unter die Rebellen kam” (中译为《鲁达造反》) [11],发表在莱比锡出版的 Reclamb·ndchen 杂志第 4646 号上, 后来还推出了单行本, 传播影响初现二) 沙博理的《水浒传》片断英译在 H.S.之后, 又有若干译者陆续参与到《水浒传》的英译事业中来, 但数十年间未见有译者再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水浒传》片断英译直到 1959 年底, 美裔中国籍翻译家沙博理 (Sidney Shapiro) 才又在外文出版社 (Foreign Language Press) 出版的英文版《中国文学》 (Chinese Literature) 1959 年12 月号上发表了“Outlaws of Marshes” (中译为《水泊叛逆者》) 。

      这部分讲述的是鲁达仗义帮林冲, 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即为一百回本或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第七至第十回的英文节译译文正文前附有沙博理所撰短文, 概略地介绍了鲁达与林冲结识之前的一些经历译文中间则插有两幅明代木刻图, 内容分别是鲁智深菜园练武、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到了 1963 年, 沙博理又在英文版《中国文学》1963 年 10 月号上发表了“Heroes of the Marshes” (中译为《水泊英雄》) 这部分讲述的是“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即为一百回本或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第十四到十六回的英文节译译文中插有著名画家刘继卣所画晁盖、吴用与杨志的全身绣像各一幅三) 白之的《水浒传》片断英译1965 年, 美国纽约的格罗夫出版社 (Grove) 推出了美国汉学家白之编著的《中国文学英选集》第一卷“从古代到 14 世纪”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I,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该书内收白之本人翻译的“From‘The Men of the Marshes’:The Plot A-gainst the Birthday Convoy[Shui hu chuan, XIV-XVI]”《〈水浒传〉选译:智取生辰纲[〈水浒传〈第十四至十六回]》[12]。

      目前所见, 这是“智取生辰纲”故事的第二种英文节译, 跟此前问世的赛珍珠译文与沙博理译文等相比, 差异颇多, 但自有其独到之处不过, 我们意外地发现, 居然有学者误以为白之编著《中国文学英选集》第一卷收录的《水浒传》片断英译是赛珍珠的作品, 乃是选自赛珍珠所译 All Men Are Brothers (《四海之内皆兄弟》) [13],实是令人遗憾四) 登特-杨父子的《水浒传》片断英译1993 年 8 月, 《译丛》第 40 期 (Renditions, No.40) 上发表了登特-杨父子 (John Dent-Young and Alex Dent-Young) 合译的“The Marshes of Mount Liang:Excerpt” (《水浒传:节选》, 页 32-60) 这篇译文的内容是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的第 21 回“虔婆醉打唐牛儿宋江怒杀阎婆惜”与第 22 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二 《水浒传》的英文译本(一) 杰弗里·邓洛普与七十回本《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节译本1927 年, 柏林的乌尔施泰恩出版社 (Ullstein) 出版了德国汉学家阿尔贝特·埃伦施泰因 (Albert Ehrenstein, 1886-1950) 完成的七十回本《水浒传》德文节译本 R·uber und Soldaten, Roman frei nach dem Chinesischen (中译为《强盗与士兵:中国小说》) 。

      这是七十回本《水浒传》在西方的第一种节译本其后, 英国汉学家杰弗里·邓洛普 (Geoffrey Dunlop) 将埃伦施泰因的德文节译本转译成英文, 书名意思不变, 译为 Robbers and Soldiers, 由英国伦敦的G.豪公司 (G.Howe) 和美国纽约 A.A.克诺夫公司 (A.A.Knopf) 同于 1929 年出版这是《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节译本, 在英语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 赛珍珠与七十回本《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1933 年, 美国纽约的约翰·戴公司 (John Day) 与英国伦敦的梅休安公司 (Methuen and Co.) 同时推出了美国女作家兼翻译家赛珍珠 (Pearl S.Buck) 完成的 All Men Are Brothers (中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是七十回本《水浒传》的第一种英文全译本此后, 约翰·戴公司与梅休安公司多次重印该译本此外, 还有多家出版社翻印过该译本, 包括雷纳尔&希契科克出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