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大《新媒体传播与应用》课件:网络传播的文化与政治:数字沟(要修订).ppt
24页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一、理解数字鸿沟 Ø数字鸿沟理论的起源:1970年,美国传播学 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了“知识沟”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 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 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 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Ø1974年,N.卡茨曼就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 提出了“信息沟”理论,实际上就是“知沟”理论的 扩展和延伸: l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 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l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 均等的也就是说,现在信息水平较高或信息能力较 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这种状况 ,在新媒介的采用过程中尤其明显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l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 积蓄能力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 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 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l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 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 新沟”又不断出现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Ø“信息沟”在数字化时代表现得更加明显,随着技术的发展这 条沟越来越宽,并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数字鸿沟”。
Ø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 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数字鸿沟概念: “ 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 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服务、最快的网络服 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 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 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 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一边,就意味 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 ,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 往当中 二、数字沟的表现 1、全球视野中的数字沟:分析近五年来世界各国信息化进 展,差距在拉大数字鸿沟显著存在在价格、应用水平和效 果、普遍服务等 ——美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鸿沟 ——50多个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与150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 鸿沟 ——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总体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差距5年来没有缩小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最慢”的发展状态 慢 行者世界平均 Examples: Argentina - Malaysia - Chile - Mexico - Brazil - Ecuador “正在加快速度”的发展状态 快步者 世界平均 “快速者” 的发展状态 Examples: Australia - Japan - Canada - UK - Taiwan 快速者世界平均 “领先者”的发展状态 Examples: US - Norway - Finland - Singapore - Sweden 领先者世界平均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2、国家内部的数字沟 第一,地域条件。
在中国,15个后进省的人口6亿,仅有 400万用户;上海、北京等人口2700万,却有500万网民 第二,教育条件智利网民89%受过高等教育;斯里兰卡 65%,中国70% 第三,年龄条件澳大利亚18-24岁的网民5倍于55岁以上 的;智利小于35岁的网民占74%;中国占84% 第四,性别条件大多数国家的网民以男性居多,如埃塞 俄比亚86%、法国67%和拉美62%是男性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中国的数字鸿沟 Ø2007年中国数字鸿沟总指数(DDI)为0.46; Ø城乡数字鸿沟、地区数字鸿沟成为关注重点; Ø数字鸿沟日益成为影响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新因素 城乡数字鸿沟巨大,缩小速度慢 • 2007年城乡数字鸿沟总指数为0.65, 即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落后于 城市65%左右,表明城乡之间存在着 明显的数字鸿沟 从分类指标看,城乡数字鸿沟主要体 现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固定 和移动方面的差距居中,彩电方 面的差距最小 •从变化趋势看,城乡数字鸿沟呈缩小 趋势,2002-2007年城乡数字鸿沟指 数下降了12.2%由于农村信息技术 扩散起动相对较慢,城乡数字鸿沟缩 小的速度还不够快 •2007年有了较大改观,除移动因 素外,主要得益于这一年农村互联网 用户规模出现了大幅度增加。
城乡计 算机普及率方面的差距近几年没有明 显的变化 地区数字鸿沟明显,趋势变化不明显 地区数字鸿沟是指各地区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 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考察对象是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数字鸿沟缩合指数(地区DDI)是反映不同 地区间在拥有和使用主要信息技术产品方面存在 差距的缩合性指标,其基本含义是最落后地区与 全国平均水平间的缩合差距 2007年地区数字鸿沟总指数为0.53,即最低地区 的信息技术综合利用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53%左右,表明地区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 沟从总体变化趋势看,2006年以前地区数字鸿 沟呈逐年缩小趋势,2001-2006年地区数字鸿沟 指数下降了16%左右2007年地区间数字鸿沟比 上年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计算机和彩电方面的 差距有所扩大 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超过数字鸿沟总水平 Ø2007年城乡互联网差距指数为0.74%(即农村落后于城市 74%),此前这一指数一直在0.85以上; Ø2007年地区互联网差距指数为0.63,近期间变化不大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数字鸿沟 2007年中欧数字鸿沟综合指数为0.69,即中国主要 信息技术拥有和使用总体水平比欧盟落后69%,表 明中国与欧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
从分类指标看,中国与欧盟差距最大的是计算机( 2007年中欧计算机差距指数达到0.88),其下以次 是互联网(0.69)、移动(0.65),差距最小 的是固定(0.33) 从变化趋势看,中欧数字鸿沟呈逐年缩小趋势 2001-2007年,中欧数字鸿沟综合指数从0.87下降 到0.69,6年中缩小了约21%从分类指标看,固定 差距缩小的速度最快(6年中缩小了54%),其 下依次是移动(26%)、互联网(22%),差 距缩小速度最慢的是计算机(8%)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三、数字沟的不利影响 1、数字沟危及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 (1)削弱了政治体系的合法性 (2)降低了政治体系的有效性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2、数字沟对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构成威胁 (1)导致政治参与的不均衡状态 (2)引发非理性的政治参与 3、数字沟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造成巨大的 外部冲击 (1)对国家政治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2)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4、数字沟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1)数字鸿沟使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2)数字鸿沟造成国内分化,已经成为严 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四、数字沟的产生原因 对外开 放程度 通讯技术 引进水平 影响 因素 国家知识 发展能力 经济发 展水平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五、跨越数字沟的对策思考 1、全球数字沟问题的解决 缩小国家间、地区间在信息技术上差距的 关键在于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接触和应用新的 信息技术,并能负担得起所需的费用。
目前可能 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发达国家对贫困国家的援助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推进两化融合 鼓励技术创新 做强民族产业 提高覆盖率 提升应用度 A 发展是硬道理 在校师生 公务员 企业员工 农民 B提升国民素质 关注农村地区 关注中西部地区 关注弱势群体 C实现普遍服务 认识跨越 产业跨越 应用跨越 政策跨越 D力求跨越发展 2、国家内部跨越数字沟的对策 网络传播中的数字沟问题 3、减少个体间数字沟的措施 (1)专业技术平民化 (2)技能培训规范化 (3)网络内容 实用化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 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 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 嘲笑, 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