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阅读赏析及阅读答案.doc
4页梅花阅读赏析及阅读答案 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数枝:几枝 凌(lng)寒:冒着严寒 遥知:远远的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形容假设隐假设现、时断时续的花香本篇指梅花淡淡的似有似无的幽香 【佳句赏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是高洁的,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以外,还具有雪所不具有的香的品格这梅花不仅凌寒呈艳,而且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严寒压不倒梅花的香,于此更显出它凌寒的傲骨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早春或初春) (2)两字点明地点;两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单独开与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 (墙角 凌寒 数枝梅) (3)诗歌并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怎样的品格?用诗句答复凌寒单独开) (4)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阅读答案: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诗的凌寒单独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墙角里生长着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单独在开放 远望就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有阵阵幽香飘过来 在偏僻的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在冒着严寒默默地开放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梅花那淡淡的幽香早就一阵一阵地从远处隐隐传来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出色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谥号文神宗熙宁三年(1070)和八年(1075)两任宰相,曾积极进展政治经济改革但由于受保守势力的反对,终于失败并被罢相晚年退居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悲愤死去他工于绝句,且内容充实,语言精练,风格雄健晚年作品艺术造诣极高作品有《临川文集》 作者王安石当时正处在北宋极端复杂和困难的局势下,仍然积竭力主改革,因此,非担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却遭到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其孤独的心态和困难的处境,与梅花共同之处自是可知的这首小诗看似平白浅显,实那么意味深远,它告诉人们坚强高洁的人格才最具伟大魅力 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其意大致为,在墙旮旯的地方,有几枝梅花正在那儿冒着严寒默默地开着 墙角,说明梅生长的环境极为偏僻,换言之,就是告诉人们,这几枝梅所处的环境不佳,地位卑微,无人赏识和眷顾,但依然凌寒开放。
正如陆游《咏梅》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一样,梅花不择地势,不择土壤,方寸之地足以,尽管并无人眷顾与赏识第二句是第一句意思的进一步加深凌寒,即迎着严寒,冒着风雪单独开,即孤独地默默地开放,意在告诉人们,那梅花不仅不择地势和环境,更可贵的是它还不畏严寒,不畏孤独和寂寞,不向严寒低头,不向风雪弯腰,坚韧,倔强,坚强,高洁 读到这里,我们应该不难体会诗人的用意了,从字面上看,诗人是在描写梅花,赞美梅花可贵的品性,而实那么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在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像诗人自己一样处于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那些人,为国家强盛不畏排挤和打击的那些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那墙角处挂满枝头的花朵远远地望去就知道不是雪,因为那梅花淡淡的幽香早已经一阵一阵地飘过来了遥知,即远远地就知道这一句说的是一个结果,与下句的为有暗香来构成了一个倒装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暗香,即梅花淡淡的隐隐约约的幽香时断时续地飘散开来暗香一词在前人的咏梅之作中时有出现,在王安石之前同一朝代的诗人林逋在他的《山园小梅》中就曾有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佳句,但由于表现的是其出世的自命清高的思想情怀,这与王安石是截然不同的。
王安石虽然借用了其诗句之暗香一词,但其目的在于赞美梅在香这方面胜雪一筹的特点和梅花不畏严寒、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的高贵品格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主要得力于语句的朴素自然全篇没有一丝刻意雕琢的痕迹,也没有晦涩难懂的典故,语句浅显平白,如话家常,而意蕴却深远悠长,耐人回味。
