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卷6(附答案带详解).docx
4页2022研究生入学-专硕心理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暴食症答案: 本题解析:暴食症以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为特点,该疾病在很多方面和神经性贪食较相似,但是患者不会采取禁食、过度运动和导泻等代偿行为暴食症是DSM - IV附录在“未加标明的进食障碍”的临时诊断2. 多选题: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 )A.对象重叠B.线条透视C.运动视差D.视轴辐合答案:A、B、C 本题解析:单眼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的深度线索)(1)对象重叠(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遮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得远些2)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的现象(火车轨)3)空气透视:远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4)相对高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视野中相对位置高的物体显得远些5)纹理梯度(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密度发生有层次的变化,远处对象密度小,近处对象密度大(6)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近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远处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
这由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网膜上运动范围的不同造成7)运动透视:当观察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注意与运动视差和纹理梯度的辨析)8)明暗和阴影:阴影反映了相对于光源的位置,由此产生的物体各部分明暗差异,成为深度知觉或距离知觉的线索;同时,明亮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近些,而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远些9)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双眼线索(人们判断深度知觉主要依赖于两眼的线索):当我们观看一个物体时,两眼视轴辐合在这个物体上时,物体的印象将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这时如果将两眼网膜重叠起来,它们的视像应该重合在一起,即看到单一、清晰的物体视轴辐合属于双眼线索3. 问答题:功能干预答案: 本题解析:功能干预涉及价值问题,它以对价值进行功能分析为主要话题,例如帮助来访者澄清其价值追求,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帮助来访者认识其价值观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必要时引导来访者做出选择;让来访者认识其价值观与行为和情感的联系,领悟前后者之间的矛盾及其后果,做出相应的改变选择等。
4. 问答题:行为医学答案: 本题解析: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行为科学中与健康、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技术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一门新兴科学5. 判断题: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研究者研究某一因素对多个因素的影响 )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意思是有多个自变量所以,研究者研究的是多个因素对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影响6. 问答题: 简述需要转介的情况答案: 本题解析:心理咨询中转介问题 许多个案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除了心理与情绪的困扰,可能还包括健康问题、财务问题、求学就业问题、法律问题或者宗教问题等,咨询师基于有限的训练与时间,不可能协助个案解决所有的问题,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转介转介应当让当事人能够选择那些有能力且有资格处理其问题的咨询师一般在以下这些情况出现时需要进行转介: (1)当咨询师的道德、宗教或政治信仰与当事人目前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咨询师感觉自己无法保持客观性时。
(2)当事人的困难变得已经超出咨询师的专业能力范围,或咨询师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时 (3)当咨询师对当事人的价值观极度不满时 (4)当咨询师不能保持客观,或者咨询师非常担心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当事人时 (5)当咨询师由于身体、心理原因或受到情绪困扰,不能为当事人提供有益的服务时 (6)当事人自己提出转诊7. 问答题: 注意具有哪些外部表现?答案: 本题解析:注意的外部表现包括:①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感官朝向刺激物,“侧耳倾听”“举目凝视”②无关运动的停止,肢体血管收缩,脑部血管舒张,身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多数无关动作暂时停止③呼吸运动的变化,吸气变短而呼气相对延长,注意力高度集中时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止“屏气凝神”8. 问答题:简述从众、顺从和服从的异同答案: 本题解析:社会心理;社会影响;从众、顺从、服从 从众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顺从是指个体因为他人的期望或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服从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
相同点:三者都是由他人或群体影响引发的,属于个体或群体受到社会影响使其行为向外在影响力方向靠拢的现象 不同点:三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压力源与行为动机不同顺从与从众影响机制接近,都是因为外在影响而产生的自我行为选择从众与顺从的区别在于顺从的影响源是有意对行为者施加 直接或隐含的影响;而从众行为的影响源通常并不针对特定对象施加影响,而是个体感受到群体压力之下的个体跟从行为服从的社会影响机制与其余二者不同,行为的引发具有强制性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通常有着规定性的或强迫性的社会角色关系,人们服从的理由是外在的而顺从和从众行为中,影响源与行为者之间并没有规定的社会角色关系或强迫性关系束缚,从众者和顺从者必须有一定的认同或寻找到自身行为的理由,才会跟从外部影响而行动9. 多选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B.一个测验的信度必然比效度高或至少相等C.一个测验信度高,其效度一定高D.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的制约答案:B、D 本题解析: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一个测验效度高,其信度也必然高;但一个测验信度高,其效度不一定高。
测验的效度受它的信度的制约,即一个测验的信度必然比效度高或至少相等10. 问答题: 简述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答案: 本题解析: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关概念的掌握 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质性研究主要是以个案访谈为主要的形式,以言语等非数学型的资料为分析对象,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然后借助于一些计算机软件进行文本数据定量化的研究过程两者区别主要有:两者的联系是: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依据之下来准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