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2班历史演讲课件指南针赵子逸.ppt
7页指南针,简介,指南针是一种判别方位的简单仪器,又称指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指南”是张衡在《东京赋》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宋代经过一千多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了当时在生产和科学实验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航海事业和外贸的兴起扩大下,指南针逐步发展起来。
沈括总结了劳动人民在实践在创造的四种指南针的装置方法第一种是水浮法,将磁针浮于水面进行指南,虽然比较平稳,但容易动荡不定;第二种是指甲旋定法,将磁针置于指甲上,转动灵活,也容易滑落;第三种是碗唇旋定法,将磁针置于碗口边上,转动较灵活,但易滑落;第四种是缕旋法,用蚕丝将磁针悬挂起来,可达到转动灵活而又稳定他还记载了人工授磁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这种用人工制成磁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此外,还曾制出过“指南鱼”、“旱针”、“水针”沈括在研究指南针的过程中,还总结和发现了地磁有偏角存在也就是说,指南针指示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我国对地磁学做出的伟大贡献前传统的观点认为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 在北宋人朱或1119年成书的《萍洲可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甲令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一些外国学者在翻译这段文字时,误将其中的“甲令”(南宋政府的命令)一词翻译成了往来海上的阿拉伯船长的名字,因此就一错再错,得出了最早装备指南针的不是中国海船,而是阿拉伯海船的错误结论。
指南针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之际,传到阿拉伯,然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后来欧洲演变出旱罗盘,再於明代时经日本传回我国就世界范围来说,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约1451-1506)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仑(约1480-1521)的环球航行这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O(∩_∩)O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